[遊記] 沿省道台21線前進那瑪夏

看板Road作者 (想和妳看棒球)時間11年前 (2013/04/01 11:22), 編輯推噓11(1109)
留言20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網誌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51503834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51517522 沿省道台21線前進那瑪夏   地圖上的高雄市,旗山、內門一帶區域彷彿被掐住似的,不妨稱 之為「窄口」,若以窄口處為界,高雄市大致可以劃分成東西兩大區 域。西半部瀕臨台灣海峽,為沖積平原地形,而東半部主要是山區, 範圍可往東北方延伸至中央山脈的玉山、阿里山。人口稀少、地勢偏 遠、交通不便的高雄東半部始終壟罩著一層神秘面紗,讓我不禁想去 深入探訪這片未知境地。遊歷了美濃、旗山、甲仙、內門等區之後, 攤開地圖,我把接下來尋訪焦點擺在更深入山區的「那瑪夏區」。 【高雄市那瑪夏區】   山岳地帶的那瑪夏區恰好處在一個奇妙的位置,其一,那瑪夏區 東鄰高雄市桃源區,南連高雄市甲仙區,北接嘉義縣阿里山鄉與大埔 鄉、西鄰台南市南化區,為高雄市唯一鄰接嘉義縣和台南市的行政區 。其二,雖然同樣與嘉義縣相鄰,但由地圖上看來,桃源區卻沒有能 通往嘉義的道路,因此那瑪夏區的產業道路,是不經由台南、從高雄 直接前往嘉義的唯一方式。除了充滿神祕感之外,那瑪夏區的地理獨 特性,讓我腦海中浮現出某種計畫……是的,不通過台南,由高雄直 接進入嘉義,那可是多麼不尋常啊!為了揭開高雄市東北部深處山區 的神秘面紗,便計劃了這趟初次探訪那瑪夏之旅。   旅程計劃分為三大路段。第一段路以旗山為起點,沿省道台21線 向北抵達甲仙鄉鎮,路程約29公里。第二段路由甲仙開始繼續往北, 途經小林村,接著進入那瑪夏區抵達台21線深山盡頭,路程約34公里 。第三段路則轉往青山產業道路,翻越玉打山直接往嘉義縣前進,最 後以曾文水庫為終點,路程約22公里。 【旅行Map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旗山,進入省道台21線 【旗山起點】   一早抵達旗山市區駛上旗甲路,開始了這趟沿省道台21線前進那 瑪夏之旅。在高雄市境內、旗山以北的省道台21線,沿著楠梓仙溪修 築,依附河谷低地溯源上山。途中所看到的溪谷河川,皆為楠梓仙溪 及其支流系統。 【遠方楠梓仙溪河谷與山下田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仙芋冰城   從旗山開始,經過杉林區到甲仙的路途中無可提點。午前時分, 芋頭色的甲仙大橋出現眼前,即到達了熱鬧的甲仙鄉鎮街區。 【甲仙大橋】   甲仙區以盛產芋頭而聞名並據此發展觀光事業,甲仙街道上「芋 冰城」林立,販賣芋粿、芋冰、芋餅、芋圓等各類芋頭食品和特產。 日正當中之時,能來碗冰涼可口的芋頭冰消暑,那可是相當令人期待 的一件事。 【甲仙芋冰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失的小林村 【旅行Map2】   吃完芋頭午餐,驅車離開甲仙街區繼續往北前進,頭上艷陽高掛 ,但往北方深山望去,遠處那瑪夏山區卻是雲霧壟罩,似乎正在暗示 什麼,讓未來旅途蒙上一層不安的陰影…… 【陰雲籠罩的那瑪夏山區】   路上車輛行人越來越少,沿路逐漸往河谷下去,忽然一大片土流 碎石野蠻地橫臥在眼前。望著這幅突兀景觀,我愣了一會兒,好不容 易才回神想到原來這裡就是2009年「八八水災」的悲劇:小林村的所 在地……當時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超大雨量降入南部山區,造成小 林部落無預警瞬間被五層樓高的土石流掩埋滅村,將近 500村民慘遭 活埋死亡…… 【台21線替代便道終點:小林村遺址】 【小林村原址】   位於角埔溪和楠梓仙溪交匯口的小林村原址,早已被碎石沙土所 掩埋,雖然現在一片靜止,卻不難想像當時沖刷下來那大量土石流的 可怕威力,沿途事物皆被無情土石吞噬,包括毫無準備的小林村村民 ……往沉重僵硬的土石堆中仔細看去,竟然還能發現瓦片、樹幹、電 線、路障、路鏡等,那些曾經生活過的蛛絲馬跡,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小林村原址】 【插在土石中的路鏡……】   遭土石流掩沒之小林村原址目前保持現狀,並在附近開闢了一座 小林公祠紀念公園,以慰藉小林社區罹難的村民。 【小林公祠】 【小林紀念公園俯瞰小林村遺址】 【往角埔溪上游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也已經消失原貌的石磯谷?   在小林紀念公園旁發現了似乎是石磯谷的入口處?為了尋訪石磯 瀑布群,我停妥車子,背起裝備行囊,沿入口小徑徒步往角埔溪上游 河谷中走去。 【石磯谷入口】   下行至河床上,再回頭往小林村遺址望去,滿目瘡痍的景象仍然 歷歷在目。 