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新聞] 真誇張! 台北公館居然有片原始 …

看板Policy作者 (oodh)時間15年前 (2009/05/23 09:48), 編輯推噓8(804)
留言12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Ecophilia 看板] 作者: a855341 (崧樓下的腳印)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真誇張! 台北公館居然有片原始森林 時間: Fri May 22 23:48:44 2009 來源網址: http://www.nownews.com/2009/05/22/91-2454652.htm (推薦連結的圖文版) 如果你喜歡用Google地圖研究家鄉,從衛星空照圖看台北市,你就會發現台北市內除了士 林、北投、南港、內湖、文山等等區域還留有原始森林外,其他密密麻麻都是房子;整個 台北市中心僅存的大片綠地,只有大安森林公園、228公園、植物園等等;然而,如果你 夠細心,就會發現還有一個神祕寶庫,那就是公館。 公館這地方真的太神奇了!公館商圈、水源快速道路、羅斯福路、基隆路與台大校園,很 多台北縣市民眾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這裡,卻很少有人會發現這個車水馬龍的區域裡有片 森林;但當你從Google地圖的衛星空照圖來看,就會發現夾在水源快速道路、師大路、福 和橋、永福橋與汀洲路等路段之中,也就是自來水園區、寶藏巖、兒童交通博物館、新店 溪河濱公園區域裡的這一大塊,就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綠地。 ↓圖:台北市中心公館地區,很神奇的留有一大片的森林與綠地。 從兒童交通博物館大門走進去後,你更會嚇一跳,很難相信你人就在台北市的市中心裡。 因為這裡不只是一片綠地,而是一座森林。整個森林裡樹木多到無法計算,樹木種類也多 到數不清,光是兒童交通博物館內,總計就有楓香、榕樹、垂榕、樺樹、苦楝、羅漢松、 ↓圖:成列的老樹圍牆外,就是車水馬龍的師大路與水源快速道路。 更誇張的是,根據台北鳥會調查,目前當地至少有25種鳥類出沒,像是貓頭鷹領角鴞、珠 頸斑鳩、野鴿、紅嘴黑鵯、白頭翁、樹鵲、紅尾伯勞、綠繡眼、五色鳥、家八哥、小白鷺 、黑枕藍鶲、小彎嘴…等,甚至還有大冠鷲,以及保育類的長吻白臘蟬,還有貢德氏赤蛙 等多種蛙類與昆蟲,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 ↓圖:樹上的果實,吸引了眾多鳥類,而短短3公尺外就是車水馬龍的快速道路。 其中一條由竹林枯葉鋪陳與高大樹木匯集而成的綠色隧道,更是內行人眼中的美景,因為 儘管大安森林公園、植物園等綠地面積都比這裡大,但大多很人工,只有這裡是台北市中 心內少數最接近原始的森林,是台北市內最具有鄉村味與接近原始生態的地區。 ↓圖:這裡幾乎可說是台北市內僅存的鄉村景觀綠地。但可惜即將消失。 想去看看嗎?很抱歉!這個地方,你恐怕從此之後再也看不到。因為台北市長郝龍斌已經 計畫要把這些樹木與鄉村美景移除,準備在這些綠色草地上鋪上水泥,建設一個可以方便 台北市民騎單車、更加人工水泥但卻可以展現政績的「公館水岸新世界」與「客家文化主 題公園」,而急著求表現的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也在尚未依「臺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 例」完成樹木調查與遷移計畫之前,就迫不及待在5月20日總統就職紀念日當天舉辦動工 儀式。 ↓圖:要了表現郝市長看,都發局已經迫不及待砍樹。 台北市政府的計畫,是要把原本給沒有選票的兒童使用的兒童交通博物館拆除,然後改建 成「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並計畫移除152棵原本長得茂密健康的各種樹木,改種近年來 大流行的油桐樹,接著再以水泥鋪設象徵客家人的梯田與茶園,以人工斜坡方式建造空中 平台與自行車道,藉此串連到新店溪畔形成一個自行車路網,變成「公館水岸新世界」。 建設台北市沒有不對,但讓環保團體與當地居民質疑的是,明明可以保存而且健康、且已 有鳥類與昆蟲定居的完美生態樹木,為何要因為想把桐花移過來,就要將其移除?因為樹 木一旦被遷移,存活率就會大幅降低,而且原本形成的天然鄉村美景與生態也會從此消失 。客家人不是只有油桐花,園區裡許多原有樹木也都與客家生活歷史有關,為什麼一定要 追求桐花流行反而失去原有特色? ↓圖:這一批批健康樹木,都即將被移除。 建設台北市沒有不對,但讓居民反彈的是,為什麼只是為了要有單車道,就要大興土木動 用水泥,並把許多老樹移除,而且規劃中的單車道出入口是在螢橋國中校門口,會嚴重影 響學童上下學安全。而且為何同樣都是兩輪,郝市長卻只重視單車、而不重視輪椅,不順 便把學童、老人、無障礙等便利安全的因素考量進去。 ↓圖:匯集了眾多鳥類與昆蟲的樹木,即將成為台北市長政績下的犧牲品。 居民不懂的是,建設台北市沒有不對,但為什麼要建設就一定只是想到硬體,卻未見更棒 的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軟體計劃?建設台北市沒有不對,只是很遺憾的,在原本公館地區裡 的這片森林,從此以後,我們可能看不到了,未來看到的,會是非常人工美的水泥。因為 市政府對於自然步道協會等等環保單位的陳情不太理睬,對居民的疑慮不太理會,都市發 展局只急著要完成郝市長連任之路的水泥政績。 相關搶救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樹木等相關議題,可逕洽居民部落格網址: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hakkapark;自然步道協會網址: http://naturet.ngo.org.tw/http://blog.xuite.net/naturet/ngo -- ---------------------- 當然記者有他的角度和立場 我個人是不覺得有必要把綠地看得寸土寸金碰不得這樣 因為很現實的是 市民 甚至是以社會環保團體為首的市民會不斷要求中央或地方 提供新的公設或場所 有公園要親水,有親水要自行車道 鄉土文化要保留、展示場 藝文界要裝置藝術和表演空間 還要蓋車站 蓋鄉、鎮圖書館、蓋立體停車場、健身中心 過去的地都用光了,不可能不去動原本閒置的綠地 這個議題如果走向「林地的意義」會讓「保留樹木」更有意義 也就是說不是一直講老樹很珍貴這種事 比如說去研究有哪些鳥是不住在台北市,但如果飛過來 只會飛進那片林裡 有點像黑面琵鷺那樣、但是以市作觀察基準 現在的城市規劃都把「生活經驗」或「文化內容」 的「完整性」考量進去了 比如說「日照權」 「天際線」 這樣的標的出現 是代表著城市的規劃要讓人們「在生活的經驗裡 不是天空一直被高樓夾著」 「成長過程中 在城市中建立的文化 不是陰暗的、不是狹促的」 我想 「偶爾看得到猛禽」 也可以視為完整成長文化的一部份吧 像滿久之前有流行過「尋找火金姑」一樣 讓螢火蟲從城市生活、文化中消失 然後也許是蝴蝶、也許就是猛禽 在規劃中不希望這樣的情事發生 遠比「這很珍貴、這很稀有、這花了很多年」還值得保護吧 於是 「這塊林地的被開發,是不是會讓市民失去(或得到不想要的)生活經驗 或讓城市文化變質 」 我覺得可能要先去找到、證明這一點, 才能讓保留林地具有政策上的價值 反過來說,如果找不到會影響市民生活經驗的價值點 -- 這片林的確是棲習了很多物種,但一般市民不進去根本不會有體驗 這對這個城市而言的價值就低很多 -- 所以我才用鳥來作例子 因為它在天上飛大家看得到 如果其實這片林地並沒有特別的重要、它的不見 不會讓市民少很多體驗 那也就不是這麼值得保留了我覺得 -- ███◣ @PTT ◢█ █◢█ ◢◤◥◢◤◥◣ █ ██ █ ▄ ◣ ██ █ ▆▆ ▆▆ 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wa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6.7.112 ※ 編輯: oodh 來自: 140.116.7.112 (05/23 10:08) ※ 編輯: oodh 來自: 140.116.7.112 (05/23 10:13)

