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我與花東線窄軌時期的記憶 遠望篇(2)

看板Railway作者 (藤島)時間16年前 (2008/07/08 22:10), 編輯推噓5(507)
留言12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掃叭隧道 掃叭隧道位在現在三民站和舞鶴站之間的舞鶴台地, 是花東線窄軌時期全線唯一的一座隧道建築。 由於花東縱谷地形平坦,只有舞鶴台地地勢突起, 不利鐵道鋪設, 因此日據時期興建台東線鐵道時, 台灣總督府計畫在舞鶴台地的路線,開鑿掃叭隧道。 未料舞鶴台地地質鬆軟,隧道建設期間地下水滲水嚴重, 工地現場發生多次坍塌,前後造成數十名工人喪生, 從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至大正五年(西元1916年)終於竣工。 花東線拓寬時,鑑於舞鶴台地鐵道路線坡度過大, 掃叭隧道也使用經過六、七十年, 一直無法改善地下水滲水的問題, 為了考量行車的便利與安全性, 於是相關單位決定另外新闢路線, 在三民至舞鶴間將路線截彎取直, 並且興建自強隧道一號、二號穿越舞鶴台地。 但是自強隧道建設期間,同樣遇到掃叭隧道興建時的瓶頸, 那就是地質鬆軟和地下水滲水, 因此導致自強隧道施工進度落後, 未能在1982年6月27日花東線拓寬完成時一起完工通車。 幸好掃叭隧道尚可容納1.067m軌距的行車空間, 施工單位就將舞鶴台地與掃叭隧道的鐵道路線改為1.067m軌距, 繼續使用到1984年12月自強隧道竣工。 當自強隧道完工通車後,掃叭隧道終於功成身退, 靜靜地隱身在舞鶴台地的山林裡。 掃叭隧道北口有總督佐久間佐馬太所提「無窮」二字, 南口有總督安東貞美所提「宏達」二字, 成為這座大正時期磚造隧道的最大特徵, 而掃叭隧道在廢棄停用20多年後, 最近幾年瑞穗鄉公所將北口附近整理美化, 作為一個新的觀光景點。 在前往瑞穗牧場的路線左轉, 沿著鐵路到達現在的舞鶴信號站, 鐵路旁有一條產業道路,即是過去往隧道北口的舊線路基改建而成, 沿著這條產業道路一直向前,就可以到達隧道北口。 但是南口已經崩塌,很難靠近, 而且現在沒有直接到達的路徑, 想去探訪南口,勢必要有齊全的裝備還有規劃。 以上就是掃叭隧道大略的介紹, 而我對掃叭隧道的注意,還是來自我小時候的一個印象。 東拓完成後,某年我坐火車經過舞鶴站, 火車剛出自強隧道,我注意到左邊有一段未拆除的舊線鐵軌, 這段鐵軌好像隔了幾年才拆除, 那時我想這應該是以前窄軌時期的鐵軌, 而我還不知道舞鶴台地有這麼一座鼎鼎有名的掃叭隧道, 我只是很單純地覺得, 以前的舊線應該是走山裡那邊比較遠的路線。 不過我卻產生另外一個疑問, 那就是三民站往自強隧道的路線附近還可以看到舊線的鐵路路基, 「那段舊線的路基我有坐自強號經過的印象」 但是舊線路基是窄軌時期才有火車經過, 東線拓寬完成後應該就廢棄了, 那我為什麼會有坐火車經過的印象呢??? 後來長大,看過一些鐵道資料後, 我才知道掃叭隧道的歷史和狀況, 也稍微知道小時候看過那段舞鶴站旁邊的鐵道, 就是從掃叭隧道延伸過來的。 最重要的是,掃叭隧道在1982年6月27日東拓完成後, 舞鶴台地的路線暫時改成1.067m軌距讓火車繼續通行, 一直使用到1984年12月自強隧道竣工,鐵道切換至新線, 舞鶴台地舊線和掃叭隧道才廢棄停用。 所以說1982年到1984年這段期間, 我大概還有幾次坐火車從台東到台北, 的確是經過舞鶴台地舊線的。 可惜即使有機會坐火車經過掃叭隧道, 當時年幼的我,只對三民站外的舊線路基還有印象, 掃叭隧道這座窄軌時期全線唯一一座隧道建築, 我還是完完全全沒有任何的記憶。 但是,至少和嘉豐站一樣, 這些鐵道資料又解開了我小時候對舊線鐵道的疑問。 2006年春節期間,我拜託父親開車載我和姊姊到林田山觀光, 在那裡拍了不少照片, 也對林田山的日式宿舍群和廢棄鐵道有濃厚的興趣。 回程時,我們三人是在瑞穗吃午餐, 然後繞去瑞穗牧場看了一下。 我那時曾經想過請父親載我到附近的掃叭隧道探查, 但是因為沒有做事前的規畫,前往隧道的路線也不確定, 所以沒有成行。 接下來的兩年,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掃叭隧道的介紹文章和網頁, 得知隧道北口經過整理,變成一個觀光景點, 南口已經崩塌多年,很難靠近,地形上也不方便前往。 不過至少掃叭隧道在廢棄20多年以後, 現在還保存完好,而且也成為鐵道迷知曉並且樂於探訪的舊線遺跡。 雖然我很想詢問瑞穗鄉公所是不是有修復整理南口的計畫, 然而南口的位置似乎太偏僻了, 那還是讓南口維持現狀就好了。 畢竟掃叭隧道的歷史已經接近百年, 這樣一個難得保存下來的鐵道遺跡, 絕對要好好的保留給更多的人知道。 在Google打「掃叭隧道」搜尋,可以找到幾篇相關的探訪文章, 過去的舊線路基除了三民站外到自強隧道這段還明顯可見外, 往南口的路基幾乎都已消失, 但是沿路還偶而可看見舊線殘留的道渣碎石、鐵軌、枕木。 結語 我對花東線窄軌時期的記憶與探訪就到此結束了。 2008年7月, 距離花東線拓寬完工經過26年, 距離台東舊站廢棄經過7年, 距離掃叭隧道完工經過92年, 對我來說,我接觸還在營運的花東線窄軌大概只有一年, 往後20幾年的時間,幾乎都是在探索找尋遺跡和收集相關的資料, 這橫跨了我年幼、長大、成人好幾個階段, 獲得的結果可能沒有其他前輩們來得多, 只能算是個人的一些淺談和野人獻曝。 但是我很慶幸,我現在30年的人生中, 能有機會接觸、目睹這條獨一無二,純樸美麗的鐵道路線, 即使只有短短的一年, 我對舊線鐵道所保有的記憶、印象, 仍舊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經歷之一。 舊的事物沒有經過保存和照顧,只會凋零、消失, 而逝去的已經無法再追尋回來, 我希望這些殘留下來的鐵道遺跡,即使是多一天也好, 都能夠繼續地存在下去。 (全文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139.81