【由溪谷上游往小林村遺址方向】   越往上游的河谷中滿是巨石遍布,不過這樣的岩石佈置卻很不自 然,不像河川經年累月所自然沖蝕的碎石河畔地形,反而如山中的各 類巨大岩石崩落、並隨著土石流衝下來,就直接橫躺在溪谷之中,無 情的霸佔氛圍濃厚。不同顏色的巨石中夾雜已乾枯的斷枝殘幹,河床 旁的山坡很明顯還遺留崩塌的痕跡。 【河床邊的崩塌山坡】   我在碎石陣中穿梭前進,午後的天色卻逐漸陰暗,空氣中偶爾飄 下幾滴雨。沿著河水溯溪而上,終於發現了階梯式的河床小瀑布群, 一個、兩個、三個,沿溪床往上游分佈,然而這些是否為石磯谷瀑布 群呢?不過可以想像,此地若為石磯瀑布群的話,那麼現在所看到的 絕非是瀑布群原貌了…… 【小瀑布一號】 【小瀑布二號】 【小瀑布三號】   來到這個小瀑布之後,就沒有較好走的路徑可以上去了,瀑布前 的樹幹殘枝彷彿是禁止進入的標誌凌空橫亙。雖然或許勉強可以再往 上遊爬去,但是山頭天空烏雲密佈,似乎有下雨徵兆,下雨的山中河 谷是最危險的地方,而且旅程時間也已耽擱,所以我只好回頭,結束 石磯谷的探尋。 【最後的小瀑布】   究竟石磯谷瀑布群在哪裡?有沒有因八八水災而消失?蝙蝠洞呢 ?轉頭回望已經消失的小林村,這個謎團就留待下次再來解開吧。 【消失的小林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柔腸寸斷的省道台21線   午後山區的天氣突然陰涼,而省道台21線自小林村開始,好行的 柏油路卻變得千瘡百孔、支離破碎…… 【施工路段】   受到八八風災的摧殘,楠梓仙溪右側的原台21線,被崩塌土石掩 埋而無法通行,隧道、路牌、路燈、電線桿就這樣懸掛在山壁上搖搖 欲墜,隨著更深入山區,這樣恐怖的沿路景象常常可以看到。 【崩塌的山壁】 【垂懸山緣的道路......】   因為原路已經無法通行,於是沿河谷在楠梓仙溪左側新修築了台 21線替代便道,但是大自然仍讓我們見識到它的無情威力,那就是今 年八月的天秤颱風襲擊……由以下兩張照片可以看到,台21線便道新 路不是被土石掩埋,就是被沖刷阻斷,現在所通行的路已是第三次修 建了。 【被掩埋的新路】 【被沖斷的新路......】   柔腸寸斷的省道台21線,被黃黑相間的工程墩塊勉強支持,沿途 所見盡是令人膽顫心驚,遭遇路段施工是家常便飯,柏油路消失了, 只有土路便橋,車輪帶起的塵土飛揚讓灰色空氣顯得更加陰鬱暗沉。 【土路】 【紅色的鐵架便橋】 【楠梓仙溪的近距離接觸】 【跨越楠梓仙溪的土路......】 【連便橋也被沖斷的可怕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進入那瑪夏   我如坐針氈一般,小心翼翼沿著破碎的台21線緩緩前行,總算看 到「錫安山」大石墩,這表示終於準備進入那瑪夏區了。錫安山是甲 仙與那瑪夏的交界地標,錫安山意指「賜平安的山」,由一群虔誠基 督徒所創立的世外桃源,屬於新約教會,教徒們獨立於世俗之外,經 濟上自給自足。 【錫安山】   那瑪夏區原名三民鄉,因鄉內的三個聚村部落「民族」、「民權 」、「民生」而得名。由於近年來台灣原住民意識抬頭,此「三民」 又非彼主義,名稱過於政治八股,更與原鄉地名無關,因此召開鄉民 大會於2008年正式更名為「那瑪夏鄉」,而民族、民權和民生三村也 同步正名為「南沙魯」、「瑪雅」和「達卡努瓦」,成為全台第一個 以原住民語為「鄉」和「村」命名的行政區。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後 ,那瑪夏鄉遂改制為那瑪夏區。 【孤立路旁的原吊橋支柱】   那瑪夏區人口多為台灣原住民,居民以布農族為主,鄒族與排灣 族次之。「那瑪夏( Namasia)」為鄒族語音,就是「楠梓仙溪」之 意,而布農族語的意思則為「明天會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紀大峽谷   抵達那瑪夏區境內,首先經過一處可能叫做長春谷(漱玉谷)的 地方?然而斷橋殘路的景觀依然懾人,何來長春之時、漱玉之有呢…… 【長春谷只剩斷橋殘路】 【又見崩路景象......】   通過長春谷之後,忽然一襲聳天絕壁展開眼前,此處就是那瑪夏 著名地景「世紀大峽谷」。不論是左側切割平整的大板壁坡,還是右 方紋理分明的垂直峭壁,地質活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現象,驚天動地 的景觀讓人印象深刻。 【大板壁坡】 【地殼變動造成的傾斜地層】 【世紀大峽谷紋理層次分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自然的威力:毀滅、與新生   大自然不但能使道路消失,更造成滅村悲劇的發生……同樣地, 之前由網路尋找資訊得知,那瑪夏區的「龍鳳瀑布」、「三明火」等 著名景點皆已消失。沿著省道台21線將行至此,沿路景像烙印心頭, 我已經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可怕的毀滅力量。   通過世紀大峽谷不久,我卻發現路旁山壁上垂掛著三條瀑布,涓 涓細流沿著山緣裂隙,由山巔向下匯入楠梓仙溪。