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請問元春之死

看板Redology作者 (Dioner)時間19年前 (2005/06/05 00:01),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songsongsong (乘著歌聲的翅膀)》之銘言: : 第一次浮出水面 若有冒犯處請多包含 : 我想請問一下眾位高人 : 元春的判辭裡有一句 虎兕相逢大夢歸 : 我看過很多不同的解釋 剛剛也有去精華區爬一下文了 : 但有一種解釋我完全沒辦法理解 應該是大陸的書評吧 : 他說元春之死與柳湘連有關耶 : 其實我也不太肯定是不是柳湘蓮啦 純粹個人印象罷了 : 反正就是和一位紅樓夢中的男子有關就是了 : 這問題我困惑很久了 有那位大大願意幫忙解惑一下嗎 謝謝 我在大陸的一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的<夢解紅樓>一書的一篇介紹 元春的短文中找到了答案 周汝昌先生被認為是紅學考據派的代表 人物之一 =====================分隔線以下內容全部為轉錄================= 賈元春 雪芹為小說設色皴染﹐處處別具匠心。他寫看戲﹐也不是單為了熱鬧﹐圖一個 取悅於世俗之人﹔而是各寓深意。清虛觀打醮﹐禮成之後﹐例有戲文娛樂﹐於 是就在神前拈戲──用抽簽拈鬮的方式來決定戲目。這不禁令人想到﹕《紅樓 夢》已經寫了兩次在大場面中的戲文節目﹐而兩次都與元妃有關系。一次是她 來省親﹐一次就是傳諭打醮。兩番戲目﹐都由她引起。 脂硯批語﹐常常說到一個藝術用語﹐叫做“特犯不犯”。此是何義﹖蓋謂雪芹 專門喜歡自尋這種難題──故意要與前文相犯﹐顯有某種重疊之處﹐可是在他 寫來﹐卻又各有特色﹐各有精意﹐雖似有同﹐實又有異。比如隻這看戲一節﹐ 前番是點戲﹐是請貴人按自己的心意去“圈定”節目﹔而此次是拈戲﹐全不由 人作主。兩番的戲目﹐又有其相同之點──就是都隱寓著全部書的大局要旨﹐ 可是細一尋按﹐又兩番各有特異之處。這正是雪芹擅長的一個獨特的藝術手法 。這是很難的事﹐俗手不敢如此自己難自己﹐勉強要作﹐結果也會是令人徒有 疊床架屋之感﹐略無柳暗花明之致。 咱們不妨借此機會﹐作一小小比較。 元妃省親時點戲戲目﹕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緣》﹐ 第四出《離魂》。 榮府打醮時拈戲戲目﹕第一本《白蛇記》﹐第二本《滿床笏》﹐第三本《南柯 記》。 脂硯批語揭明﹐省親時四出戲依次寓意是暗伏全部書的四大關目﹐即﹕伏賈府 之敗﹐伏元妃之死﹐伏甄寶玉送玉﹐伏黛玉之死。依此可推﹐打醮時三出戲必 然也有寓意可尋。相較之下﹐我們看到兩組戲目的所伏之事﹐都是隱喻賈府的 盛極而衰。這是兩者相同的一面。但也有相異的一面﹐即是前組中家勢敗亡和 寶黛之不幸兩條線交糅在一起﹐而後組則隻是隱喻家勢敗亡的一面﹐並沒有寶 黛之事顯示於戲目之中。 再一點不同之處﹐是省親時“正場”演罷之後﹐還有“加碼”﹐又找補了一出 《相約相罵》﹔而打醮因是神前拈戲﹐自無追加之理。《相約相罵》﹐也是暗 寓黛玉之事。 但是﹐如果稍一細心﹐便又會覺察出雪芹的筆法是極活的﹐富於變換的。比如 省親一回﹐戲目裡既有了寶黛之事的隱喻在內﹐書文中則一字不及﹔而打醮一 回﹐戲目裡不涉寶黛之事﹐可是書文中卻明寫二人因到清虛觀而引起的一場特 大風波。即此以觀﹐同而不同﹐不同而又實同﹐說明了凡一涉元妃的場面﹐實 際上卻總是暗中與寶黛之事大有關聯。 若從這一角度再來重讀張道士提親的文章﹐必然對雪芹的文心又增添一番體會 。 說到此處﹐不妨作一小結﹐所得結論是﹕元春對於榮府的命運和寶黛的姻緣﹐ 都是一個至關緊要的人物。平安醮﹐卻包含無限不平不安之兆。 然而﹐元春對賈府敗亡的關系﹐容易理解﹔至於她對寶黛婚姻大事的關系到底 是怎麼樣的﹐至今還是一個很大的問號。關於這個重大問題﹐實應另設專講細 論才行﹐此刻隻能單說一點﹕那元春在遊幸大觀園點戲時﹐最欣賞的是齡官這 個女孩子﹐所以才特諭著她加演一出──賈薔讓她演《遊園驚夢》﹐她執意不 肯﹐這才改演《相約相罵》。而這齡官(就是“畫薔”的主角)不但性格屬於 黛玉類型﹐就連相貌也酷似黛玉﹐書中明敘大家都看出她扮上戲﹐活像林姑娘 ﹐隻不敢說出口來﹐卻被湘雲不管不顧﹐一語道破。再者就是黛玉後來在中秋 月夜與湘雲聯吟時告訴湘雲說﹕像凸碧山莊、凹晶溪館等等許多匾額﹐都是當 日寶玉未曾題完時由她補題的﹐賈政看了十分喜歡﹐就都采用了(當然也是要 奏請元妃同意的)﹐這一切﹐都說明了元春對於黛玉並無惡感﹐正是非常愛賞 於她。