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台鐵楊梅事故撫卹案 北高行判決書

看板Railway作者 (歐吉桑留學生)時間10年前 (2013/12/21 02:37), 編輯推噓10(10052)
留言62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這是呂秋遠律師上面對於判決文的解讀 http://goo.gl/ToBRHX 雖然一開始呂律師拋棄專業 跟理茫鄉民一樣先批了再說 不過這篇最後還是回歸法理與事實 最後也道歉了 ---- 好吧,我理解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的判決了。判決字號是:102年度訴字第163號,大家有興 趣可以找全文來看。 我承認,雖然我對於「冒險犯難」的解釋是對的,但是判決也是對的。 判決書上有計算出司機可以反應的時間。在事故發生前,列車車速130 公里/ 小時,反應 處置時間約僅5.5 秒。而證人,也就是彰化機段的司機員邱正德作證時說,「右邊、左邊 都沒有地方跑,門在後方,等到站起來就撞上了,而且當時距離又這麼近,5 秒鐘怎麼夠 時間跑?」 這意思是什麼,意思是說,他的同事作證,太魯閣號的駕駛座,根本就沒辦法逃生。因為 時間只有五秒,但是門在後面,五秒根本不可能跳車,也不可能逃,所以不符合「冒險犯 難」的定義。 好,我們平心靜氣用理性想一想,不要感性的想。如果法條的解釋,是指明知有一定死的 危險,卻留在崗位上,或是勇往直前,才符合「冒險犯難」的意思,那麼除非我們解釋成 「開太魯閣號是一件明知一定死,卻留在崗位上繼續開」,才能適用冒險犯難。否則的話 ,判定時間點往後拉,根據證人的證詞,從發現到撞上,根本就是想逃也逃不了,那不就 是符合第二款的意外身亡,而不是堅守崗位而身亡。因為當時有沒有堅守崗位,都只有五 秒,根本反應不及。 有沒有堅守崗位?應該是人的主觀選擇,除非我們把第二款廢掉,否則的話,因公遭遇意 外死亡,不就真的是本件的適用款項?我們如何知道,在只有五秒反應的狀況下,殉職者 到底是因為留在崗位上的反應不及,還是因為反應不及而反應不及?重點是他沒得選,因 為沒有左門右門,只有後門,五秒絕對逃不到後門,而且縱然逃到後門,也會死。 這就是法院的邏輯,報紙上寫的都是煽情式的胡說八道,連交通部長應該也沒有看過判決 書,難怪會講出這種話。 我對於我之前責怪法院的說法道歉,以後我會看完判決書再評論的。(深深一鞠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205.223 ※ 編輯: liton 來自: 114.42.205.223 (12/21 02:39)