07/08 23:44, , 1F
推~ 充滿濃濃的回憶呢
07/08 23:44, 1F
※ 編輯: Fujishima 來自: 220.133.139.81 (07/09 00:11)

07/09 00:19, , 2F
推,記憶是無價的資產
07/09 00:19, 2F

07/09 01:26, , 3F
推,但是,恐怕再過5或10年,東線狀況可
07/09 01:26, 3F

07/09 01:26, , 4F
能會與東拓前,甚至現在差得多更多...
07/09 01:26, 4F

07/09 01:27, , 5F
如果再不好好保存東線文化,等到10年
07/09 01:27, 5F

07/09 01:28, , 6F
年後東線也許就跟西線一模一樣時,那
07/09 01:28, 6F

07/09 01:28, , 7F
就真的會很感傷了...
07/09 01:28, 7F

07/09 01:54, , 8F
等東線雙軌電氣化之後大概完全都不一樣了...
07/09 01:54, 8F

07/10 15:47, , 9F
很可惜的是我們沒辦法用更遠觀的角度
07/10 15:47, 9F

07/10 15:47, , 10F
去想如何改善花東線...遺憾
07/10 15:47, 10F

07/11 10:54, , 11F
南口狀況一年比一年差,再過幾年有可能會被
07/11 10:54, 11F

07/11 10:54, , 12F
土石淹埋掉...
07/11 10:54, 12F
文章代碼(AID): #18StKvEk (Rai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