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健保 DRG上路

看板Policy作者 (Freude am Fahren)時間10年前 (2014/06/25 07:36),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625/422072/%E9%86%AB%E5%B8%AB%E7%82%BA%E4%BB%80%E9%BA%BC%E8%B7%91%E5%85%89%E5%85%89%EF%BC%8D%E5%BE%9E%E5%81%A5%E4%BF%9DDRG%E8%AB%87%E8%B5%B7 深度討論 DRGs - 健保總額限制與DRG制度併用, 台灣重症醫療將進入寒冬! 商周1388期專題報導DRG推動會出現11大醫療人球高危險群, 在末學所服務的台大整合醫 療照護病房裡面就佔了九種: 老人家、多重骨折、長年洗腎、心臟病史、高血壓、糖尿病 、再次手術、曾經多次開刀、脊椎多節有問題。 在台灣健保制度裡面沒有出院後照護(post-discharge care)這個科目,頂多是出院準備 小組, 和要求出院後回到主治醫師的門診追蹤, 這是大家習以為常的方式, 可是對於出院 後再入院高危險群, 只有訂立品管指標, 沒有實際的風險控管機制。台大整合醫療照護病 房設立了出院後追蹤門診, 和出院後再入院高危險群個案管理, 統稱為出院後過渡期照護 (post-discharge transitional care, PDTC)。這種用心守護病人的措施, 並不是我們所 獨創, 實際上在美國實施DRG制度的健康管理組織(HMO)就有保險給付。在台灣要做「出院 後過渡期照護」, 因為沒有健保給付, 算是在做功德, 但我們認為這是醫療團隊向病人負 責的精神, 也需要教育民眾可以了解, 不然很多人出院後仍然不想被追蹤, 就是要掛名醫 、大教授的門診, 逛醫院的習性在目前健保制度下並不罕見。 美國的保險有給付出院後過度期照護, 有一位病人分享他在美國因為感染性心內膜炎在醫 院只有住院四天, 後面的一個月在家中打抗生素, 由專科護理師團隊到家中執行之。台灣 的DRG要縮短住院天數減少浪費, 應該要把配套措施「出院後過渡期照護」做起來。當然 現在健保署要擴大急性後期照護(post-acute care)的規模, 還是要做更多的跨醫療體系 整合工作, 不要各吹各的調, 不然到第三階段DRG導入後, 就會出現很多的併發症, 如:急 診塞爆、醫院開始關病床, 一床難求、有錢有關係才住得到病床、民眾小病到處看, 大病 卻無病房住、老弱變人球、最後可能醫師爆出走潮, 年輕醫師擔心醫療糾紛不願投入等。 因此筆者呼籲健保署應將大醫院的總額限制適度調整放寬, 評估六大分局中有多少重症病 患會跳出DRG, 有多少比例需要核實支付, 將疾病分類碼中的病況做更精緻的分類, 如婦 產科的高危險植入性胎盤處置做編碼, 將心臟衰竭的分類根據台灣狀況做更細緻編碼調整 , 因為輕度、中度、重度的差別很大, 重度心臟衰竭的病患也可以選擇緩和醫療。將癌症 完全排除在DRGs之外應有討論空間, 因為早期癌症治療已有標準治療規範, 也可善用DRGs 的精神避免浪費, 重度癌症和癌末排除在DRGs則是合情合理, 身為重症醫師願意好好來照 顧癌症病情與治療相關的併發症, 也保障病人的治療權益。深度討論 DRGs - 健保總額限制與DRG制度併用, 台灣重症醫療將進入寒冬! 商周1388期專題報導DRG推動會出現11大醫療人球高危險群, 在末學所服務的台大整合醫 療照護病房裡面就佔了九種: 老人家、多重骨折、長年洗腎、心臟病史、高血壓、糖尿病 、再次手術、曾經多次開刀、脊椎多節有問題。 在台灣健保制度裡面沒有出院後照護(post-discharge care)這個科目,頂多是出院準備 小組, 和要求出院後回到主治醫師的門診追蹤, 這是大家習以為常的方式, 可是對於出院 後再入院高危險群, 只有訂立品管指標, 沒有實際的風險控管機制。台大整合醫療照護病 房設立了出院後追蹤門診, 和出院後再入院高危險群個案管理, 統稱為出院後過渡期照護 (post-discharge transitional care, PDTC)。