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談] 關於T台黃阡瑜事件

看板Reporter作者 (euphonium)時間14年前 (2010/01/18 13:51),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引述《chucklu (人帥真好,人醜命賤)》之銘言: : 有沒有人要來聊聊你的看法? : 我覺得記者言行被PTT鄉民放大檢視其實還滿正常的 : 至於她的態度我想 : 只能說可以體會但可以改進吧 喔,這不是芝麻小事,這是亂象的冰山一角 如果記者無法表現專業,只會用自己採訪的"感覺"抒發心得文 如果媒體分不清隱私和公眾議題的界線, 那麼,當記者自己被人肉搜索、起底爆料、挖糞扒臭 也只會被當成稀鬆平常的事。甚至更有讓人痛快的感覺。 就事論事,回到事件本身 現在當事人顯然不想提及,但客觀事實(高中老師、畢冊)呼之欲出 為何我在新聞中少見記者們同時提到像是樁姬彩菜等類似人物? 明明在一般書店中也可以找到的書"我是男校畢業的女生" 裡面的自白剖析,更勝嗜血追問 試問有多少記者朋友可以類比連想到?又有多少人可以化為文字或影音描述? 而這個,不就是新聞媒體所應該有的基本功:新聞敏感度? 單單擠現場,問些"單刀直入"的問題,在片段的畫面下只顯得粗暴 讓人有:只是個要不到糖果(結果),就現場耍賴發脾氣的小孩罷了的感覺 再說,人家可以選擇不要自白,更沒有義務公開"自首" 如此咄咄逼人,讓人情何以堪? 對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又有何好處? 還不如在報導海地大地震的同時,邀請台灣相關消防單位宣導防震概念以及求生秘訣 台北辛亥隧道前也有個台灣地震中心,不要只想買CNN、NHK的畫面 分一些人去這些地方採訪挖"深入報導",台灣的媒體才會挖到真正的藍海 Regards ============================================================================ And the reality is the bright bubbles go towards the black sky as the silver minnow smirks at the echo of a grimac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76.5 ※ 編輯: euphonium 來自: 118.166.76.5 (01/18 13:52) ※ 編輯: euphonium 來自: 118.166.76.5 (01/18 13:57)

01/19 01:06, , 1F
感謝分享觀點!
01/19 01:06, 1F

01/19 23:28, , 2F
中肯! 可惜不符電視台高層資方考量!
01/19 23:28, 2F

01/25 14:09, , 3F
政大、世新文化這幾個記者製造學院養出來的也不能說沒有責任
01/25 14:09, 3F

01/25 19:54, , 4F
推你的觀點
01/25 19:54, 4F
文章代碼(AID): #1BK_RTi3 (Reporter)
文章代碼(AID): #1BK_RTi3 (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