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白洞

看板PokeMon作者 (竹筍王子)時間15年前 (2009/03/13 22:54), 編輯推噓4(4010)
留言14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sky 看板] 作者: anikiwasami (姓殺名人字放火) 看板: sky 標題: 白洞 時間: Tue Mar 10 07:51:38 2009 白洞 white hole 教学基础资源库 - http://bbs.ccit.edu.cn/kepu/100k/read.php?tid=15759 白洞 white hole 理論上預言的一種天體。其性質與黑洞正相反。白洞有一個封閉的邊界。與黑洞不同的是 ,白洞內部的物質(包括輻射)可以經過邊界發射到外面去,而邊界外的物質卻不能落到 白洞裏面來。因此,白洞像一個噴泉,不斷向外噴射物質(能量)。白洞學說在天文學上 主要用來解釋一些高能現象。白洞是否存在,尚無觀測證據。有人認為,白洞並不存在。 因為,白洞外部的時空性質與黑洞一樣,白洞可以把它周圍的物質吸積到邊界上形成物質 層。只要有足夠多的物質,引力坍縮就會發生,導致形成黑洞。另外,按照目前的理論, 大品質恒星演化到晚期可能經坍縮而形成黑洞;但並不知道有什麼過程會導致形成白洞。 如果白洞存在,則可能是宇宙大爆炸時殘留下來的。 【白洞是什麼】 簡單來說,白洞可以說是時間呈現反轉的黑洞,進入黑洞的物質,最後應會從白洞出來, 出現在另外一個宇宙。由於具有和“黑”洞完全相反的性質,所以叫做“白”洞。它有一 個封閉的邊界。聚集在白洞內部的物質,只可以向外運動,而不能向內部運動。因此,白 洞可以向外部區域提供物質和能量,但不能吸收外部區域的任何物質和輻射。白洞是一個 強引力源,其外部引力性質與黑洞相同。白洞可以把它周圍的物質吸積到邊界上形成物質 層。白洞學說主要用來解釋一些高能天體現象。目前天文學家還沒有實際找到白洞,還只 是個理論上的名詞. 在瞭解白洞前先簡略介紹黑洞: 【白洞概念的提出過程】 黑洞作為一個發展終極,必然引致另一個終極,就是白洞.其實膨脹的大爆發宇宙論中,早就 碰到了原初火球的奇點問題,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這個奇點的最大品質與密 度和黑洞的奇點是相似的,但他們的活動機制卻恰恰相反.高能量超密物質的發現,顯示黑 洞存在的可能,自然也顯示白洞存在的可能.如果宇宙物質按不同的路徑和時間走到終極, 那麼也可能按不同的時間和路徑從原始出發,亦即在大爆發之初的大白洞發生後,仍可能出 現小爆發小白洞.而且,流入黑洞的物質命運究竟如何呢 是永遠累積在無窮小的奇點中,直 到宇宙毀滅,還是在另一個宇宙湧出呢? 20世紀60年代以來, 由於空間探測技術在天文觀測中的廣泛應用,人們陸陸續續發現 了許多高能天體物理現象,例如宇宙X射線爆發、宇宙γ射線爆發、超新星爆發、星系核 的活動和爆發以及類星體、脈衝星,等等。 這些高能天體物理現象用人們已知的物理學規律已經無法解釋。就拿類星體來說吧,類星 體的體積與一般恒星相當,而它的亮度卻比普通星系還亮。類星體這種個頭小、亮度大的 獨特性質,是人們從未見到過的,這就使科學家們想到類星體很可能是一種與人們已知的 任何天體都迥然不同的天體。 如何解釋類星體現象呢?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論模型。前蘇聯的諾維柯夫和以色 列的尼也曼提出的白洞模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白洞概念就這樣問世了。 如果黑洞從有到無,那白洞就應從無到有。60年代的蘇聯科學家開始提出白洞的概念,科 學家做了很多工作,但這概念不像黑洞這麼通行,看來白洞似乎更虛幻了。問題是我們已 經對引力場較為熟悉,從恒星、星系演化為黑洞有數理可循,但白洞靠什麼來觸發,目前 卻依然茫然無緒。無論如何宇宙至少觸發過一次,所以白洞的研究顯然與宇宙起源的研究 更有密切的關係,因而白洞學說通常與宇宙學及結合起來。人們努力的方向不在於黑白洞 相對的哲學辯論,而在於它的物理機制問題。從現有狀態去推求終末,總容易些,相反的 從現有狀態去探索原始,難免茫無頭緒。 