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他] 隔代教養,小孩要上學卻未報戶口

看板PttLifeLaw作者 (Die Ruinen von Athen)時間14年前 (2010/06/10 06:26), 編輯推噓2(2010)
留言12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dogora (虎)》之銘言: : 事實經過: : 不好意思,我是社工系的學生, : 有一門課希望我們扮演社工的角色去為案主作處遇的狀況劇。 : 我設定到面對的案主是一位爺爺,兒子與媳婦將孫子丟給他扶養。 : 小孩今年要上小學,卻發現未報戶口。 : 問題: : 想請問,假設一個爺爺由於兒子跟媳婦將孫子丟給他照顧後,便不見蹤影。 : 孫子今年要上小學,卻沒報戶口。 : 請問如何解決報戶口的問題? : 由於上戶政事務所查詢翻閱後卻不是那麼確定。 : 想請問: : 一、要怎麼解決報戶口的問題? 依戶籍法第6條: 在國內出生十二歲以下之國民,應為出生登記。無依兒童尚未辦理戶籍登 記者,亦同。 另外照中壢戶政網站的說明: 在醫院、診所或助產所出生者,應提憑出生證明書。 非在醫院、診所或助產所出生無法提出出生證明書者,應提憑醫療機構開具之DNA親子 鑑定報告書辦理出生登記。 : 二、在找不到孫子的親生父母情況下,這位爺爺是否可以用認養的方式,然後再申報戶口 : ?(這我自己推想的,不知可行否?) 認領跟收養是不同的,認領是生父認領子女,收養是收養他人所生子女為養子女。 祖父不能認領孫子,更不能收養孫子為自己的養子,目前法律也沒有規定可以收養養孫, 而且他們之間是直系血親,不需經過收養就已經發生親屬關係。 : 三、知識家上有找到說可以先去申請「確保」,便可以入學?是這樣的嗎? : 請問確保是什麼? : (我查到宜蘭縣政府網站上說只要有居住事實,即使沒有戶籍仍是可以上小學…其他地 : 方也行得通嗎?) 居住事實查核的前提是有戶籍國民,你的例子是未申報出生登記的情形,這屬於 無戶籍國民(前提是出生時父或母是中華民國國民),並不適用。 : 最後,不好意思,我不確定這樣問題的屬性是否合適發在這邊… : 找了幾個版都沒有看到能夠解惑的文章,於是只好來這邊發文詢問。 : 先感謝各位幫 小妹 解惑或提出建議,如內容尚有不足,盼請提出需補充之處。 : PS: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會涉及成績,但單就我自身也很想得到解答。 : 所以才來這邊希望得到解答。(因為老師著重的是扮演社工面對案主的技巧) : 在此先謝謝大家了!<(_"__)>(不要鞭我T﹍T) 如果真的遇上這種情形,可以去詢問戶政事務所,他們會解決(也非得想辦法解決不可), 就學問題就請教育單位出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185.71.126 ※ 編輯: proletariat 來自: 111.185.71.126 (06/10 06:26) ※ 編輯: proletariat 來自: 111.185.71.126 (06/10 06:30)

06/10 07:20, , 1F
話說..我高中的時候..大概是20多年前..有聽過某些明星高中
06/10 07:20, 1F

06/10 07:21, , 2F
學生未婚懷孕..孩子生下來就被爸媽收養成弟弟..一起長大
06/10 07:21, 2F

06/10 07:22, , 3F
應該是有漏洞可以鑽的...
06/10 07:22, 3F

06/10 07:46, , 4F
那就是偽造文書阿~~ 花錢買出生證明就可以報成自己的孩子
06/10 07:46, 4F

06/10 07:47, , 5F
反正戶政事務所又不會去查到底是誰生的,那就偽造出生證明
06/10 07:47, 5F

06/10 07:48, , 6F
在去報成自己的小孩,實際上是孫子.......
06/10 07:48, 6F

06/10 07:56, , 7F
幾年前某診所販嬰案,就是偽造出生證明,事情爆發後,很
06/10 07:56, 7F

06/10 07:57, , 8F
多小孩子的父母欄被塗銷,現在有出生通報制度,理論上醫
06/10 07:57, 8F

06/10 07:58, , 9F
療院所接生的嬰兒都有掌控,但是還是可能會有漏洞.
06/10 07:58, 9F

06/10 13:10, , 10F
感謝解答<(_"_)>
06/10 13:10, 10F

06/11 10:12, , 11F
現在比較難偽造還有另一個原因"健保制度",孕婦不可能
06/11 10:12, 11F

06/11 10:13, , 12F
直接跳到生小孩吧?所以看紀錄也可以看出些端倪/
06/11 10:13, 12F
文章代碼(AID): #1C41KCCs (PttLifeLaw)
文章代碼(AID): #1C41KCCs (PttLife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