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產業政策4/4 -- 1產業 2平台 3主題 4績效評估

看板Policy作者 (等兵單)時間16年前 (2008/07/26 06:3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關於文創產業發展,我有四點看法: 一) 著重培養產業而非個體 這點在前面那篇「文創產業政策 -- 文創不等於藝術表演」 (http://www.wretch.cc/blog/oodh/6129727)已經提滿多的了。 文創產業並不是藝文演出 或 影視製作、高單價精品;而是在存在於你我生活中只要 使用到創意、文化涵養、思想的所有工作。 這些工作目前在台灣大多被企業主和一般工作者視為是日常工作之餘的「好提議」、 「好構想」;企業主會叫(非專業)的專案工程師在提案時包辦產品設計、行銷手法。 而員工就是定時、不定時提一大堆案子上去看會不會雀屏中選 這樣的工作,可以藉由政府補助鼓勵企業向更專業的人購買創意、文化的相關勞務 不是不補助、不是不辦活動,而是應該首重整個文創產業的成長, 因為這些文創相關工作者,就是個別影劇、表演的「目標客層」 去花錢強化社區中的美感或許更能治本,但就預算投入的效益而言, 我們難以想像一個社區之中會有多少雙薪四口之家會因為他們社區多了些擺設或 換了路燈就進場看舞台劇;但多十個soho族、文創工作者後,多售出兩、三張票是可期的 二) 建立藝文界與資本家交流平台、而非單次計劃 之前報導提到,行政院有意推動「天網」計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80724/611133.html 簡單來說就是把台灣一些大品牌的藝文工作團隊外銷到國外的資本家手上 (透過公關公司、藝文投顧、或政府出面、租稅優惠)。 但台灣大品牌的藝文工作者並不多,這樣企劃式的行動對整體文創產業影響其實有限 以「國片」作例子我想是最恰當的,台灣的表演團體,和過去(甚至現在)的國片一樣, 被認為有「反市場」的傾向 因為市場不足,所以願意揹債創作的都是「很有理想」的工作者, 不論是舞者還是導演,一但籌到資金要推出作品 一則也沒辦法進行商業化的修飾(後製), 再者他們都很想把握機會「傳達(常人難以了解的)想法」 於是作品票房就更乏人問津 但,其實國片並不是沒有「管道」通往市場過, 山水國際娛樂 http://www.serenity-group.com/www/ch/index.html 就成功推出過 「十七歲的天空」「國士無雙」「宅變」等國片 台灣的導演並不是只能拍紀錄片、藝術片 靠輔導金過活。 當大家檢導該先改變的究竟是導演風格 還是觀眾胃口、政府補助時, 我認為問題出在、只是在 沒有「平台」而已 美國好萊屋的影城聯盟、制片人與編導演公會 本身就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平台 上面「天網」計劃的連結提到一個重點「鑑價能力」 一個劇本丟上平台、有資本家會請人估算它的票房、投資報酬率 決定投資後片商找導演、簽演員 決定開拍流程之後同時預估可能上檔的檔期 這樣某些可能同樣有實力、但不具揹債逐夢熱拯的工作者才有可能投入 而一個好的劇本也才有可能在開拍初期就有資金可以找好卡司、設定必要的特效、後製 台灣目前的電影創作多半是「獨立製片」的路線(我記得 李安的斷背山也是) 也就是導演要自籌資金、甚至是自己先殿先拍(多半也就沒有「再賣」而是申請補助) 但,就拿音樂界來說,因為有大唱片公司,所以就會有簽約的作詞作曲人 我不認為台灣的電影業已潦倒到需要開放國際片商進來投資 甚至我不覺得國片需要向外兜售 郭台銘不就花了一億美元跑去山西蓋影城拍片嗎? 台灣有導演、有金主、人口比香港多、講的又是普通話、名星的名氣又比大陸大 台灣缺的真的就是一個平台而已 政府應該提供一個常態的平台, 在一開始加入、注目的資本家不夠多時可以提供公家的鑑價 讓劇本、資金、掌鏡、名星、後製特效 能夠「隔層紗」就找到彼此 三) 主題式、長期間、民公混合、潮流前衛混搭 的全台藝文嘉年華 如果說要補助,或是說,還是一定要補助的 就如同第一點所說的,必需思考這些補助對於「提高客源」的效力 當這些補助經費拿給每個團體它他們自行運用、 或是無主題的看哪個案子順眼、誰新誰老來派錢 帶來的效益也不過就多一場表演、多一個團可以過冬罷了 這些表演會多一個人來看嗎? 不幸的是,這些團體票房低習慣了,多那點經費比較可能拿來發薪水、而不是搞行銷 (本來是都沒領、劇團供餐) 他們當然該領薪水啦,我也認同把這個錢發下去 不過... 既然拿了國家補助,就配合國家的主題創作: 一個地下樂團沒有力量、辦音樂會參與的人就會變多 一個球隊沒有聚焦力,但聯賽就有 不看金曲獎,你會知道有這麼多客、台語歌手、樂團和演唱組合嗎? (然而,如果只是單純辦一個藝文獎又沒人要看) 既然政府還是要把經費發給各個團體,就請藝文界組成小組,每年提出藝文週的主題 可以在大主題下 有各縣市或各劇種的小主題 領到補助的劇團就要配合主題作出特色的創作 有主題、才有標題 在為期一週的藝文週裡媒體才有其由去報導 -- 像現在故宮的行銷就變得很活,每次特展都會放新聞、甚至上談話性節目 可以補助有水準的團體招募、訓練 知名的歌影星、名模 參與演出 在美國、尤其日本 幾乎新生代的偶像都一定演過舞台劇 像瀧澤秀明、近畿小子 演出的舞台劇都十分紅; 章子怡 和 小田切讓合演的「御狸殿」(雖然我個人覺得不好看,但) 甚至在台灣租片店都租得到它的DVD哦... 