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一日鍵盤農藥專家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On my way)時間7年前 (2017/03/24 15:39), 7年前編輯推噓1(1014)
留言1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allen139443: https://goo.gl/JW1YI8 不好意思 上面網址麻煩幫忙刪 03/24 09:55 → allen139443: 除短網址在這裡 03/24 09:55 → allen139443: 歐盟對氟派瑞的檢出標準從37葉開始 茶葉在54頁 03/24 09:56 → allen139443: 歐盟對茶葉的檢出標準是0.1ppm 結果我們智障政府去信 03/24 11:38 → allen139443: 農藥商給的數據訂了個6ppm 達滅芬放寬就會說參考別 03/24 11:38 → allen139443: 國標準 氟派瑞也一起參考是很難嗎? 03/24 11:38 ============================================================================== 台灣和歐盟對農藥管理的原則都是雷同的. 1. 並不是證明有害才不准用, 主要是證明無害才准許使用. 2. 新農藥的藥性, 一開始的資料並不是十分齊全, 所以一開始的容許值都會比較低. 以allen139443提供的文件(2014年標準)來說, 它的容許值是0.01(*), 但後來則變成了0.1. 3. 比較低的標準, 並不一定代表高於此標準的濃度有害. 有時只是資料太舊, 不清楚可以開放到多少. 又或者是沒人提出相關申請, 所以一直沿用舊標準. 4. 就馮海東(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的說法, 歐盟的標準之所以比較低, 並不是因為他們有證據可以證明高於0.1有害, 而是歐盟的資訊太舊. 可以佐證的是在這份文件內, 歐盟連整顆吃下肚的櫻桃Cherries都開放到1.5ppm, 而草莓Strawberries則是開放到2ppm, 生菜沙拉常見的萵苣Lettuce甚至開放到15ppm. 5. 所以這份文件並不該用來佐證茶葉不該開放到6ppm. 而是用來證實台灣標準的確有夠嚴格, 連不是用來吃的茶葉都只開放到6pp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240.64.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90341151.A.16C.html ※ 編輯: elmotze (210.240.64.37), 03/24/2017 15:48:55

03/24 15:58, , 1F
https://goo.gl/isUpwX有歐盟目前的容許量。在第一欄填
03/24 15:58, 1F

03/24 15:59, , 2F
入Fluopyram,第二欄填入tea,查出目前的容許量是0.05
03/24 15:59, 2F

03/24 16:00, , 3F
這資料庫最後更新是在2016年7月。
03/24 16:00, 3F

03/24 16:03, , 4F
嗯. 所以處理原則上是沒問題的. 除非有新證據證明有害.
03/24 16:03, 4F

03/24 16:04, , 5F
不然低濃度標準並不當然等於較高濃度有害
03/24 16:04, 5F

03/25 19:12, , 6F
那為何歐盟其他都調整那麼多茶葉只從0.01→0.1 太奇
03/25 19:12, 6F

03/25 19:12, , 7F
怪了吧 資料太舊其他食物卻又放寬標準
03/25 19:12, 7F

03/25 20:20, , 8F
容許濃度較低的理由不必然是較高濃度有害.
03/25 20:20, 8F

03/25 20:20, , 9F
沒人申請或沒新證據通通都可能導致容許值維持舊的低標準
03/25 20:20, 9F

03/25 22:43, , 10F
一個說法是歐盟訂氟派瑞的容許量,並非指單純使用氟派
03/25 22:43, 10F

03/25 22:43, , 11F
瑞,而是另一種複合農藥叫三氟XX的。氟派瑞的檢測量在
03/25 22:43, 11F

03/25 22:44, , 12F
這裡是當做三氟XX的殘留量指標。
03/25 22:44, 12F

03/25 22:46, , 13F
另一個可能是歐盟的農夫並未在茶葉上使用氟派瑞,容許
03/25 22:46, 13F

03/25 22:47, , 14F
量的設定或許是當做和其他作物一起種植時,環境中容許
03/25 22:47, 14F

03/25 22:47, , 15F
的殘留量。
03/25 22:47, 15F
文章代碼(AID): #1OrCqV5i (PublicIssue)
文章代碼(AID): #1OrCqV5i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