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核電吉普賽工人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軒哥)時間10年前 (2014/05/08 11:50), 編輯推噓14(1409)
留言23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林淑芬 20 小時 核電廠歲修清洗打開的反應爐,填料等 這些工作核電廠內員工沒人肯做,所以台電經常找邊緣勞動者,臨時人力來作。 這就是所謂的核電吉普賽人主管職業災害預防的勞動部,不會到核電廠內檢查這些勞工, 是否符合輻射安全及健康防護的問題。 主管輻射防護法的原能會,只要求進去要有暴露劑量監測, 進去時勞工要有一般血液堅查,要有防護裝置, 但對於這些工人是誰?聘僱關係為何? 事後雇主是否繼續追蹤工人的健康? 工人完整的暴露史建立…… 原能會都不管。 所以核電吉普賽工人就是職安法和輻防法的安全漏網孤兒。 因為,沒有後續健康檢查的後續追蹤,就無法建立輻射暴露史, 沒有暴露史就無法證明這是職業災害,也就無法適用職業安全衛生法所規範的,, 事業單位與承攬人要共同負起職災預防的責任以及職災賠償責任, 所以核電廠的吉普賽工人就無法向台電請求職災賠償的錢 所以我才說要把法律和勞工職業安全的檢查體制漏洞補起來。 https://www.facebook.com/linshufen.tw/posts/652726918133057 附圖: 1. http://i.imgur.com/Q0Phbkm.jpg
2. http://i.imgur.com/GrXW6zt.jpg
3. http://i.imgur.com/HKZeW4r.jpg
4. http://i.imgur.com/S1cobGZ.jpg
-- 公民議題相關書單 http://tinyurl.com/q5eebtv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45.14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399521055.A.472.html

05/08 11:52, , 1F
之前金山好像有討論到這件事情,找金山當地中老年人
05/08 11:52, 1F

05/08 11:52, , 2F
去做台電員工不做的事...
05/08 11:52, 2F

05/08 11:55, , 3F
核電那麼安全員工怎麼會不肯進去打掃 一定哪裡誤會了
05/08 11:55, 3F

05/08 11:56, , 4F
游離輻射:1年1次特殊健康檢查,紀錄保存30年
05/08 11:56, 4F

05/08 11:58, , 5F
核電廠符合這個規定嗎@@?
05/08 11:58, 5F

05/08 12:09, , 6F
不問雇傭關係 不問追蹤 無法建立暴露史...有回答樓上的問
05/08 12:09, 6F

05/08 12:09, , 7F
題嗎? 既然沒有追蹤 怎麼會有一年一次的健康檢查?
05/08 12:09, 7F

05/08 12:12, , 8F
日本福島也是這樣搞
05/08 12:12, 8F

05/08 12:15, , 9F
規範訂在那邊~做又是另外一回事....真賭爛
05/08 12:15, 9F

05/08 12:18, , 10F
不是啦,是問:核電廠屬游離輻射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嗎?
05/08 12:18, 10F

05/08 12:19, , 11F
05/08 12:19, 11F

05/08 12:20, , 12F
我去研究一下原能會的游離輻射防護法
05/08 12:20, 12F

05/08 12:21, , 13F
上面那是勞安規定,印象中沒有明確定義作業含哪些
05/08 12:21, 13F

05/08 12:23, , 14F
核電廠當然算...
05/08 12:23, 14F

05/08 12:24, , 15F
05/08 12:24, 15F

05/08 12:35, , 16F
唉,我耍笨了...林是會做事的,打電話給他有用
05/08 12:35, 16F

05/08 12:41, , 17F
05/08 12:41, 17F

05/08 13:30, , 18F
@@
05/08 13:30, 18F

05/08 13:33, , 19F
05/08 13:33, 19F

05/08 13:45, , 20F
05/08 13:45, 20F

05/08 14:08, , 21F
QQ
05/08 14:08, 21F

05/08 15:35, , 22F
感覺用一點點錢騙不知道的人...(?
05/08 15:35, 22F

05/08 16:21, , 23F
05/08 16:21, 23F
文章代碼(AID): #1JQlyVHo (PublicIssue)
文章代碼(AID): #1JQlyVHo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