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DAO中的黑幕

看板RealPlaying作者 (怒海潛將)時間13年前 (2011/02/27 14:23), 編輯推噓2(2014)
留言1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lonewulfen (ser misconception)》之銘言: : loghain在此所目睹的事情,我認為不足以為他對灰衛的不信任解套, :  maric身為這件陰謀的主要受害者,最後仍然從中看見灰衛存在的必要性 :  同樣的結果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並不必然驗證灰衛不受信賴的客觀性 在那個事件裡主要是要除掉洛根,而非馬利克;後者只是很一廂情願的幫忙帶路而已。 在洛根的角度看來,主謀就是歐雷(及其首席術士),以及幫兇的灰袍守護者。 : 而loghain依然堅持於自己那一方的看法,一直到maric死後才在新任國王 : 也就是他的好兄弟maric的兒子,赴戰時才在背後發難 :  如果說他要在戰前會議時故意承諾支援,而不是在當下用嚴厲的言詞反對 :  導致這樣後果之後,何必滿口說自己只是為了要繼承maric的意志保衛國家 因為他認為要保衛的是國家,而不是國王。 如果國王無能,那就不應該因為這個國王再把國家推入火坑(他的認定)。 就算那是他摯友的兒子也一樣。 這就像安諾拉為此選擇站在守護者倖存者這一邊,反對她的父親。 : :   此外多年下來,鄧肯所能招集到的守護者成員(至奧斯特加一役前)仍不滿 : : two dozen(24人)。原因主要是兩百多年下來,佛瑞登人並沒有忘記當年戰士峰( : : Soldier's Peak)的事件,這無疑增加了招募上的困難;徵召權( : : the Right of Conscription)只能是權宜之後的最後手段。 : 關於這點有什麼可以對照的資料嗎 遊戲中的對話裡有。或著你可以看一下DA Wikia裡面關於Grey Wardens的說明。 (不過那段對話裡,有隱含著某種玄機......) : 我的理解是Grey Wardens這個名詞並沒有像Sophia Dryden的家族一樣蒙羞 : 除了許多灰衛在叛變當時公開表示組織不該涉入政治而離開之外, :  他們所對抗的王也在當時是出名的暴君,甚至連人類貴族起源的Cousland家族 : 也因為起義而被殺 主要是認知落差問題。 所有有受教的領主子女都知道這段過去。就算阿藍德國王(King Arland)確實是個暴君 ,而當時佛瑞登領主也確實向蘇菲亞‧德賴登(Sophia Dryden)前伯爵求助;第一,灰 袍守護者已經失去政治中立的立場(姑且先不論其內部的分裂)。第二,勝者寫史。當 李維(Levi Dryden)前來向玩家求助,前往戰士峰的主要目的,就是還原歷史真相。 戰士峰事件後,灰袍守護者被佛瑞登驅逐,德賴登家族被清算,蘇菲亞的哥哥托比( Toben)與其剩餘親屬北逃至安提瓦並改姓德洛契(Derocher)。這些做法都是要為了躲 避所背負的「叛國」罪名。 直至8:15,後代希爾維(Silvie Derocher)發現了家族歷史文件(家譜?)後,做 了彙整,最終決定回到佛瑞登並改回原姓。 在小說中歐雷的灰袍守護者最初抵達丹諾林,王公僕從除了嫌其歐雷身分外,也對守護者 的過往有所陌生。 在洛根與歐雷指揮官吉內維耶(Genevieve,法語讀音)的唇槍舌戰間,就不忘提到這事 。