可是不知由於何故﹐等到賜下紅麝串的時候﹐不是黛玉與寶玉的賜品相 同﹐卻是寶釵與寶玉的一樣。因此寶玉才十分疑心﹐說﹕“別是傳錯了吧﹖” 看來﹐隱隱約約﹐此中大有文章了﹗又由此可知﹐打醮一回書﹐特筆涉及寶黛 ﹐非無故矣﹗ 《紅樓夢》﹐照魯迅先生的理解認識﹐是一部“正因寫實﹐轉成新鮮”的小說 。書中明言“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流傳﹐雖歷百年……”所 以書文的內涵﹐主體是雍正末年、乾隆改元﹐以至乾隆四五年間的事(此截至 八十回而言)。清代皇族都是強弓硬馬的武將﹐到了“百年”時期﹐軍事戰爭 已非主要功業﹐但滿洲皇室、貴族﹐仍然要保持習武的傳統。怎麼習呢﹖就是 以打圍(獵)為習練騎射本領的重要方式。 皇帝每年都要到口外去避暑﹐去打圍。那地點相當於現今的河北省承德及其西 北的圍場縣﹐距京八百裡。 那時的旗人貴家公子﹐因習於逸樂享受﹐已經視打圍為苦事了。書中第二十六 回﹐有一段特提鐵網山打圍的事﹐看似閒文﹐卻正是伏筆要害。 那是薛蟠請客﹐神武將軍馮唐之子馮紫英忽然來了﹐因久不見﹐又臉上帶有一 處青傷﹐問起緣故﹐方知就從三月二十八跟他父親到鐵網山打圍去了﹐臉上是 讓鷹的翅膀劃傷的。這貴公子彼時就說﹕我沒法兒﹐隻得去﹔不然咱們一起聚 會多麼樂﹐會自去尋那苦惱去﹖還又說﹐此行有一件“不幸中之大幸”﹐前文 還特提與“仇都尉”打架的事。隱隱約約﹐內藏無限丘壑﹐大有文章在後面。 原來﹐在歷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變。 乾隆四年(1739)﹐皇族內四家老親王(康熙之子)的本人或子侄﹐許多人聯 合密謀﹐另立了自己的“朝廷”機構﹐準備推翻乾隆(舊恩怨還是在報復雍正 的殘殺骨肉)﹐至此暴露﹐獲罪者不計其數。到次年﹐乾隆又舉行“秋□”﹐ 在圍場又遇到莊親王王子的密計﹐險遭不測﹐幸被發現﹐將主犯囚禁後﹐假裝 無事﹐照樣行圍﹐以安人心。這種歷史事態﹐曲折地反映於小說之內。元春的 死﹐正是在她隨駕到口外圍場期間﹐事變猝起﹐她亂中被敵對勢力的人員乘機 殺害了。 這就是“望家鄉、路遠山高”的真情和痛語。 這也就是她的簿冊判詞所說的──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虎兕﹐語出《論語》﹐兩種力最大的獸﹐比喻二強相鬥。元春死於非命﹐年方 二十〔注〕。 元春歸省﹐自己點的四出戲﹐第二出是《長生殿》﹐脂硯齋批語也點破了﹕這 出戲暗伏了元春之死。這怎麼講﹖原來此戲演的是唐明皇、楊貴妃的事跡﹐楊 貴妃正是死在隨明皇入蜀逃難的路上﹐被迫縊死的﹗ 李義山的名句﹕“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六軍不行﹐妃子隻好 以自己的性命解圍了。 這就是元春大小姐的悲劇。 注﹕元春的冊子上﹐畫有一張弓﹐此或諧音“宮”。但另一義即清代宮中有以 弓弦縊死後妃的習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133.201.225

61.225.234.39 06/05, , 1F
考據派有時候會讓人有牽強附會,東牽西牽的感覺
61.225.234.39 06/05, 1F

61.31.131.15 06/05, , 2F
我覺得索隱派都亂掰 非要扯到政治 無聊!!
61.31.131.15 06/05, 2F

65.24.59.156 06/06, , 3F
我看到的都是虎「兔」相逢,沒看過虎「兕」ꄠ
65.24.59.156 06/06, 3F

222.156.67.81 06/07, , 4F
曹雪芹以他的身份 怎敢犯誨寫宮廷之事
222.156.67.81 06/07, 4F

222.156.67.81 06/07, , 5F
賜物不同 也有比這個合理的解釋 周汝昌牽強
222.156.67.81 06/07, 5F

203.68.124.171 06/14, , 6F
周兄應該不是索隱派...
203.68.124.171 06/14, 6F
文章代碼(AID): #12eT17jI (Redolog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2eT17jI (Red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