有人認為,類星體的核心就可能是一個白洞。當白洞內中心點附近所聚集的超密態物質向 外噴射時,就會同它周圍的物質發生猛烈碰撞,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因此,有些X射線 、宇宙線、射電爆發、射電雙源等現象,可能與白洞的這種效應有關。白洞目前還只是一 種理論模型,尚未被觀測所證實。 【白洞的起源以及爭論】 白洞學說出現已有一段時間,1970年捷爾明便提出它們存於類星體,劇烈活動的星系中的 可能性。相對論和宇宙論學者早已明白此學說的可能性,只是這與一般正統的宇宙觀不同 ,較不易獲得承認。某些理論認為,由於宇宙物體的激烈運動,或者星系一部噴出的高能 小物體,它們遵守著克蔔勒軌道運動。這是一種高度理想化的推測,亦即一個地方有幾個 白洞,在星系核心互相旋轉,偶然噴出滿天星斗。噴出的白洞演化成新星系。而從星系團 的照片中可觀察到一系列的星系由物質連接起來。這顯示它們是由一連串劇烈噴射所形成 的.照此來說,白洞可能會像阿米巴原蟲一樣分裂生殖,由分裂而形成星系。然而這又和目 前的理論相違背。 從此看來,就是星系生成也有不同見解。有的天文學家便提出並接受宇宙之初便有不均勻 物質的結塊,而其中便包含了白洞。宇宙向最初奇點收縮,星系、星系群都同一動作,這 當然和黑洞的奇點相似。宇宙的不同區域,其密度皆不同,收縮時首先在高密度的地方, 達到了黑洞的臨界密度,從此消失在事界之後,宇宙不斷收縮,使不斷出現高密奇點。宇 宙成為大量黑洞及周圍物質的集合體。然而事實上,宇宙是膨脹而非收縮的,因此它是白 洞而不是黑洞。在宇宙整體性源始的大奇點中存在著密度高的小質點,它們隨著膨脹向四 面八方擴散,大白洞大量爆發生出小白洞。星系等不均勻物體,正是由它生成的。不均勻 物體之所以易和黑洞拉上關係,皆是因為它和膨脹現狀相對稱的宇宙中局部收縮的過程。 目前宇宙中黑洞和白洞的存在是並行不悖的,是過程的兩個端點而已。黑洞奇點是物質末 期塌縮的終點,白洞物質的奇點是星系的始端。只不過各過程不是同時,而是先後交錯的 。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自從大爆炸以來,我們的宇宙在不斷膨脹,密度在不斷減少。因此, 現在正在膨脹著的天體和氣體乃至整個宇宙,在200多億年以前,是被禁錮在一個“點” (流出奇點)上,原始大爆炸後,開始向外膨脹,當它們沖出“視界”的外面,就成為我 們看得見的白洞。 與上述相反的一種觀點認為,由於原始大爆炸的不均勻性,一些尚未來得及爆炸的緻密核 心可能遺留下來,它們被拋出以後仍具有爆炸的趨勢,不過爆炸的時間推遲了,這些推遲 爆發的核心——“延遲核”就是白洞。 也有人認為,白洞可能是黑洞“轉化”而來。就是說,當黑洞的坍縮到了“極限”,就會 經過內部某種矛盾運動質變為膨脹狀態——反坍縮爆炸,這時它便由向內積吸能量,轉變 為從中心向外輻射能量了。 最富吸引力的一種觀點認為,像宇宙中有正負粒子一樣,宇宙中也一定存在著與黑洞(負 洞)相同,而性質相反的白洞(正洞)。它們對應地共生在某個宇宙膨脹泡的泡壁上,分 屬兩個不同的宇宙。 由於我們的宇宙中存在著10萬多個黑洞,同樣也可能存在著數目相等的白洞。於是,在宇 宙繼續膨脹過程中,白洞周圍一些品質稍許密集區域就變得更加密集;黑洞周圍的一些品 質稍微稀薄的區域就變得更加空虛。這些大片空虛的區域就是—— 【白洞的噴發】 有關於白洞的資訊,目前並不多。所以我們對白洞的噴發並不十分瞭解。白洞的噴口的來 歷並不清楚,一如大爆發原因不明。奈理卡在1975年論述了許多使天文學家感覺困擾的問 題和白洞的數學連系,這是相關重要的。在噴發中白洞存在的前提下。外部觀測者可以探 測到藍移所致的不同輻射源的頻譜。大爆發的初期狀態所遵循的愛因斯坦宇宙論方程式同 樣可施於探索星系規模膨脹系統的未爆核狀態,但奈理卡使用了方程式時結合了過程的物 理項。白洞向外爆發的時間極短,這一瞬的過程當然很難說明,但白洞所產生的電磁輻射 是可計算的。觀測到的爆炸光譜的最大特徵,是最初以高能輻射為主體,不久就顯示出低 能輻射。 輻射若是由白洞產生,這現象就很自然了。輻射能愈高,藍移也愈大,所以最初可見光也都 移到紫外區了.他還計算了銀河系中偶然的小規模爆發現象,說明了銀河內小白洞隨時爆發 的可能性.例如短期間活動的銀河內X-ray,劇烈的最高能量最先到達,其後能量下降,整體 按幕函數遞減在光譜中顯示出來.