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那些醫學背後的黑幕消失

看板Psychiatry作者時間10年前 (2014/06/08 08:14), 編輯推噓5(504)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另一個精神科醫生在FB的回應 重點是柳林瑋醫生也支持!! ------------------------------------------ BillyPan 潘建志醫師 (台北萬芳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 又在某報論壇上看到反精神醫學的文章,這次是憂鬱症。文章聯結我就不附出了。 和先前反對過動症的論述一樣,這類反精神醫學的文章缺乏完整的科學實証精神,總要把 精神疾病『去疾病』化。這種說法的邏輯是陰謀論:『很簡單,這些病症都是為了賺錢的 藥廠和醫生發明出來的,沒有這些疾病。』 『完整的科學實証精神』是什麼?你可以在正統的精神醫學期刊上找到:論文的作者,都必 需要交待他個人的研究經費贊助來源在文章附註裏,讓讀者判斷。反精神醫學文章出現在 大眾媒體,但作者卻沒有交待他是否有特定意念或信仰,比方說,是否有參加信仰一向反 精神醫學的『山達基教』? 去查『山達基教』的維基條目 ( http://bit.ly/1uwqpUi ) 會發現,『山達基教』創立 一開始就和西方精神醫學搶病人,不管它對不對,本身就有重大商業利益,以陰謀論指稱 別人時,自已的利益衝突應該要揭露出來,不然根本是欺騙讀者。 疾病,診斷,病名的存在不只是為了醫生要治療而已,還有研究上,法律上,財務上(如 保險),社會福利上的各種用途,更重要的是他人的理解。把一個病人從疾病的標簽切割 開來,是有些解脫的作用,也許可以避開別人的偏見,但同時也失去了很多,比方醫學研 究上的新進展,法律上的保護,保險的支援,減稅,社會福利的補助,最重要的是周圍人 如家人的諒解支持。但如果是要掌控個人的思想乃至於要信徒奉獻身家的新興宗教,這麼 做剛剛好而已。 說病症是藥廠醫生為了賺錢而發明出來的沒有醫學史概念。現代的精神科藥物,比方抗憂 鬱劑,發明至今只有50年。但精神醫學的診斷分類系統一百多年前就成立了,憂鬱症不是 那麼難診斷,甚至你從歷史或個人傳記的深入描述裏都能發現不少古人深受憂鬱症和其它 精神疾病的困擾。就算在今日,在偏僻資訊不發達的原始部落裏,同樣的醫學診斷系統還 是成立。大腦是個複雜的器官,我們對人腦的基本功能如記憶,判斷,情緒的運作機制都 還不是很了解,不必提這些功能出錯時的完整細節。但這不表示我們不知道大腦是否有出 錯或出了那一種錯誤。好好搜集資料加上基本的統計,可以確定大部份的精神疾病有家族 傾向也就是和基因有關。雙胞胎的領養研究,更確立了不但和基因有關(從小分離不在同 一家庭長大的雙胞胎卻患上同種精神疾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也和環境中的壓力 有關(因為這種發病率不是百分之百)。這是科學實証的精神。 研究太空中的星光光譜,研究加速器裏原子分裂射出的各種粒子軌跡,就能推導建立解釋 整個宇宙的量子力學,科學是這樣。沒人親眼見過這些遙遠的恒星,黑洞或中子電子,我 們無從體會那種巨大或渺小。可是根據嚴密的推論,我們確信它們存在。 精神疾病更具體,罹患過的人就知道那種感受有多明確和深刻,怎麼會不存在?但精神疾 病被污名化,我們意識裏抗拒接受這種診斷。人的心理,不管得到哪種疾病會不斷浮出抗 拒的念頭: 『我不是,我沒有得這種病,醫生弄錯了』。甚至許多嚴重缺乏病識感的病人 還會出現妄想:『家人為了謀得我的財產發我送進醫院。』或是『醫院為了營收把我關起 來不讓我走。』 生病,死亡,何等沈重和可怕,每個人都想逃避。反對精神醫學的人,請去醫院的急診看 看那些因為自殺被送來垂死的病患,家屬的緊張不捨和醫護人員的壓力。去圖書館看看那 些汗牛充棟為了克服這些問題而付出的巨大心血。去認識一個專業人員,看看他是不是那 種唯利是圖為了金錢而利用病人的王八蛋。 看過了再來對我說精神疾病不存在,憂鬱症不存在。 補個幹字。 -- Mr. Raindrop, falling away from me now. / / ∕︵︵︵︵︵︵︵﹨ Mr. Raindrop, falling away form me now. / / ◢██◣ / / Do you know how much you mean to me, why must you leave? I'm just a flower on a tree, why must you leave? / / Mr. Raindrop, falling away from me now. Mr. Raindrop, falling away from me now. / / ▃ ▃ by chen3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4.232.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sychiatry/M.1402186494.A.C89.html

06/08 09:40, , 1F
潘醫師是專業。柳林偉就算了...他還太年輕
06/08 09:40, 1F

06/08 09:40, , 2F
06/08 09:40, 2F

06/08 09:43, , 3F
呃 柳林瑋是公民1985的領導之一 我還滿尊敬他的XD
06/08 09:43, 3F

06/08 10:43, , 4F
很喜歡這篇倒數第三段。最後一句也頂好^^"
06/08 10:43, 4F

06/08 11:41, , 5F
.
06/08 11:41, 5F

06/08 19:05, , 6F
太年輕就叫不專業 跟年輕就是草莓一樣的神邏輯
06/08 19:05, 6F

06/08 19:08, , 7F
原文是由麻醉科醫師撰寫 這反而更有爭議吧
06/08 19:08, 7F

06/19 08:37, , 8F
喔,那,這一個協會,也算是?因為看到創辦人的介紹
06/19 08:37, 8F

06/19 08:37, , 9F
文章代碼(AID): #1Jawh-o9 (Psychiatry)
文章代碼(AID): #1Jawh-o9 (Psychia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