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草率的精神科醫師?

看板Psychiatry作者 (魯道夫一世)時間14年前 (2010/02/24 21:4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02/23 21:31,
錯了、根據最新的精神科醫師養成,至少要經過四種不同
02/23 21:31

02/23 21:31,
的心理治療訓練
02/23 21:31

02/23 21:56,
請問樓上根據的是哪邊的資訊呢?目前精神科醫師的養成教
02/23 21:56

02/23 21:56,
育中,會談、心理治療入門各半年,除非加上選修心理治療
02/23 21:56

02/23 21:56,
但那並不是必要條件,所以在下對「至少」二字相當存疑
02/23 21:56

02/24 01:02,
我也想知道目前精神科醫生的養成,碧要得心理治療訓練是什麼
02/24 01:02

02/24 01:03,
光是這篇推文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答案了~"~
02/24 01:03

02/24 08:18,
三樓可以上網查詢美國精神醫學會最新的發佈聲明(也不算
02/24 08:18

02/24 08:19,
最新了也是去年的事了)台灣都是跟美國走的
02/24 08:19

02/24 08:19,
台灣精神醫學會要修改住院醫師的訓練要求、也只是時間
02/24 08:19

02/24 08:20,
的問題
02/24 08:20

02/24 08:31,
那請問已經很老的精神科醫師,還會去接受新一代的養成嗎?
02/24 08:31

02/24 08:32,
我很懷疑!因為很老又所謂的名醫,我想一天光看100多個"
02/24 08:32

02/24 08:33,
老病患"...應該就吃飽飽了吧?
02/24 08:33

02/24 09:49,
醫學本來就是要不斷的學習進修。但問題是:每個人有興趣
02/24 09:49

02/24 09:50,
的領域不同,有的精神科醫師專精藥物的部分,擅長調藥
02/24 09:50

02/24 09:50,
有的走向兒心,有的走向老人精神醫學...各種領域都不同
02/24 09:50

02/24 09:51,
心理治療的類別也很多,也不是只有一種,怎麼能期待一個
02/24 09:51

02/24 09:51,
人能同時「專精」於全部領域?
02/24 09:51

02/24 09:51,
四種裡面、印象中記得的包括:藥物合併心理治療、認知
02/24 09:51

02/24 09:52,
另外幾個忘記了。有的是過去訓練時本來就有的、有些是近
02/24 09:52

02/24 09:53,
年來發展出來的。不能說每個醫師都會這些全部、但是至少
02/24 09:53

02/24 09:53,
都會受過部分相關的訓練。
02/24 09:53

02/24 09:54,
一天看100多個的醫師、那你要去看裡面有多少老病人?
02/24 09:54

02/24 09:54,
很多已經時穩定回診的老病人,不見得每個都需要向初診
02/24 09:54

02/24 09:55,
那樣詢問仔細....現在競爭這麼激烈,你嫌醫生花在自己時
02/24 09:55

02/24 09:55,
間太少、那就換一個醫師呀?如果一直追求名醫、主任的診
02/24 09:55

02/24 09:56,
又嫌棄人家病人太多?那是怎麼回事?
02/24 09:56
前文恕刪 另外有些跟在下本篇想討論的主題無關的推文也恕在下予以刪除 首先 台灣精神醫學會一直以來的確都是跟著美國走 而maxinehou兄提到 美國精神醫學會要求住院醫師要有至少四種心理治療訓練的部份 在下沒有查到相關聲明 不過的確聽說過這個說法 如果在下沒記錯 其內涵應該是精神動力取向、認知行為取向、支持性心理治療 以及藥物合併心理治療等四項 然而 這項規定是否能在台灣實際實行 在下認為有值得討論的空間 前述四項治療中 精神動力取向、認知行為取向、支持性心理治療等三項 是否有那麼多的資深精神科醫師可以做住院醫師在這三項治療取向上的督導 是存疑的 首先 在下知道某些醫院可以接受由臨床心理師作為精神科住院醫師的心理治療督導 但那也不是全都是如此  因此 此辦法要實行 需要有足夠的醫師督導才可行 再者 台灣目前精神科醫師的訓練現況是什麼? http://www.sop.org.tw/word/97/970812/精神科訓練手冊9708甄審通過.doc http://www.cgmh.org.tw/intr/intr2/c3360/edu-R.htm 請看上列網頁 第一個網頁是台灣精神醫學會提供的住院醫師訓練手冊範本 其中心理治療訓練是半年 即使加上會談訓練 也是共一年 雖然這只是範本 但實際上就在下所知 很多醫院都是依照範本在run的 第二個網頁是林口長庚精神科的資料 大家可以看到最下面的幾個表格 有關心理治療的訓練 加起來也是一年左右 然後在下有看過其他醫院精神科的訓練 但一時想不起來 總之該院是先提供半年心理治療入門 然後讓住院醫師在各種次專科中選修 選修心理治療的 可以多一年左右的訓練 加起來共一年半左右 結論是 目前台灣的現況 精神科住院醫師的心理治療訓練 平均半年到一年 少數可以到一年半  如果把心理治療比喻為外科手術 一年的訓練時間 究竟有多少臨床技能是值得思量的 (註:要比喻為感冒、癌症也都可以) 對心理治療有興趣的醫師 會繼續接受心理治療的訓練  但現實的環境是不利的 因為門診病人就是那麼多 但心理治療一個session要50分鐘 做了心理治療就少賺錢 還會被醫院院方罵 所以現在幾個心理治療程度到達讓業界叫得出名字的 多半都是出國去進修過的 扯遠了 在下想說的是 現在多數的精神科醫師 接受的心理治療訓練大約就是一年 可是這之中有些對心理治療有興趣的 就會再去進修  而沒有興趣的 就採取內外科醫師的方式看診 請注意 在下無意評價哪一種醫師是好醫師  只要病人可以比過去健康 都是好醫師 美國規定精神科住院醫師要接受四種心理治療訓練 這是好的 那是美國 而台灣即使跟隨美國的腳步 那也還是以後的事 接受過四種心理治療訓練這件事 不符合台灣的精神科醫師現況 很多人都會抱怨精神科醫師不會適當的回應 有時候那不是故意的 因為他們接受的訓練就是不夠 所以要用經驗的累積慢慢學 有幸的是 台灣現在有幾個心理治療相關的學會都在蓬勃發展 提供了許多心理治療的進修機會 但另一方面 我想某些醫師也應該檢討 他們對病人的態度  是不是沒有達到做為「醫師」(而不是精神科醫師)的基本要求 最後 在下想提一下另外一個問題 xqueerx兄提到 老醫師會不會去學新的治療 這件事情還是回到醫師的特性本身 有興趣的就會去學 不過 精神醫學會這邊也可以透過修改「繼續教育辦法」 來強制老醫師學習新的治療 但那都是後話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36.156
文章代碼(AID): #1BXIppAk (Psychia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XIppAk (Psychia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