由於在網路上並無 相關資訊,所以我想這些應該是新形成的瀑布吧。望著白色水帶順流 而下,細小水流宛如新生嬰兒,我再次感慨大自然的巨大威力,那是 毀滅、與新生。 【新生瀑布】 【能否感覺到人類的渺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沙魯、瑪雅、達卡努瓦   2009年的八八風災重創那瑪夏區南沙魯( Nangisalu)、瑪雅( Maya)、達卡努瓦( Takanua)三村,一度被政府宣布三五十年都沒 有重生機會的部落,經過近幾年的努力重建之後,新的道路已修築, 新的房舍已蓋起,新的學校已興建,部落社區正逐漸回復往昔風光…… 【南沙魯村,區公所】 【瑪雅村入口】 【那瑪夏國民中學】 【達卡努瓦村(民生村)地圖】 【達卡努瓦村】   所謂「人定勝天」,我想應該不是人類一定要戰勝大自然,而是 取決於開發與環保之間,應當如何思索體悟,才能找出人類與大自然 共存共生、那最佳的平衡點,才是吧。想著想著,不知不覺抵達省道 台21線盡頭,至此,也該是離開那瑪夏的時候了。 【省道台21線盡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離開那瑪夏、青山產業道路(鄉道嘉129-1) 【旅行Map3】   雖然早已訂好計畫,然而卻仍在入口處躊躇了好一陣子,這條青 山產業道路是不是真的可以通往嘉義?路面是否有鋪設柏油?現在的 山區氣候是否適合通行?會不會迷路?……種種不確定因素通通浮現 ,讓我開始胡思亂想。最後心思一橫,還是踩下油門往山上衝去。 【青山產業道路入口】 【青山產業道路】   往西邊上山一段路後,發現一處可以鳥瞰達卡努瓦全村的地方。 達卡努瓦分為一村和二村,一村在二村北方,位於省道台21線道路盡 頭。 【達卡努瓦二村】 【達卡努瓦一村】   時間已過午後三時,山區瀰漫著一片朦朧雲霧,視線不良的山區 路況讓我更加忐忑不安…… 【遠方山谷中的楠梓仙溪】 【青山產業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打山的塔那歐茲(青山村)   青山產業道路的編號為鄉道嘉 129-1,由瑪雅村開始,沿著玉打 山山麓往嘉義縣阿里山鄉延伸過去。玉打山位於那瑪夏區與嘉義縣阿 里山鄉的交界處,海拔1271公尺,又稱罕拉烏基山,是那瑪夏區最高 點,山頂和鷹嘴山有稜線相連,再沿「南橫三星」,一路接連到台東 縣的關山北峰和關山一帶,形成南台灣最險峻屋脊。雖然有道路可以 通往玉打山山頂的觀景台,不過因為時間和天色考量,只好放棄前往 、繼續趕路。   繼續向西邊駛去,來到海拔較高的塔那歐茲(青山村),景色卻 令人為之一亮,油亮的茶園和筆直的檳榔樹順著滿山坡地整齊栽植, 空氣中滿是茶香芬芳。看著此地美景,青山產業道路並非深山荒野、 杳無人煙之境,不安的心情頓時減輕許多。 【塔那歐茲,茶園坡地】 【塔那歐茲,檳榔樹園】   通過塔那歐茲繼續向西北前進,終於來到高雄嘉義交界附近,但 是眼前一條勉強被推出來的土路卻攀附在光禿禿的大崩壁上,山頭植 被因為崩塌而流失。鐵架基座勉強支撐柱道路,而左側更無護欄直下 深谷,路況之危險令人搖頭,然而事到如今已無法回頭,只能小心翼 翼慢慢通過,繼續朝旅程終點邁進。 【危險路段】 【臨時修築出來的絕壁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蒞臨嘉義縣阿里山鄉   除了大崩壁和幾處崩落路段之外,青山產業道路其實比想像中還 好走很多,也許是因為此地產茶,因此需要堪用的對外連絡道路,才 能維持地方產業發展。另外,山區雲霧籠罩卻沒有下雨,也是讓路況 好行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大崩壁後再行 1公里,「歡迎蒞臨阿里山 鄉」,我終於抵達高雄與嘉義的交界之處。 【歡迎蒞臨阿里山鄉】 【鄉道嘉129-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珈雅瑪(茶山村)   跨越高雄嘉義交界之後,青山產業道路接近終點,道路編號「鄉 道嘉 129」的茶山產業道路則接下棒子,繼續通往曾文水庫。珈雅瑪 村(茶山村)座落於茶山產業道路旁,位於曾文溪源頭,是阿里山鄉 最南邊的村落。「珈雅瑪」有「山腰上的平原」之意,是產業道路上 人煙較為聚集的地方。 【珈雅瑪村(茶山村)】 【茶山社區】 【茶山休閒農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埔橋、曾文水庫   離開珈雅瑪村,道路開始往山下走去,旅途也接近了尾聲,沿著 鄉道嘉 129再向西行,來到與省道台 3線交會處的大埔橋,過了大埔 橋之後即為往曾文水庫的方向了。 【曾文溪谷】 【鄉道嘉129】 【大埔橋】   此趟「初次前進那瑪夏、橫跨高雄與嘉義」之旅已成。最後,來 張曾文水庫的照片以玆紀念吧。 【曾文水庫】 Date:2012年10月7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1.146.64

