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當前教育-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

看板Policy作者 (大厚黑海賊團長---雨燕)時間13年前 (2010/12/12 19:01), 編輯推噓2(209)
留言11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因為王院長的「笨死說」,衍生出的教育討論, 板上,對於大學教育的目標,就是兩說: 一是大學應該要積極進行職業實習,讓畢業生有就業能力, 一是大學不用積極進行職業實習,實務與理論是高度分工的。 而我支持後者。 寫「教養」的作者,同時為漢堡大學教授史汪尼茲, 在接受大學生雜誌時,針對提問:大學生必須學會什麼, 他這樣說:「創造力與忍受沮喪--也就是承認『無知』的能力。」 又,大學的沿革本是追求自由學術的地方, 當然大學的起源有師徒學術公會,以及專業教士的訓練所兩種, 前者是為了追求自由學習的,後者是為了傳授福音與吸引他國注意的專業知識, 但是,現在的大學就學生自主性而言,其精神應該是效法前者的。 大學應該分工,這是我所贊同的。 外國的高等教育分工很細,且受到嚴格的人數與修業年限管制, 但,學生對於要修的課程、要跟的老師的選擇很自由。 尤其是德國的主流大學,更是如此。 德國研究風氣很嚴謹,但選課、上課卻十分自由,講究大學生的自治力, 政府要做的不過就是對修業年限以及各領域的管控, 至於學生的選課,不斷可以跨系、跨院,更可以跨校, 學生對校方的申請與陳情,大都可以很順利,很快速的做出處理, 學生上課與否並非嚴格要求,只要按時交出作業與參加考試及格即可, 然而在台灣,除了那些排名很前面的學校外, 不論是制度,還是學生的意願,大都很難跨系、跨校或跨校修課的, 要轉校必須要經過轉學考或者重考,這樣浪費的多少時間呢? 大學修業一定要至少四年,難道不能提前畢業嗎? 要不要上課由學生自由決定,以訓練獨立研究能力,難道這樣很難嗎? 說打工要賺學費,有網友提出政府對於就學補助與未來負擔等措施, 可是這樣對於那些家境貧困,但就是想作學術研究的人,又如何呢? 外國的學位提前得到是很常見的,雖然大多數都不會提前, 但是,提前拿到學位很多是允許的,竟然中小學可以跨級,大學為何不行? 完成義務教育的學生經過考試而分流至高中或高職, 而高中生經過基本的大學預備教育後,不就應該能夠申請大學嗎? 當大家還在考量高中生分理工與社會組是不是太快時, 為何又要大學四年內要那些「對自己需要什麼且不能為自己負責」的人, 去接受實習訓練呢?到底對自己的興趣還不清楚的人,怎能認真面對呢? 有人說,要讓台灣的學生努力向學的方法,就是考試,尤其是筆試, 但是企業要錄取人才時,難道都只是筆試,或者面試後難道就一定變正職? 不用經過試用期或實習嗎? 台灣的大學生總是因為種種因素不能自己,或許是自己因素,又或許是父母因素, 又或許是社會認知的因素,又或許尋找工作的因素, 但,就如史汪尼茲所言,大學生最該學習的,但又最缺乏的, 就是面對自己不足的部份,與其如此不如剛開始時就直接選擇職業教育。 總而言之,大學應該更開放、更自由,可以互相跨校、跨系選課, 至於畢業時,就由自己想畢業的大學去做學分認證與畢業考試, 當然好的學校考的自然會比較難,且畢業門檻較高; 而非排名較前的大學自然會比較簡單,來吸引學生, 如此自然可以相當程度的維持學校的品質。 對於自己的選擇應更多才對,要提前畢業或轉校畢業,都是可以的, 而學分認證、考試應該並重,只要通過學分認證,就可以參加畢業考試, 畢業考試包含必修學科考試、面試、實作或小論文寫作等, 如此,在相當程度也可以節省學士後法律系等學士後科系的學分, 要申請研究所就拿自己在大學時修過的學分與小論文去面試。 我想,如果能讓大學生自由修業與提前畢業並做好大學分工, 政府做好各領域人數與修業年限的限制, 大學本身作好修業學分的規定與畢業考試的管理, 且讓大學文憑與國家考試的證書可以互相換算, 換言之,要嘛通過學校教育,要嘛通過國家考試, 應可以減少相當程度的問題。 -- 我們只有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 被正在這裡的我們互詡為天才,走出面前這扇門, 我們就什麼都不是,只不過就是個人,而不是我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0.212.162

12/12 19:06, , 1F
我也認為應是後者,大學的重點不是在啥實習,但是可有
12/12 19:06, 1F

12/12 19:07, , 2F
讓大學生與社會接軌的訓練,但這與注重實習是不一樣的
12/12 19:07, 2F

12/12 19:58, , 3F
簡單來說就是科大和普大的角色與定位要分清楚 這喊好久了
12/12 19:58, 3F

12/12 20:02, , 4F
給學校學生自己決定 不就好了。
12/12 20:02, 4F

12/12 20:45, , 5F
我認為學校性質固定,學生可以跨校跨系選課,
12/12 20:45, 5F

12/12 20:47, , 6F
這樣更不錯吧,大學生好多都缺乏學識與教養,我覺得啦
12/12 20:47, 6F

12/12 20:47, , 7F
看到某貴族小學,我在想台灣能如此培養全部小學就好了
12/12 20:47, 7F

12/12 23:44, , 8F
跨校選課 不是早就有了?
12/12 23:44, 8F

12/13 00:38, , 9F
推有夢最美
12/13 00:38, 9F

12/13 22:49, , 10F
回樓樓上,多少人可做,學校內部障礙很大的
12/13 22:49, 10F

12/13 22:50, , 11F
回樓上,多少政策事由夢築成的?
12/13 22:50, 11F
文章代碼(AID): #1D1AjtDI (Policy)
文章代碼(AID): #1D1AjtDI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