(雖然可視為洛根對歐雷人出身的遷怒) : 有關於Grey Wardens的聲望,我的理解卻是仍相當的受人尊重 :  從剛到Ostagar的Joining Ritual三名新兵之中,都或多或少對自己將成為灰衛 :  而感到興奮(或是對脫離舊生活感到感激) 其實不同的人對於灰袍守護者的看法並不相同。除了吉爾摩外,阿拉斯特、梅莉、羅藍 等優秀的戰士對此感到榮幸。但納撒尼爾認為這是另一種懲罰,洛根(則認為是毒藥) ,歐格仁認為是黑暗衍生物的砍殺集團,瓦拉娜是找妹妹(瑟蘭妮)的工具,西格露恩 是更有效履行死亡軍眾的途徑,正義用以追求美德,喬瑞為了生活,戴維斯和鄧肯類似 ,而鄧肯自己則是左右都是死(極刑/獨血)。人類貴族主人公也可以認為是榮譽,但 其他出身者全是不得不為之。 :  在人類貴族起源中,父親一開始對灰衛的介紹也是褒多於貶, :  Ser Gilmore對自己正受到準備加入灰衛的事前評鑑也多半是正面的態度 : 一名暴君在兩百年前驅離了灰衛,並不直接闡明一般平民對灰衛評價的高低吧 一般平民,甚至連凱蘭,可能都不清楚這件事;而是「守護者神話」取代了一切吧。 : : -- : 中間恕刪 : :   接下來是可能有些朋友不太喜歡的,是關於凱蘭在奧斯特加之戰所犯的過錯。 : :   洛根並不喜歡提到凱蘭(就算是後來也是),先不論洛根個人對他的偏見;在對凱 : : 蘭寥寥數語中,洛根認為奧斯特加的慘敗主因完全是由於凱蘭的錯誤決策造成的結果。 : :   那麼歸納來說,凱蘭究竟有哪幾點的錯誤造成這樣的結果?這是我個人根據當時奧 : : 斯特加的對話而進行的推測: : : 1、沒有集合最佳的軍勢,就貿然開戰。 : :   目前所知的是,主人公到達奧斯特加時,僅有部分距離較近的領主領軍先至;佛瑞 : : 登其他地區接受招集趕來勤王的領主,除了庫斯蘭家的佛格斯(Fergus Cousland)早已 : : 抵達,並且深入荒野進行偵查外,其他領主的軍隊由洛根統一指揮的佛瑞登聯軍仍未到 : : 達,而凱蘭應選擇的是固守而非佈陣。 : :   撇開廢棄多年的古代泰文特防禦工事有無可能有若干頹圮不提,奧斯特加在千年前 : : 就曾經有效的防禦了喬辛德蠻族(Chasind)對當時的泰文特領地侵攻,是個易守難攻的 : : 險地。儘管我們也知道聳立其上的以撒之塔(the Tower of Ishal)有個已經存在,但 : : 卻被隱匿起來的大洞會導致黑暗衍生物從內部奇襲的情況,最終仍註定導致該要塞陷落 : : 的結局。但並不與凱蘭的錯誤決策有衝突。 :   我覺得你漏掉了一句在我認為,是很適合拿來推估相對情勢的話 :   那是在剛到Ostagar的時候,Cailan對Duncan半抱怨式提及的話 : "I'm not even sure this is a real blight." 其實是沒找到(不然我就貼在對應的行列中了)XD  確實是如此! : 事實是,darkspawn的威脅是有,但是在ostagar淪陷一戰之前,都能夠由當下守軍 :   在少數傷亡的情況下直接擊退,雖然有隨著次數逐漸增多的趨勢,但是從國王的 :   對話之中顯示,國王並沒有感受到,應該等到Eamon等人的到來再開戰的必要性 :   再者說,如果darkspawn是隨著時間逐漸增長,場上又暫無傳說中archdemon現身 : 領導者是該嘗試趁早擊破,還是等待(當下認為不必要的)援軍前來再正面對決 :   我認為是見仁見智的,不宜只因我們知道了失敗的結果,再來指責領導者的魯莽 因為在這場戰役裡多數人著重的是洛根的叛離行為。 當你問鄧肯對於凱蘭對這場戰爭的看法(特別是負面選項),他會避重就輕;如果你與 瑞奧登對話,如果有太輕率的選擇,他會把你比做凱蘭,把戰爭當遊戲來看待。 至於凱蘭對這場戰爭局勢判斷與戰略考量,就如我說的,他應該在主力抵達前,保持守勢 ,甚至應坐中軍位,與洛根一同行動;但他寧可與灰袍守護者在一起。 : : 2、迷信灰袍守護者神話,錯估黑暗衍生物的威脅。 : :   由於母死父忙的緣故,凱蘭和安諾拉從小就際遇相似;然而相較於安諾拉必須周旋 : : 於各領主貴族培養出的早熟與世故,凱蘭則因為身分以及羅玟在世時充沛的母愛,加上 : : 看似過保護的教養,導致有些天真(在灰袍守護者的耳語裡則特別顯得如此)。他似乎 : : 聽了太多英雄故事了,特別是與灰袍守護者這個組織有關的事蹟。 : :   不過的確,在枯潮蔓延的年代裡,幾乎都是靠灰袍守護者偕同各國聯軍擊退像潮水 : : 般的黑暗衍生物大軍,也因為灰袍守護者的犧牲,進而得以消滅大惡魔(Archdemon)。 : : 在枯潮潛在的威脅下,灰袍守護者有必要存在,適度的信任他們也是好的;但凱蘭的信 : : 任不是出自於守護者們所宣誓的忠誠,而是他幻想中的守護者英雄;那種被誇大、稱頌 : : 的功勞與戰鬥能力(望向逃到科克瓦的某佛瑞登難民),造成低估了群聚的黑暗衍生物 : : 背後可能出現的枯潮末日。 : :   我相信身為指揮官的鄧肯不是不了解形成真正枯潮後所造成的災害,但對於處處捉 : : 襟見肘的灰袍守護者來說,有一個完全能夠支援他們組織的統治者是再好不過了;但反 : : 過來說,那怕只要有一次的誤判,都有可能造成灰袍守護者的立場再度受到懷疑。 : :   而且實際上他比任何人都了解,第五次枯潮是一定會到來的,而且時間緊迫。 : :   不過對於佛瑞登……不,整個德達斯的人來說,已有四百年沒有枯潮的時代,幾乎 : : 就象徵著枯潮已經完全消失,只有灰袍守護者擔心自己失去政治立場而到處傳遞的危言 : : 聳聽。 : :   除了灰袍守護者外,大多數的人們已經太久沒有見過黑暗衍生物是長什麼樣子,更 : : 不用說要如何估量這些東西的威脅性;傳說之事或許不可盡信,然而凱蘭或洛根,基於 : : 不同理由卻也都分別都低估了這久違的恐懼。 : :   「凱蘭的死亡是他自己造成的!」 : :   在決定開戰的前一刻,洛根曾經勸告凱蘭身為國王不應該站在第一線,這種試探性 : : 的勸告對於兩人已陷入冰點的關係變得無濟於事。我相信洛根低估了黑暗衍生物的威脅 : : 性是基於他著眼於歐雷那近乎創傷心理般的警戒感;而凱蘭卻因為深信有灰袍守護者在 : : 可以戰無不勝的天真,把戰爭當成遊戲看待。 : :   「我手中可不只有凱蘭他一條命。難道叫我為了他的錯誤而葬送整支軍隊?」 : : (Cailan's was not the only life in my hands. : :          Should I have sacrificed the entire army for his mistake?) : :   當以撒之塔烽火點燃,洛根知其勢不可為而撤軍--就算他心裡尚有一絲絲勤王救 : : 主之心,也難以再挽回頹勢。結果荒野女巫的兩件預言完全成真。 :  這在我眼中是最弔詭的一件事 :  就像我之前所提到的,loghain如果最後陷君於一死乃是出自於無奈, :  他何嘗在會議之時有任何大動作的反對與痛諫之意? :   :  就像玩家在守衛耳中所聽到的,就是私底下loghain對cailan一整個粗魯與鄙視 : 都能夜闖國王的帳篷指著國王(自己口口聲聲兄弟maric之子)大罵 : 也沒有在(理論上)有諸多意見領袖的公開會議上提出嚴正反對之意 : 變成連loghain宣布撤兵之時,身旁最親信的Cauthrien還錯愕的以為自己聽錯了 : 撤兵到底是決策上的不滿,還是更私自不容細說的理由,我覺得這是很清楚了 我認為他正因為如此,才不應該在重要場合中做這種舉動。 他對馬利克姑且都是私下痛斥,以求王體了;除非真到「適當」時刻。 