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日記] 禪定/禪修

看板Psychiatry作者 (寧靜)時間8年前 (2015/08/15 19:39), 8年前編輯推噓5(5014)
留言19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sony168 (俠女)》之銘言: : 滿多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內心有煩惱的人都會去修禪法 : 可是我在這些人身上察覺一個極為詭異的現象 : 就是這些人已經藉由禪法習得神通異能,但面對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卻使不上力 : 入定當下內心腦海獲得平靜升起禪悅,出定後卻又回歸原始狀態,被煩惱纏縛著 : 這樣的禪修/禪定真的有意義嗎? : 甚至神通異能行之有誤,用在不對的地方,根本是造惡業 : 禪修主要是讓你用來自我觀照、覺知、醒悟,而非拿來當放大鏡觀照他人 : 三不五十用神通查看他人生活內心狀態,對本身究竟具何意義? : 這種行為不但無知還很愚昧,枉費禪修,令人嘆息... : 太多人已經忘記當年跑去禪修的初發心、初衷、動機了 : 目的用意不就是想尋求平靜,解脫煩惱蓋嗎? : 如今卻違背遠離宗旨,那當然對自己幫助不大 : 永遠只能在打坐當下才有平靜,後續不會激起正面的漣漪隨之發酵 綜看你上述兩篇,我的想法與你不同 心念沒有所謂正確,當計較正不正確,糾扯跟極端(bipolar)就出現了 好比心中出現了正念的想法,於是就排斥負念, 這個因擁護正念而排斥負念的想法本身就是負念, 周易太極,老子無為,儒家中庸,佛教涅槃 同是一理,都是萬物最初始自然的樣子,都是禪定,不偏不倚。 唯一思想 二元論 多元辯證 是思考的發展方向 太極 兩儀(二元) 四象 八卦 六十四掛 是物理運行更動的原則 越往後的發展,越多元,越活潑,但是衝突也越多了 不如反璞歸真,靜定安慮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110.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sychiatry/M.1439638749.A.51D.html ※ 編輯: LFA1201 (223.139.110.62), 08/15/2015 21:57:05

08/16 02:22, , 1F
我最近也才領悟到接受人生的好壞,那些點滴都是豐富
08/16 02:22, 1F

08/16 02:23, , 2F
其生命。精神疾病患者若有這樣的覺悟就會心安了
08/16 02:23, 2F

08/16 02:27, , 3F
你覺得他們有這種領悟嗎?當然是沒有
08/16 02:27, 3F

08/16 02:28, , 4F
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必有其道理,也就是在說負念
08/16 02:28, 4F

08/16 02:28, , 5F
的嚴重性,個人認為你太小看它了
08/16 02:28, 5F

08/16 02:30, , 6F
自然無為,不偏不倚,反璞歸真,中庸中道,你認為精神疾
08/16 02:30, 6F

08/16 02:31, , 7F
神疾病患者有覺悟此嗎?若是有,就會接受好壞了
08/16 02:31, 7F

08/16 02:32, , 8F
這些道理對凡夫而言知易行難,既然是難行的,那當然只
08/16 02:32, 8F

08/16 02:33, , 9F
要多處於正念,現在的他們是處在偏於負面的狀態
08/16 02:33, 9F

08/16 02:35, , 10F
修正:那當然只好多處於正面
08/16 02:35, 10F

08/16 02:35, , 11F
以上你看得懂我的意思嗎?
08/16 02:35, 11F

08/16 02:38, , 12F
佛教是很著重正念的。老子的無為自然我還在研究中
08/16 02:38, 12F

08/16 03:24, , 13F
其實會抗拒壞的一面,是因我們凡夫俗情本性會想趨吉
08/16 03:24, 13F

08/16 03:25, , 14F
避凶。我也愛老子,是個有趣的人物,有趣的思維
08/16 03:25, 14F

08/16 06:25, , 15F
若問前生事,今生受者是,若問後世事,今生做者是
08/16 06:25, 15F

08/16 06:25, , 16F
這句因果意涵就是要你接受人生當中的好與壞
08/16 06:25, 16F

08/16 07:29, , 17F
我只確切知到過份負面的環境確實會使人生病
08/16 07:29, 17F

08/16 07:30, , 18F
如家暴販毒黑道 這時不管是要當事人在當時接受心中
08/16 07:30, 18F

08/16 07:31, , 19F
負念 或多正面思考都沒用 應該逃離那環境
08/16 07:31, 19F
文章代碼(AID): #1LpoJTKT (Psychia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3 篇):
文章代碼(AID): #1LpoJTKT (Psychia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