05/23 10:14, , 1F
附帶一提,我不是板主嘍 ~
05/23 10:14, 1F

05/23 11:54, , 2F
我也不是了~不知發生什麼事~@@a
05/23 11:54, 2F

05/23 11:56, , 3F
原來是沒有任何版主去作試閱投票的關係......囧a
05/23 11:56, 3F
lembertlin:轉錄至看板 GreenParty 05/23 14:33

05/23 14:41, , 4F
推理性分析~之前不是說要把兒童交通博物館改成客家園區?
05/23 14:41, 4F

05/23 15:25, , 5F
砍掉原始林地改建人工梯田,聽起來就不是好主意
05/23 15:25, 5F

05/23 15:28, , 6F
建議實地去看這片林、再來重新考慮這個議題,會讓討論更精緻
05/23 15:28, 6F

05/23 15:30, , 7F
這不是零合遊戲,園區訴求與自然原景生態之間可有兼顧平衡之道
05/23 15:30, 7F

05/23 15:31, , 8F
我以前住在客家庄,客家不是如園區設計那樣制式單一的生活樣態
05/23 15:31, 8F

05/23 16:05, , 9F
如果沒有那麼重要 何必要開發它?
05/23 16:05, 9F

05/23 16:06, , 10F
這篇非常有技巧的胡扯 你真是專業級的公務員
05/23 16:06, 10F

05/25 14:42, , 11F
事實上原始林不好嗎?
05/25 14:42, 11F

05/25 15:46, , 12F
其實可以考慮富陽生態公園的那種開發方式,結合生態觀光。
05/25 15:46, 12F
文章代碼(AID): #1A5rNxxC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