國王的體面,仍等同國家的體面;但國王的作為,並不應該讓全國承受。 在奧斯特加,當玩家有幸(嘴砲技能夠高),請得動洛根出來對話,他對凱蘭、對灰袍 、對這次疑似枯潮所做的行動看法「全部都是流於形式上的應酬話。」 這代表他對凱蘭的不滿,從不任意與外人說。 但凱蘭不是知道,他對外人(玩家、鄧肯)就毫不掩飾地否定自己岳父的觀點。 : 就像我在前一篇推文所述:不是只有loghain一人的家庭破滅於orlais之手 : 我所指的不是很芭樂的 國仇家恨理應在大局之下放下 : 而是選擇仇視orlais至完全不願談判交流是一件事, :  沒有盡心阻止國王,放任一國之君與多少自己國家的士兵戰死於意料之外的陷阱 :  這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舉個現實例子說好了,我的父執輩曾經參與過抗戰;至今為止都不保留對日本相關事 物的厭惡,這包含開放日貨、日本影視等。 儘管仇怨程度不同,但經歷過的人有多少能放得下?又特別是家仇於前(你的親愛之 人在眼前被凌虐致死等等),所以我傾向這種心理其實是流於病態;洛根實在應該去 作心理治療(如果能夠的話)。 :  當下眼前的敵人是darkspawn,不是連來都不知道會不會來的Orlais Chevaliers : 在下面被虐殺的士兵有多少心中也是痛恨著orlais,想著早早結束戰局,而不需 :  等到曾經敵人的支援;結果卻是被loghain這樣心中英雄背叛於darkspawn之手 :  害死自己國王和諸多灰衛,如果是出自無奈,何必動手抹黑灰衛的名聲 :  到底是loghain真心換絕情的無奈離去,還是政治手法剛好而已? : loghain的仇恨是一件事,間接殺害自己的王是另一件事, :  前一件事並不足以正當化後一件事的可鄙,不過是私心的藉口罷了  以上同言。 灰袍守護者等同於歐雷幫兇,這點在小說中已經被設定的很到位。 事實上在Awakening裡,安諾拉就和洛根說過,灰袍守護者不應該背負歐雷人的仇恨。 : : 3、聽佞言,遠良言? : :   歐雷從瘋狂的雷維爾(Reville,the Mad Emperor)、弗里安(Emperor Florian) : : ,從發動侵略到止戈停戰為止,佛瑞登皆再無與之接觸。弗里安駕崩後即位的年輕女皇 : : 賽蕾妮一世便積極地向佛瑞登的馬利克和談。並促成9:20年親自前往丹諾林( : : Denerim),主要是簽署和平友好協定(也與同樣年輕的凱蘭有一面之緣)。不過洛根 : : 完全不接受歐雷人的誠意。 : :   對洛根而言,灰袍守護者與歐雷是一丘之貉,特別在前一次的事件中;而歐雷則將 : : 洛根視為侵略佛瑞登--或著至少緩和兩方關係的最大阻力(反而馬利克並不視為主要 : : 的威脅)。 : :   凱蘭在過去比較會接受洛根對於國政上的意見--至少看在他的王后面子上;不過 : : 從性格上的調和性方面,就遠比他的先王要低很多;反而與他的舅父,赤巖的伊蒙‧古 : : 厄林伯爵(Arl Eamon Guerrein of Redcliffe)交好。 : :   伊蒙與羅玟、提根是三兄妹,他們的父親蘭頓‧古厄林(Rendorn Guerrin)在與歐 : : 雷佔領佛瑞登期間,是佛瑞登領主反抗歐雷勢力的主力,並且非常支持有著銀騎士血脈 : : 的馬利克的母親;有著反抗軍女王稱號的莫伊拉(Moira the Rebel Queen)。為了讓馬 : : 利克繼續承繼反歐雷勢力的支持,洛根也要馬利克與羅玟建立姻親關係(就算洛根當時 : : 正與羅玟有感情的聯繫),這樣的一層關係讓伊蒙與洛根分執了佛瑞登兩大派閥。 :   With Maric and Rowan married, :   his friendship with them grew strained :   and he rarely spent time with them again. :    :   Rowan跟Maric結婚,讓loghain傷心到在Rowan死後才又跟Maric講話 : 與Guerrin家庭關係之好,當然是不在話下。 :   可是居然自立攝政王這件事情,被Teagan當面指責難堪 : loghain為了除去王位的威脅,鐵了心去毒害Rowan的另一個弟弟Eamon, :   在Redcliffe受惡魔內外夾攻之時又派了間諜,名副其實的見死不救 : 到底是為什麼一個王位,讓loghain能對自己舊愛的家庭趕盡殺絕啊 意見大抵同本文。 在佛瑞登當國王其實並沒有多優渥的待遇,除了國王等同國家外,很多事情仍要靠多數 領主的決定,我比較在意的是當他真的擊退枯潮,消滅所有反對勢力的時候,他打算把 佛瑞登改造成什麼國家。 我認為洛根如果真想做國王(雖然表面上要安諾拉成為女王),但他要的應該不是國王 的榮耀,而是更便於做他想要做的事。 : Cailan不只是他的王婿,更是他口口聲聲擁戴的maric之子 是啊,但那多少希望這個女婿能站在這邊;可惜最終仍眾叛親離。 : 如果把loghain帶去return to ostagar DLC : 你會發現loghain跟Wynne說一句話 : Loghain: Let me know when you're done glaring at me, madam. : My memories of this place are no fonder than your own. : Wynne: No? I remember good friends dying in this place. : And a man whom I respected as my king. : Loghain: All I remember is a fool's death and a hard choice. : I'd make the same again. : (翻譯: 我只記得一個蠢蛋之死和一個困難的決定, :       要是重來一次,我會作一樣的選擇) 這也就算了,就像我前文說的,我不能忍受的是他最後的死者褻瀆言論。 : loghain自己在作決定的時候並不比較理性 : Loghain: Fine. I confess: It was entirely my idea that Uldred consort with : demons. I had a dastardly scheme in which the utter destruction of Ferelden's : best weapon would benefit me, personally. : 顯然loghain覺得一個pride demon比grey wardens可靠多了 其實說理性,看我舉的例子,也是過去的例子;他這二十多年變化之大,恐怕難以言喻。 此外,蘭登豪爾也是,在Awakening裡,姊弟兩人的印象都指出,蘭登變化之大,卻也有 跡可循。(搖頭) : :   至於毒害伊蒙的部分。洛根利用從法師之環逃出來,會使用血魔法的喬文(Jowan) : : 潛入赤巖伯爵領,以伊蒙之子康諾的家教身分見機行事(洛根如何知道康諾的事情?) : : 。喬文利用某種毒藥讓伊蒙的靈體被關在幽界(Fade)之中,看起來像是某種永遠醒不 : : 來的惡夢般。 : 我以為Eamon陷入fade是因為他兒子情急之下召喚來的惡魔所致 : 而不是Jowan一開始的意圖 遊戲中喬文的自白裡有提到,他有做那件事;但並沒有作讓康諾入魔的事。 