這種用心守護病人的措施, 並不是我們所 獨創, 實際上在美國實施DRG制度的健康管理組織(HMO)就有保險給付。在台灣要做「出院 後過渡期照護」, 因為沒有健保給付, 算是在做功德, 但我們認為這是醫療團隊向病人負 責的精神, 也需要教育民眾可以了解, 不然很多人出院後仍然不想被追蹤, 就是要掛名醫 、大教授的門診, 逛醫院的習性在目前健保制度下並不罕見。 美國的保險有給付出院後過度期照護, 有一位病人分享他在美國因為感染性心內膜炎在醫 院只有住院四天, 後面的一個月在家中打抗生素, 由專科護理師團隊到家中執行之。台灣 的DRG要縮短住院天數減少浪費, 應該要把配套措施「出院後過渡期照護」做起來。當然 現在健保署要擴大急性後期照護(post-acute care)的規模, 還是要做更多的跨醫療體系 整合工作, 不要各吹各的調, 不然到第三階段DRG導入後, 就會出現很多的併發症, 如:急 診塞爆、醫院開始關病床, 一床難求、有錢有關係才住得到病床、民眾小病到處看, 大病 卻無病房住、老弱變人球、最後可能醫師爆出走潮, 年輕醫師擔心醫療糾紛不願投入等。 因此筆者呼籲健保署應將大醫院的總額限制適度調整放寬, 評估六大分局中有多少重症病 患會跳出DRG, 有多少比例需要核實支付, 將疾病分類碼中的病況做更精緻的分類, 如婦 產科的高危險植入性胎盤處置做編碼, 將心臟衰竭的分類根據台灣狀況做更細緻編碼調整 , 因為輕度、中度、重度的差別很大, 重度心臟衰竭的病患也可以選擇緩和醫療。將癌症 完全排除在DRGs之外應有討論空間, 因為早期癌症治療已有標準治療規範, 也可善用DRGs 的精神避免浪費, 重度癌症和癌末排除在DRGs則是合情合理, 身為重症醫師願意好好來照 顧癌症病情與治療相關的併發症, 也保障病人的治療權益。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12225&p=1 感想 這是一個滿關鍵的政策 對門診影響不大 但是對重症住院 年紀大 共病多的病人影響很大 住院只能以一個疾病申報 若出現併發症 或是共病多 就很可能超出DRG給付金額(點數) 該 超出範圍 轉嫁給病患 家屬? 醫院吸收? 醫護吸收? 尋求替代方法 如技術性出院在入院? 轉院? (出院後14天視為同一次) -- On a given day, a given circumstance, you think you have a limit. And you then go for this limit and you touch this limit, and you think, "Okay, this is the limit." As soon as you touch this limit, something happens and you seddenly can go a little bit further. With your mind power, your determination, your instinct, and the experience as well, you can fly very high. ~Ayrton Senna da Silv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5.218.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olicy/M.1403652972.A.403.html

06/25 16:11, , 1F
據說為了抑制轉院,擬將轉院後的開支算在前一家的DRG額度...
06/25 16:11, 1F

06/25 21:06, , 2F
.............
06/25 21:06, 2F

07/16 07:05, , 3F
根本之道就是廢健保 沒錢不好辦事
07/16 07:05, 3F

07/16 07:06, , 4F
如果照一樓的說法 那人球只會更嚴重
07/16 07:06, 4F
文章代碼(AID): #1JgWjiG3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