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我外銷訂單 近半在中生產

看板Policy作者 (oodh)時間13年前 (2011/06/14 09:4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外銷訂單 近半在中生產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3/78/2t7cl.html 經濟部統計處日前公布我國「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結果,發現受調查的二五四三 家國內廠商(含製造商與貿易商),其外銷訂單在海外生產的比率為五十‧四%,意即雖 是在國內接單,卻有超過一半的產能是在國外生產。且調查更首次明確指出,在中國(含 香港)所生產的比率就佔我國整體外銷訂單四十三‧八%;若僅就在海外生產這一部分來 看,佔比更高達八十六‧九%,比率驚人。 「海外生產比」屢創新高 今年三月份我國外銷接單金額雖達三八九‧九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達十三. 三七%。但「海外生產比」(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亦同時創下史上新高,達五十一.二 一%,刷新去年十一月份五十.九五%的紀錄。 近十年來,製造業「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重快速增加,○五年時超過四成,去年三月 首次超過五成,今年以來更屢創新高。 肥了企業 苦了勞工 換言之,企業雖然賺錢,但是國內從事製造業的基層勞工不僅享受不到景氣復甦的成果, 反而還得面對高失業率與薪資停滯不成長的難題,形成「肥了企業苦了勞工」的現象,引 發社會普遍重視。為此,經濟部特別針對此議題進一步加以調查分析。 對此,經濟部官員解釋,先進國家因追求降低生產成本,到海外設廠無可避免,故製造業 海外生產比攀高是長期的結構趨勢。他也認為,在產業結構逐步轉型的過程中,服務業所 提供的職缺自然會增加,彌補製造業外移而多出的人力。 學者建議製造業應改變 不過,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楊志海則認為,國內服務業的比重增加的確是趨勢,但重點 是要能提供「高薪資的服務業」,若僅是一般餐飲業,薪資恐比製造業還低。他也建議, 國內的製造業型態應有所改變,須往創造更高附加價值的方向走,否則廠商為節省成本, 依舊得往海外走。 資通訊在中生產比重最高 這份調查亦顯示,國內接單的各種貨品中,以資通訊產品在中國的生產比重最高,達此類 產品總外銷訂單的七十六‧五%(又佔海外生產訂單比率九十‧二%,下同);其次為電 機產品(小尺寸面板)的五十六‧二%(佔九十五‧九%);第三是精密儀器(大尺寸面 板)的五十‧八%(佔八十九‧八%);第四則是電子產品的三十七‧八%(佔七十六‧ 四%)。 經濟部統計長黃吉實分析,國內面板廠已有大部分的後端模組移往中國生產,加上政府鬆 綁面板廠赴中投資須為N減一世代的規範後,預期精密儀器在中國生產的比率恐將再提高 。 進一步探究廠商為何前往海外生產的原因,首先以「生產成本低廉」(佔七十三‧二%) 居冠,再者為「 配合客戶要求」(佔四十六‧一%),第三與第四則分別為「當地原物 料供應方便」(二十八‧六%)與「開拓當地市場」(二十八‧三%)。 對外投資地區 中港占八成 調查亦發現,國內廠商在海外最主要的投資地為「中國及香港」,比率高達八成,其次為 「東協六國」的七%、「美洲地區」的六%、「其他地區」的五%與「歐洲地區」的二% 。 學界批評,中國顯然是我國最重要的對外投資與海外生產地區,此種高度集中於中國的對 外投資活動,為全世界少有。為避免高度集中所帶來的投資高風險,我國企業應該做的是 全球佈局,以避免風險。 ---------------- 新的數據 看到數據,不同人會引申出不同的論述 不妨都看看 -- 男なら 誰かのために強くなれ 只要是男子漢 都會為某人而變堅強 齒を食いしばって 思いっきり守りぬけ 咬緊牙關 下定決心守護到底 轉んでもいいよ また立ち上がればいい 跌倒也無所謂 再站起來就好 ただそれだけ できれば 只要做得到這個 英雄さ All Right! 你就是個英雄了!(All right!) -- DOA 英雄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2.72.57.110

06/16 17:36, , 1F
大家都做高單價那也就再也不高單價了..
06/16 17:36, 1F
文章代碼(AID): #1Dzhte3x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