話說回來,如果玩家把喬文放走,並表示「不想再見到他」時,結果仍會有喬文劇情的 後續。 他和安德斯‧正義一樣,幫助著逃離枯潮的難民,而玩家「正巧遇到」。 (這段劇情可能也不會出現在DA2吧) : :   洛根為什麼要除去伊蒙?洛根與馬利克受赤巖的古厄林家在政治上的幫助很大,不 : : 過在當時,伊蒙可以說是半個局外人,直到他父親死後。 : :   在歐雷軍勢敗退後,原本佔據佛瑞登各個領地的歐雷貴族被強制返回/遣送至歐雷 : : ,而當時佔據赤巖的是伊索德(Isolde)家族(其實赤巖在佔領期間已經輪替了十個歐 : : 雷貴族,但都沒好下場),伊索德家的女兒(在遊戲中都叫伊索德)愛上了當時並不知 : : 其真實身分的伊蒙。當伊索德家族要離開佛瑞登時,只有這小伊索德為了伊蒙而要求留 : : 在赤巖,並且和伊蒙結了婚(以歐雷人的角度來看,要留在這種蠻荒地方簡直匪夷所思 : : )。 : :   對於伊蒙接納歐雷女人這點讓洛根很不滿,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叫遷怒(這種情感 : : 換個情況其實我們都不陌生)。 : :   此外伊蒙曾經建議凱蘭久無王嗣,應另尋婚配。對於疼愛女兒的洛根來說,更是火 : : 上加油。 : :   不過偏見認為,上述這兩點都不足以構成洛根要殺伊蒙的決定性理由。而是認為主 : : 要還是基於政策立場的嚴重對立方面。 : :   伊蒙反對洛根強烈仇視歐雷的政治立場,主張與歐雷的戰爭在與女皇簽屬停戰和平 : : 協定時即已結束,兩國應該展開正常的外交工作。而凱蘭也隱然在附合這點,是故在疑 : : 似枯潮的黑暗衍生物群聚之時,私下向歐雷求援。 : :   在洛根的想法裡或許認為,作為一向反抗歐雷主力的古厄林家族,甚至連蘭頓都死 : : 在歐雷人的手上,而伊蒙卻在娶了歐雷女人後就變得軟派乞憐了。 : :   其實在與歐雷的外交正常化這點,伊蒙與安諾拉的是一致的。也因此當伊蒙清醒後 : : 除了準備朝開領主大會外,就是要拉攏安諾拉;他很清楚安諾拉是抱持怎樣立場的女人 : : 。 : :   這種拉攏各種立場的領主,甚至進行利益交換、共謀的情形,在佛瑞登的政治環境 : : 極為平常。佛瑞登雖然不像歐雷那樣君主專政,但也不至於像安提瓦(Antiva)那樣王 : : 家那樣只是商人們的傀儡;而自由邊境(Free Marches)則像是未統合成國家前的佛瑞 : : 登;佛瑞登的領主權力不是我們中世紀那種封建制度中領主的特恩權,他是由部落時代 : : 襲封而來。 : :   王權不能伸手進個別領主的繼承權,但他可以做為調解或轉封(只要領主大會通過 : : )的方式。像馬利克處決了當初將他母親出賣的南區男爵(the Southern Bannorn), : : 但也將其權利判給了他的兒子(就是那個在領主大會上死命支持洛根的那位)。 : :   不罪沿子孫這點也是佛瑞登人的傳統,除非他也是共謀者。 : :   蘭登(Rendon Howe)的作為,固然非常可惡;但他是佛瑞登諸多有勢力的領主之 : : 中(僅有的五位伯爵),說是最有影響力的領主並不為過,特別是在他強佔了原本庫斯 : : 蘭家的公爵領之後。 : :   也因此在這之後,除了佛瑞登平原肥沃區的那些嘰嘰喳喳的大串男爵仍死守中立外 : : ,大多數的的領主都沉默以對(還包含某些被脅持為人質的領主子女)。 : :   這是洛根不得已(是不是真這樣,請玩家自行判斷)拉攏蘭登最主要的理由。 : 我覺得不用把loghain想的多清高,畢竟他可以為了內戰的費用簽下販賣精靈的契約 :  仔細想想,當初他反抗而成為英雄的,卻又似乎是Orlais的奴役 不、不,我才不認為他清高,他是可以為了達到目標盡其手段的類型。 