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強迫症及焦慮症可以根治嗎?

看板Psychiatry作者 (屁與月經)時間13年前 (2011/05/09 21:28), 編輯推噓4(406)
留言10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我看到這篇文章,再翻翻原po以前的舊文 心裡感到難過,更多的是生氣 我為什麼生氣,我生氣原po的原生家庭無法體諒原po的痛苦 加上原po敘述之前所看的醫生、朋友、家人只會道德勸說,根本無法理解原po的傷痛 尤其是原po老爸說的那番話,簡直是二度傷害 原po經歷過的創傷導致強迫症,在一些文獻中有提到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我正在看的文獻Kong & Bernstein (2009)是寫有關兒童時期(18歲以下都是兒童)創傷 事件與之後發展出飲食疾患的連結,但文章內有提到創傷壓力事件與強迫症的關連。 其中寫到,在創傷事件發生後短期內可能形成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一段時間後 即可能形成強迫症 (de Silva & Marks 1999). 文獻提到的兒童創傷指:精神虐待,身體虐待,性虐待與忽視。 原po,我覺得你很棒 雖然家人不支持你,但你沒有放棄你自己,我感受到你想改變的決心 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但你有看醫生,嘗試過心理諮商,你不斷尋求幫助,買書自學, 我對你想改善的動機非常的感動! 原po 之前提到張老師的團體諮商,不知你有去嗎? 效果如何? 張老師也時常辦一些不同 治療學派的工作坊,你可以試試看。據我所知,張老師電話諮商是免費,聽說張老師也有 免費個人諮商? 若不是免費,收費也較低廉。這是我兩年前在高雄得到的資訊,若有錯 請版友指正。 若原po對冥想有興趣,可以找找專注力冥想的書籍(英文叫mindfulness meditation) 一般冥想是來提升專注力,但這種冥想是用專注在冥想,這樣解釋有點難懂,但這個練習 可以減輕焦慮。我有一個個案曾經焦慮到不敢出門也不想出門,我是用這個冥想來幫助她 的,她後來有改善喔。 另外,找找看認知行為治療的書籍,系統減敏感法和導正非理性觀念對強迫症還蠻有用。 還有,原po也可以試試看中醫喔! 中醫對精神疾病的治療是由徵狀下手,或許可以用中藥 先減輕焦慮和情緒低落。原po加油!! ※ 引述《lucef ()》之銘言: : 我有中度強迫症,焦慮症,看病吃藥都吃了很久了 : 最近又知道情感性低落症,真的覺得自己毛病很多 : 我曾問過醫生說,難道我要吃藥一輩子,醫生叫我不要想那麼多 : 我也不想要想那麼多,但每天被病痛折磨真的好痛苦 : 病發嚴重時,連門都出不去,但為了糊口我不得不出去工作 : 在公司又要小心不讓別人發現我生病的事 : 雖然我已經親耳聽有壞心同事到處說我壞話,罵我有病 : 若有人在我身邊陪伴,支持我,我或許還能支撐下去 : 但沒有,當我有難時,別人忙著落井下石(詳情請看我之前的文章) : 我爸對我有身心疾病這件事,很不諒解,他覺得是我自己不肯走出來 : 看到有其它的病友有家人關心,我都好羡慕 : 請問強迫症,焦慮症,和情感性低落症,到底能不能治好?還是最多只能控制? : 身心方面的疾病是不是很難治好 : 當然我知道很嚴重的重度,應該是無法根治,但若是中度或輕度的呢? : 請問有人可以給我一個答案嗎?免得我又抱著無謂的希望 : 因為我只有自己一個人對抗病魔,若是抱著希望又失望 : 那我真的會崩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2.199.130.43

05/09 21:49, , 1F
專注冥想對社恐有幫助嗎?
05/09 21:49, 1F

05/09 23:20, , 2F
推中醫..原po加油!
05/09 23:20, 2F

05/09 23:47, , 3F
還有對懶散到不行的個性有沒有幫助 Q__Q
05/09 23:47, 3F

05/15 01:18, , 4F
面對強迫症 家人應如何關心及鼓勵呢??
05/15 01:18, 4F

05/15 01:19, , 5F
或是應如何陪伴呢?? 哥哥也是強迫症 不願意做任何事
05/15 01:19, 5F

05/15 01:20, , 6F
也拒絕做任何事 我想我們確實無法完全體會他的內心
05/15 01:20, 6F

05/15 01:20, , 7F
曾經問過他 希望對他如何的關心才是對的 但他只說
05/15 01:20, 7F

05/15 01:21, , 8F
照他說的去做就好 但這樣子卻未見成效 醫生告訴他的
05/15 01:21, 8F

05/15 01:22, , 9F
他只有吃藥這件事照著做 其他就是一概不做 希望可以
05/15 01:22, 9F

05/15 01:22, , 10F
讓他好過一些 但卻一直無法成功
05/15 01:22, 10F
文章代碼(AID): #1Dn-lqou (Psychiatry)
文章代碼(AID): #1Dn-lqou (Psychia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