12/21 02:59, , 1F
但五秒至少夠讓左腿不斷在駕駛面板下
12/21 02:59, 1F

12/21 05:31, , 2F
其實台鐵車輛的EB會卡秒數..看看國外的
12/21 05:31, 2F

12/21 05:31, , 3F

12/21 05:35, , 4F
不然像下面影片有點像埔心事故,彎道看到平交道有障礙物
12/21 05:35, 4F

12/21 05:35, , 5F
你還在思考怎麼辦就撞上去了..
12/21 05:35, 5F

12/21 05:35, , 6F
既然司機員遺體是在第一,二節車廂被發現,我做兩種假設
12/21 05:35, 6F

12/21 05:36, , 7F
12/21 05:36, 7F

12/21 05:39, , 8F
一、司機員有逃生,那第八車應該有旅客目擊,或類似頭前
12/21 05:39, 8F

12/21 05:41, , 9F
溪事故助理有衝進客艙示警,但小腿沒跟著跑?
12/21 05:41, 9F

12/21 05:44, , 10F
第二,車撞完,小腿斷了,人重傷,但還沒斷氣,掙扎著爬出
12/21 05:44, 10F

12/21 05:48, , 11F
,但半路不支。但這通道應該會留下血跡。
12/21 05:48, 11F

12/21 05:50, , 12F
到底有無逃生可以應該是要靠重建現場才能判斷,五秒也許能
12/21 05:50, 12F

12/21 05:50, , 13F
但這還算是堅守崗位
12/21 05:50, 13F

12/21 05:51, , 14F
讓腿不至於卡在面板下,但不能因為可能就斷定他沒有逃
12/21 05:51, 14F

12/21 05:51, , 15F
而且腿有沒有段只能判斷出他到底有沒有堅守崗位,沒辦法證
12/21 05:51, 15F

12/21 05:52, , 16F
最後,如果我是不想多賠錢的邪惡國家機器,授意下級加些工
12/21 05:52, 16F

12/21 05:52, , 17F
明有冒險犯難
12/21 05:52, 17F

12/21 05:52, , 18F
也不是什麼難事
12/21 05:52, 18F

12/21 05:54, , 19F
如果職責所應為要無限上綱,那消防員衝入火場死而後已
12/21 05:54, 19F

12/21 05:56, , 20F
也算不上是冒險犯難,通常拿香蕉請猴子的苛老闆
12/21 05:56, 20F

12/21 05:56, , 21F
最喜歡說:這是你應該做的
12/21 05:56, 21F

12/21 09:36, , 22F
消防員衝入火場喪命也不見得都會是冒險犯難吧
12/21 09:36, 22F

12/21 09:39, , 23F
法官直接就說了,五秒根本不可能逃生,所以後來的逃生與否就
12/21 09:39, 23F

12/21 09:39, , 24F
不用再去研究
12/21 09:39, 24F

12/21 15:25, , 25F
冒險犯難應該是衝上戰場、進入輻射超標區域進行搶修等死
12/21 15:25, 25F

12/21 15:26, , 26F
亡率非常高的任務才算(依照法律的邏輯),所以這個事故只
12/21 15:26, 26F

12/21 15:27, , 27F
能算得上是意外,司機盡了職責堅守崗位但還算不上是冒險
12/21 15:27, 27F

12/21 15:27, , 28F
犯難。法院和銓敘部這樣說就好了,根本不需要去質疑司機
12/21 15:27, 28F

12/21 15:28, , 29F
有沒有逃生意圖,那很傷人。
12/21 15:28, 29F

12/21 15:31, , 30F
不是這樣子 死亡率很高這種說法太簡略了 否則我也可以說當時
12/21 15:31, 30F

12/21 15:32, , 31F
事到臨頭了 死亡率當然很高 應該說要件有兩個 一是生存可能
12/21 15:32, 31F

12/21 15:33, , 32F
性 二是主觀上放棄這個生存可能性的意思 這件的情況就是說當
12/21 15:33, 32F

12/21 15:35, , 33F
時已經沒有生存可能性→這個要件構成 但是還是要檢驗有無放
12/21 15:35, 33F

12/21 15:36, , 34F
棄的意思 所以才不得不去就有無放棄的意思論證
12/21 15:36, 34F

12/21 15:44, , 35F
盲點在於 判決書論述五秒來不及逃生 不是在說明要件一 而是
12/21 15:44, 35F

12/21 15:45, , 36F
在說明因為五秒來不及逃生是正常情況 所以無法以司機當場死
12/21 15:45, 36F

12/21 15:46, , 37F
亡這點 來證明要件二也就是他有放棄生存可能性這件事
12/21 15:46, 37F

12/21 16:04, , 38F
再看判決一次 發現判決書也沒有講清楚是在論證要件一還是二
12/21 16:04, 38F

12/21 16:05, , 39F
那麼我同意traystien的看法 理論上針對一的部分論述就好了
12/21 16:05, 39F

12/21 16:09, , 40F
有毒易燃氣體洩漏,前往關緊閥門,關了還是漏,人卻毒死
12/21 16:09, 40F

12/21 16:15, , 41F
說沒有生存可能性我是存疑的,因為頭前溪事件的朱清亮司
12/21 16:15, 41F

12/21 16:17, , 42F
機員存活下來了,當時媒體上關於撞擊的記載,距離150公尺
12/21 16:17, 42F

12/21 16:19, , 43F
列車時速105,砂石車15噸,EMU100的前端應該比太魯閣號薄
12/21 16:19, 43F

12/21 16:20, , 44F
沒有生存可能性的講法只是表示機率很高而已 而且如果這點存
12/21 16:20, 44F

12/21 16:21, , 45F
疑的話 那更不可能構成冒險犯難 這點應該已是兩造不爭執事項
12/21 16:21, 45F

12/21 16:21, , 46F
列車與砂石車也是正面撞擊,並將砂石車推至橋下
12/21 16:21, 46F

12/21 16:24, , 47F
我最早的推文有點講不清楚 應該是要件一還分兩項 一開始有生
12/21 16:24, 47F

12/21 16:25, , 48F
存可能性(一之1) 但參與的事件沒有生存可能性(一之2) 但一之
12/21 16:25, 48F

12/21 16:26, , 49F
1與要件二在本案算一體兩面的事 判決沒有清楚說明在交代哪個
12/21 16:26, 49F

12/21 16:26, , 50F
但是一之2 應該是雙方沒有爭議的部分
12/21 16:26, 50F

12/22 02:21, , 51F
看是叫法官還是銓敘部的高官去撞一次不就知道會不會
12/22 02:21, 51F

12/22 02:22, , 52F
跑的掉了啊,死不了就跑的掉,死了就跑不掉啊
12/22 02:22, 52F

12/22 04:41, , 53F
又來了個開大絕的...這年頭判決難道都不用講證據喔
12/22 04:41, 53F

12/22 04:41, , 54F
法院就是一分證據說一分的地方 沒有證據的事就算是公
12/22 04:41, 54F

12/22 04:41, , 55F
眾認定的事實也不能隨便認定 難道有人確實知道當時駕
12/22 04:41, 55F

12/22 04:41, , 56F
駛室的狀況嗎? 不合己意的判決就打成恐龍法官 如果這
12/22 04:41, 56F

12/22 04:42, , 57F
樣那法院乾脆廢了算了
12/22 04:42, 57F

12/22 18:31, , 58F
叫死人提供證據?你還真正義呢
12/22 18:31, 58F

12/22 23:19, , 59F
5秒跑不掉是台鐵自己模擬實驗出來的結果,不是法官腦補喔
12/22 23:19, 59F

12/22 23:20, , 60F
死人是可以提供證據的,這就是法醫和事故重建的工作目的
12/22 23:20, 60F

12/23 00:17, , 61F
如果沒有剎車及鳴笛,我想5秒應該跑得了,只是會死較多的人
12/23 00:17, 61F

12/23 19:28, , 62F
我覺得? 請問樓上有比彰化機段的司機員專業嗎?
12/23 19:28, 62F
文章代碼(AID): #1Ij8vbbA (Railway)
文章代碼(AID): #1Ij8vbbA (Rai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