而現在,他只是又把這個本質更往黑暗的地方推去罷了。 :    : :   最後關於精靈外族區的私販精靈給泰文特魔導士這部份,我們知道精靈的地位在 : : 德達斯(Thedas)這塊土地上,不是地位低下,就是放浪於野。 : :   然而在佛瑞登,儘管精靈的人權屬於自由民中的下位(Low Freemen,自由民是佛 : : 瑞登平民的統稱,這個階層是指罪犯、娼妓這類的),但佛瑞登非常注重自由民的人格 : : 權,再低下的身分都被保障不被私有化(你可以雇請其工作,但並不等同你的財產), : : 也因此才會激怒了某些領主。 : :   也因此這理由顯而易見,套句泰文特奴隸商的話:就是為了錢。打仗需要錢,收買 : : 需要錢,錢很有用,在這點之上構築的任何理由意義都是次要的。 :  奴隸商沒買走幾個人就被玩家撞見了,玩家除掉他們之後,也沒有出現什麼財政透支 這部分是引申。事實上在領主大會上這點也沒有深入著墨(就算城市精靈出身也是)。 但以這段時間洛根挑起的戰爭、仇視的對象來看,錢會用到什麼地方很容易猜得到。 我這裡再補充一點,主要是從這句話來的。 「And because you stopped it, the army we have to face the Blight is a third the size it should be. And many more elves wait in the Alienage, defenseless, for the darkspawn to reach them.」 這句話或許可以這樣思考:因為左右都是被黑暗衍生物荼毒,那不如「為國捐軀」,可 以換點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另一點如果他說的是真的,那最後除了主角威能外,佛瑞登要贏幾乎微乎其微...。 :   : :   其他的關於洛根個人、家庭方面的事就不提了,去問他女兒吧。我認為洛根特別是 : : 在馬利克死去後,整個人就變得更加極端(先前就只是自我逃避),直到他存活下來, : : 並且以灰袍守護者的身分重生後,重擔盡卸,似乎做為一個戰士會更好(就像馬利克在 : : 小說說的那樣)。 : : -- : : 推 alfine:我覺得應該也是早就有計畫要找到機會就幹掉凱蘭,這點可以 02/27 03:51 : : → alfine:由蘭登侵略庫斯蘭領推知,若非已經知道凱蘭不會有機會回來 02/27 03:51 : : → alfine:追究責任,蘭登不會這麼明目張膽地侵略庫斯蘭領。 02/27 03:51 : : 推 fewmaster:推樓上,洛根在開戰前很久就已經計劃背叛了,凱蘭的魯莽只 02/27 08:26 : : → fewmaster:不過是洛根為了自己的罪惡感找來的藉口 02/27 08:26 : 簡單點說,我的意見就跟前面這些版友的推文一樣 其實我對洛根的想法就如在C洽的推文般「他病的比以前還嚴重了,對於這瘋狂的勇者, 玩家應該幫助他「解脫」。 感謝你的回應。 -- 特攻隊(Kamikaze) 你對於自身的斤兩全然不在乎,因此你的手腳相當的快。 不過,你的把妹指數常只是穿著名牌貨的反應加成。然而在搭訕時通常都是由你主動。                  摘錄自「異塵餘生2 Restoration Project XP」                  出包王者特別版 特徵 (Traits)一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174.26 ※ 編輯: deepseas 來自: 118.166.174.26 (02/27 14:42)

