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提供地下箱涵尋找方法

看板Road作者 (campestris)時間16年前 (2007/11/29 17:31),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GNRR (GNRR)》之銘言: : ※ 引述《xanthomonas (campestris)》之銘言: : : 很多道路常是河圳加蓋而成, : : 這類地下箱涵, : : 有很多跡象可以追蹤, : : 下面提供一些心得, : : 有照片版本在 : : http://www.wretch.cc/blog/hexentw : 灌排水路的構造物通常以明渠和箱涵形式來表現 : 簡單來說 : 明渠是不加蓋的,一望即知 : 而箱涵則是埋在地表下的 : 至於以功能上來說,通常用以下劃分 : 1.灌溉用:附近會種田,水利會管的 : 2.排水用:通常用於都市下水道系統,各級政府管的 : 3.灌排兩用:沒有下水道系統,所以就湊合著用,通常很髒,沒人想管 : 當然這只是概略說法 : 實際上複雜多了 : 不再論 : 反正最近沒接什麼案子 : 閒得發慌 : 然後看到這位網友又很認真的拍了很多照片並試著去分析 : 很感動 <要不要讀土木,工程界需要你這種人才> :) : 所以 : 下面我就工程設計與施工的觀點 : 來談談「地下箱涵追蹤術」吧 : : 以下為文字板本 : : 一、尋找要訣 : : 1.橋樑遺跡: : : 有些地下箱涵完成後, : : 會殘留些跡象。 : : 例如有橋樑的護欄,卻看不到河圳或水溝。 : 這種是因為道路遇到橫交水路所做的「橫交箱涵」 : 然後旁邊的水路也被加蓋了(好像是公園,真不應該) 旁邊的水路都不見了 變園道與道路 沒看到橋的護欄 根本不知道有大排水溝通過 : 至於為什麼做成橋(那個和平橋)而不是做橫交箱涵 : 是因為橫交水路比較寬的關係 : 【小常識】 : 通常單孔排水箱涵跨徑不超過5m(車行箱涵不在此限) : 如果施作道路時遇到比較寬的橫交水路 : 又不想以多孔箱涵來解決的話 : 就會選擇橋樑形式 : : 2.車道上整齊劃一的水溝蓋: : : 若是車道上有水溝蓋, : : 而且很有規律的出現(相隔距離一致)。 : : 通常隔約10公尺的距離(也有可能間隔很短)。 : 這種叫「側溝式箱涵」 : 水理演算後 : 設計側溝也無法滿足排水容量需求 : 就會作這種設計 : 水溝蓋是路面排水用 : 同常5~10m 一處 : 視設計降雨強度所造成的排水入流量而定 : : 3.路上出現縱向線條或縱向裂縫: : : 路面出現一條線, : : 有可能是地下箱涵與一般道路的分界線, : : 畢竟一邊地下是箱涵一邊是正常路基(有時是挖補或兩側分開鋪路造成,要小心分辨)。 : : 這種較深的線條, : : 常有裂縫出現, : : 位於箱涵與正常路基之間, : : 破裂是很正常的。 : 這種是「縱向箱涵」 : 然後因為箱涵頂版覆土太淺 : 與鄰近路基不均勻沈陷所造成的縱向裂縫 : 這種裂縫是不允許的 : 雨水會經由這種裂縫入滲造成路基毀損 : 施工不確實 : 包商要抓來打屁股 依我在台中市,大雅,神岡,豐原,潭子,大里等地所見.. 這..打.屁.股. 台中市各家看外科的醫院 生意會相當興隆........ : : 4.路旁出現護欄等物品: : : 常是加蓋後未拆除。 : 護欄的設置 : 與道路鄰近高程差 : 及道路橫向修坡比有關 : 勉強要與箱涵扯上關係的話 : 那也是「橫交箱涵」 : 所以這裡會有護欄應該不是這個緣故 那是未加蓋前舊有的...加蓋後還留著... : : 5.路面上連續出現相隔距離一致的洞: : : 留洞比水溝蓋便宜, : : 有時有橡皮製的蓋子。 : 這種洞叫「洩水孔」 : 通常搭配水溝蓋施作 : 間距1m一處 : 如果是橋樑的話 : 只會設計這種橋面洩水孔而沒有水溝蓋 : 可是看照片又不像橋 : (可以從護欄判斷,橋和橫交箱涵會用不同型式的護欄) : 所以應該是 : 作錯了 照片中是路面 護欄是以前未做箱涵前做的 : : 6.路面上連續出現相隔距離一致的"橫向裂縫": : : 地下箱涵是一段一段灌漿製作(常常每段長度相同), : : 接合處會預留伸縮縫, : : 所以路面的瀝青, : : 容易在伸縮縫上裂開。 : 這有可能是橫交箱涵所造成的裂縫(如第3點) : 應該不是箱涵的伸縮縫所造成 : 如果是的話 : 那施工的包商也太爛了 照片中是大排水溝改成地下排水箱涵後的路面 裂縫很規律 都等距離出現 所以我才會懷疑是伸縮縫的問題 這種規律橫條紋 在很多加蓋河圳的路面上都有 還蠻常見的 : 從沒聽過因為箱涵的伸縮縫造成路面裂縫這種事 : 至於橫向裂縫除了有可能是橫交箱涵所造成的外 : 也有可能是橋台或進橋版造成 : 是不均勻沈陷的可能性比較大 : : 7.水泥路面: : : 台灣常用瀝青路面, : : 出現水泥路面常是河圳加蓋, : : 充當路面。 : 道路鋪面一般使用瀝青混凝土 : 這種叫柔性路面 : 如果是剛性路面的話則是用鋼筋混凝土 : 剛性路面比較耐用 : 不過摩擦力較差,容易打滑 : 開起車來舒適度也較差 : 第一章照片應該是在都市 : 這設計者也太擺爛了 : 加蓋後也不鋪層瀝青混凝土 : 第二章照片應該是在鄉村 : 這種就是典型的灌排兩用側溝式箱涵 : : 8.兩側房屋看來都是後門或側面: : : 兩側房屋在路旁都只開小門(通常違建一堆), : : 不是有騎樓的正門, : : 不然就是都是房屋的側面, : : 這有可能那裡原是河圳(違建常搭於房屋後方河圳旁), : : 加蓋後成為道路。 : 同第7點 : : 9.找到箱涵開始入口與結束的出口: : : 這不用解釋吧! : 這種就是典型的橫向排水雙孔箱涵 : : 二、總結 : : 符合越多, : : 可能越大, : : 地下箱涵那裡都有可能, : : 更是沒有一定形式, : : 切記!切記! : 其實也不似這麼麻煩 : 排水箱涵看來看去也不過就是 : 橫向與縱向二種 : 橫向很簡單 : 只要看看路旁有護欄,有水路即知 : 縱向的話由與在地表下比較不易發現 : 不過由於它比較長 : 通常會在路口設人孔 : 如果是排水用的話人孔蓋上面會有雨水二字 本來也要寫追蹤"雨水"人孔蓋 不過一時找不到照片 根據以前的印象 好像人孔蓋間距都蠻遠的 容易追到一半 地下排水箱涵早就轉彎了 人還傻傻的沿著路找下一個人孔蓋 : 不過我在設計前現勘時 : 都會去拜訪當地人士 : 然後再去政府拿附近工程的竣工圖 : 這樣就更清楚了 要沿河川水圳探訪拍照 我以前認為沿著河溝走 反正河溝又跑不掉 但常眼看著河溝進到地下箱涵 然後就失蹤了 明明就躲在某一條路或某個違章建築底下 但就是找不到 只好根據總總線索 猜箱涵到底在哪 當然也可以作弊... 雖然各種地圖對河溝標示都不太理想 但先偷看衛星空照圖 知道河溝在那裡又重回地表 要猜箱涵的走向 就容易多了...... 尤其是箱涵長達好幾公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5.162.43

11/29 17:41, , 1F
呵呵 你真的很認真在追蹤箱涵耶 可以透露動機嗎? :)
11/29 17:41, 1F

11/29 17:46, , 2F
台中啊...看看新光三越後面那條路叫做什麼吧...(逃~)
11/29 17:46, 2F

11/30 09:48, , 3F
因為台中原本有很多小河,卻被整治埋的差不多了吧(逃
11/30 09:48, 3F

11/30 12:37, , 4F
我想到忍者龜XDD
11/30 12:37, 4F

11/30 22:03, , 5F
沿河圳邊走邊拍攝照片.探查各地風景..順便運動...
11/30 22:03, 5F

11/30 22:07, , 6F
新光三越旁.叫石碑溪(或名 惠來溪,黎明溝,空軍大排.)
11/30 22:07, 6F

11/30 22:10, , 7F
風景不太美且會影響食慾.灌排兩用水圳相當恐怖..
11/30 22:10, 7F

11/30 22:13, , 8F
常會想.這水就是常吃的米飯,蔬菜,水果的灌溉用水!!!
11/30 22:13, 8F
文章代碼(AID): #17JeRXwY (Road)
文章代碼(AID): #17JeRXwY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