藝文週還沒開始,就先在各娛體看得到花邊和報導 藝文週的第一天(可以由週六始、週日終 為期九天)由國內大品牌的演出揭幕 期間不斷有知名藝人登場、有歌影迷追星的新聞 最後一天舉辦頒獎會 -- 因為有知名的主流藝人的參加,所以頒獎會有媒體轉播、會有學生想看、同時大幅提高了藝文工作者的曝光率 頒獎的項目還可以有這一週中憑票根的觀眾票選項目 而這只是由政府補助的藝文週的活動 可以鼓勵全台其他私人的藝文演出計劃排到那週前後 甚至把藝文週放在暑假七八月 可以和中元節慶接上 台灣目前陸續都有在振興各地的廟宇文化 像是八家將、宋江陣比賽 或是媽祖文化推廣 也有各地的海灘的活動、親水的活動、盛產水果的活動 鬼門開 -- 藝文週 -- 中元節作醮花燈大拜拜 -- 廟宇文化活動 -- 各種夏日祭 有硬的有軟的、有動的有靜的 讓台灣人、甚至國外觀光客習慣每年這麼一個月的時間就是台灣的文化嘉年華 吸引國內外旅行團設計行程或自由行 一樣是花錢,把所有資源湊在一起 如果要讓政府獨自搞出這麼大的活動一定很花錢 像之前的博覽會之類的 但,政府出補助、藝文工作者參與、和流行娛樂搭上線後 媒體的公共行銷就自然會發生 再和既有的民間表演、甚至宗教活動結合 組合出嘉年華的規模、選在暑假消費力最高的時候 我認為這樣「主題」式的、著重在「擴大觀眾群」而非「單純救急救貧」的補助方式 才是讓藝文演出團體存續的最好方法 (簡單想,市場不成長 新人、新團體卻不斷出現, 就算這時預算擴增,也不可能無盡的擴增,現在吃飽、幾年後一定還是粥少僧多 ) (雖然活動排在一起 會有票房的排擠問題,但是如果能把餅作大、讓國外、中國遊客 也在這時候來還是賺得到,更何況大幅提高曝光、和建立國人藝文消費習慣 就把這週的演出當謝神也ok吧) 四) 績效評估 台灣一方面因為不被重視 (主管單位沒把握、受款單位有錢就好) 一方面沒人手、沒制度 所以對於各管道補助的績效一直都沒有很完整的數據 機構決定補助有時也是用質性的標準「補助弱勢文化優先、鼓勵新興團體優先」 雖然藝文界不斷向政治圈要求增編預算,但這些如同丟入黑洞的預算實在讓人很難 播得下手 在「2002文化創意產業概況分析」這篇研究報告中 (可以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http://www.ncaf.org.tw/Content/research-list.asp 下載到該報告全文的pdf檔: http://www.ncaf.org.tw/Content/research-content.asp?Act_id=35) 提到英國在文化產業上的評估: ------- 英國於2001 年提出「創意工業報告2001」(2001Creative IndustriesMapping Documents),其中,將創意工業分成十三類:廣告、建築、藝術及古董市場、工藝、 設計、流行設計與時尚、電影與錄影帶、休閒軟體遊戲、音樂、表演藝術、出版、 軟體與電腦服務業、電視與廣播。 報告主要強調各產業的三大經濟指標:盈收(Revenues,Revenues Gross)、就業 (Employment)、出口(Exports ),並詳細統計個別產業的產業盈收(Industrial Revenues )、國內市場規模(UK market size)、貿易(Balance of trade )、 就業(Employment )、產業結構(Industry Structure)、區域性發展概況( Regional Dimensions )、國際聲譽(International CriticalAcclaim)、次要經濟影響 (Secondary Economic Impact)、成長潛力(Potential for Growth)、 科技/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的影響(Impact of E-commerce/Internet/Technology)、 部門成長(Growing the Sector – Points for Consideration) ------ 這樣的報告,就同時是對期間(可能是一年)中政府政策作為的效益衡量 像經濟一樣,文化政策的影響就算不是一朝一夕的 但至少是能檢視一年到四年任期行為的指標 同時,現在的經發案、環保改善政策 都有「預估配額」 -- 這個園區程預計在幾年後帶來多少產值、這個計劃將減少多少排碳量; 有了這些標準,政府也才能預估、事後檢討 各項文化政策或補助主題計劃是不是有效率 立法院也才有依據去增刪 -- 人民和媒體也才有依據去監督政院和立院 如上述,可以看得出來其實我對於預算量並沒有太在意 文創產業的發展,目前看來其實多半是經濟部、經建會 的責任和預算 但是上述的規劃、宣傳、行政和市場統計 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一定組織層級 相較於預算,我倒是比較希望文化(觀光)部的早一日成立... -- 國家研究院->政治小組-> policy 政策板 █▆█▆ 遠離對政黨人物偏好 █ ◥ █ ◥ 追尋「什麼對人民最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1.152.125
文章代碼(AID): #18YbHUX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