02/27 14:43, , 1F
這一篇文章值 666 Ptt幣...XDD
02/27 14:43, 1F

02/27 15:12, , 2F
認真推..其實我想說 一堆中文名字 我都只能用猜的 Orz
02/27 15:12, 2F

02/27 15:34, , 3F
我的意思不是說要放得下 而是他害到的人不只是國王
02/27 15:34, 3F

02/27 15:35, , 4F
而包括很多可能仇恨ORLAIS不比他少的自己國士兵
02/27 15:35, 4F
洛根有講過(印象中是營地)一句話,在戰爭中是沒有無辜者的。 當他心裡的戰爭沒有結束,那麼對他來說就不存在無辜者(攤手)。

02/27 15:35, , 5F
而這樣的行為 跟仇恨ORLAIS和敵視灰衛都是連不起關係的
02/27 15:35, 5F

02/27 15:36, , 6F
所以我才說 無論仇視或是對灰衛的態度正當與否
02/27 15:36, 6F

02/27 15:36, , 7F
都不能夠轉而支持loghain背後作這種決定的合理性
02/27 15:36, 7F
就像我說的,這種仇很產生的因素是可以連續的,甚至是不理性的。 總的來說,除去這些他認為有害的部分,剩下的只能說被牽連的。畢竟戰爭的目的是在 於最終的求勝,其次才是求得好的勝利結果。古代有很多大型的戰術應用,其實都很無 人道的,因為那不是重點。當然這已與談論洛根病態心理無關就是了。

02/27 15:37, , 8F
我的意見就是他老早就打算害Cailan
02/27 15:37, 8F

02/27 15:38, , 9F
在我的看法中 他要是真的為Cailan好 顯然努力錯地方了
02/27 15:38, 9F
我認為無事不起因。至於早晚...我沒個兒準,也不太在意。只想說是基於怎樣理由做 這件事就夠了。

02/27 15:48, , 10F
他對凱蘭不滿有很多方法來表達 結果選擇直接害死...
02/27 15:48, 10F
言不聽,計不從。有更好更乾脆的辦法?我相信當時洛根至少想不到,或覺得這才是一 勞永逸的方法。 ※ 編輯: deepseas 來自: 118.166.174.26 (02/27 15:50)

02/27 15:54, , 11F
他可以拒絕出兵或是在會議上反對 如果凱蘭真的傻到只
02/27 15:54, 11F

02/27 15:55, , 12F
有少數兵力還去硬碰 那真是活該不是嗎 而不是答應出兵
02/27 15:55, 12F

02/27 15:56, , 13F
又背後搞鬼 另外歐雷支援的400名灰袍還是他攔下來的勒
02/27 15:56, 13F
關於這一點我也想過。 凱蘭在之前的領主大會上有號召前往奧斯特加防範可能的枯潮,我相信如果洛根要表示的 話會在那種場合上。 但如果說他有作但凱蘭一意孤行,剩下的就是靠凱蘭和安諾拉兩人的政治手腕了。 儘管如此,他與王家的關係,以及身為佛瑞登軍事總指揮,仍是要跟隨著出戰的。 因此我認為是不得不為的,他既是領主、又是國王的岳父、更是將軍。 或許更狠一點還要加上,他想看敗仗(戰死)。

02/27 15:56, , 14F
如果真如loghain認知 根本不是blight cailan還是被害死
02/27 15:56, 14F

02/27 15:56, , 15F
那讓人好奇 loghain原本到底想幹嘛
02/27 15:56, 15F
作他接下來要做的事?稱王,扶植女王?我也不知道,真的。

02/27 15:57, , 16F
如果想害死 不出兵讓這些人跟凱蘭一起去送死不是更好
02/27 15:57, 16F
他不能,那叫擅離職守。而且他是「大人物」。XD ※ 編輯: deepseas 來自: 118.166.174.26 (02/27 16:09)
文章代碼(AID): #1DQUtLVO (RealPlaying)
文章代碼(AID): #1DQUtLVO (RealPla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