04/01 11:31, , 1F
之前去過一次 是2008年的時候了...
04/01 11:31, 1F

04/01 12:21, , 2F
我上次是騎車走反方向,而且還是走自強道路那段...
04/01 12:21, 2F

04/01 12:21, , 3F
自強道路那邊整個超崩潰XD
04/01 12:21, 3F

04/01 12:31, , 4F
青山產業道路那邊有兩段真的危險到不行...
04/01 12:31, 4F

04/01 13:04, , 5F
有看有推!
04/01 13:04, 5F

04/01 13:57, , 6F
過年有去那瑪夏 景點都壞光光了///
04/01 13:57, 6F

04/01 16:24, , 7F
下次要來挑戰青山產業道路去阿里山 推!!
04/01 16:24, 7F

04/01 18:35, , 8F
2011年1月走過同條路線...甲仙進...阿里山公路出...
04/01 18:35, 8F

04/01 18:36, , 9F
又下雨...只能說那時路況極其嚴苛...一生都難以忘懷
04/01 18:36, 9F

04/01 19:44, , 10F
2007年大埔進甲仙出 路況良好 那時候美麗的山河 現在卻...
04/01 19:44, 10F

04/02 05:19, , 11F
有看有推
04/02 05:19, 11F

04/02 09:37, , 12F
青山那的泥巴路坡度還好,不像力行很陡,一下雨就...
04/02 09:37, 12F

04/02 09:39, , 13F
另一邊的嘉129 有 青雲瀑布(情人瀑布) 不錯看
04/02 09:39, 13F

04/02 09:41, , 14F
有多座吊橋 內葉翅 茶山四號(亞米阿娜) 福美 達娜伊谷
04/02 09:41, 14F

04/02 09:43, , 15F
新建幾座造型不錯的新橋 新美 茶山
04/02 09:43, 15F

04/02 18:52, , 16F
玉打山的介紹, 怎麼剪接到南橫三星的塔關山去了呢 ?
04/02 18:52, 16F
※ 編輯: shonn 來自: 60.251.130.136 (04/03 08:26)

04/03 08:27, , 17F
感謝c大抓蟲 查詢資料修正
04/03 08:27, 17F

04/04 00:28, , 18F
嘉129我有走過,那邊就超抖XD 但是景色很棒
04/04 00:28, 18F

04/11 23:36, , 19F
2010年2月騎過一次這個行程 我能活著真是太好了
04/11 23:36, 19F

04/11 23:36, , 20F
當時便道有個18%的陡坡 切龍肚山的石子路而下 挖哩!
04/11 23:36, 20F
文章代碼(AID): #1HMFrtIO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