這和白洞理論計算是一致的.各X-ray之間,光譜不盡相同 ,不過這差異可從白洞對自己產生的電磁輻射產生畸變說明.因為白洞內產生的輻射可能有 黑體輻射(微波以下噪音),自由—自由輻射(帶電粒子間相互作用產生),同步輻射(帶電粒 子在強磁中通過而產生)等不同形態.人造衛星偶然觀測到的突發r射線,可以白洞影響說明 ;宇宙射線背景高能粒子的生成,也可以認定是白洞噴發的物體。 【宇宙中真的有白洞存在嗎】 到目前為止,“白洞”還只是個理論名詞,科學家並未實際發現。在技術上,要發現黑洞 ,甚至超巨品質黑洞,都比發現白洞要容易的多。也許每一個黑洞都有一個對應的白洞! 但我們並不確定是否所有的超巨品質“洞”都是“黑”洞,也不確定白洞與黑洞是否應成 對出現。但就重力的觀點來看,在遠距離觀察時兩者的特性則是相同的。 當人們有了很複雜的數學工具來分析這些相關方程式,他們發現了更多。在這個簡單的情 形下時空結構必須具備時間反演對稱性,這意味著如果你讓時間倒流,所有一切都應該沒 什麼兩樣。因此如果在未來某個時刻光只能進不能出,那過去一定有個時刻光只能出不能 進。這看上去就像是黑洞的反轉,因此人們稱之為白洞,雖然它只是黑洞在過去的一個延 伸。(更奇怪的是:在世界裏面似乎應該還有一個宇宙,雖然這裏用“裏面”可能不太確 切。)時間在白洞裏面是存在的,但既然你不能進去,那你只有出生在裏面才能知道了。 但在現實中,白洞可能並不存在,因為真實的黑洞要比這個廣義相對論的簡單解所描述的 要複雜得多。他們並不是在過去就一直存在,而是在某個時間恒星坍塌後所形成的。這就 破壞了時間反演對稱性,因此如果你順著倒流的時光往前看,你將看不到這個解中所描述 的白洞,而是看到黑洞變回坍塌中的恒星。 我們知道,由於黑洞擁有極強的引力,能將附近的任何物體一吸而盡,而且只進不出。如 果,我們將黑洞當成一個“入口”,那麼,應該就有一個隻出不進的“出口”,就是所謂 的“白洞”。黑洞和白洞間的通路,也有個專有名詞,叫做“灰道”(即“蟲洞”)。雖然 白洞尚無發現,但在科學探索上,最美的事物之一就是許多理論上存在的事物,後來真的 被人們發現或證實。因此,也許將來有一天,天文學家會真的發現白洞的存在喔! 【白洞與黑洞的關係】 白洞與黑洞是相輔相成的,是對立統一的。沈葹在《黑洞、白洞交相襯映》一文中對黑洞 與白洞的相互關係作了如下論述:“霍金著眼於黑洞,但他的假說或可給予黑洞、白洞相 互轉化之設想以便宜。當然此設想主要還是出於黑洞、白洞之對稱性的思考;因為物質坍 縮成一個中心奇點、與物質從一個中心奇點裏爆發出來,本是相反相成的兩個過程,所以 從黑洞瞬即轉化成白洞,似乎還是可能實現的。對於宇宙演化,我們且作如下嘗試性解釋 。從廣義相對論演繹得出的一種演化模式,把宇宙假設為從原始火球的大爆炸中誕生,接 著便膨脹,脹到最大,再轉變成坍縮,縮到最小;爾後又發生第二次爆炸及其脹、縮過程 ;如此迴圈反復。對此模式,可否把每次爆炸的原始火球看作為一個原始白洞,而它是上 一次坍縮過程的終止黑洞瞬即轉化來的。起始點和終止點就是這白洞和黑洞的中心奇點。 ”這段論述包含了深刻的辯證邏輯思想。 根據上述情況,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黑洞是宇宙間吸引的一種極端現象和形式,它的直接結果是“大坍縮”,與之相反 ,白洞則是宇宙間排斥的一種極端現象和形式,它的直接結果是“大爆炸”或“大膨脹” 。兩者缺一不可,緊密相聯,相輔相成,相互轉化,對立統一。 第二,黑洞與白洞是通過某種“極變機制”(蟲眼機制等)相互轉化的,由於這種相互轉 化的存在,使得量子階梯中的所有物質現象得以產生、發展和消亡。在這個過程中,既沒 有一成不變的永恆事物,也沒有只出現一次就永遠絕滅的東西。產生了的東西會消亡,消 亡了的東西又會產生,如此迴圈不止。 第三,黑洞與白洞的相互轉化是宇宙演化最根本、最重要的動力根源。它們兩者的存在和 轉化,是“吸引和排斥這一個古老的兩極對立”的生動體現,是萬物變化最深層次的總根 源。   黑洞就象宇宙中的一個無底深淵,物質一旦掉進去,就再也逃不出來。根據我們熟悉 的“矛盾”的觀點,科學家們大膽地猜想到:宇宙中會不會也同時存在一種物質只出不進 的“泉”呢?並給它取了個同黑洞相反的名字,叫“白洞”。   科學家們猜想:白洞也有一個與黑洞類似的封閉的邊界,但與黑洞不同的是,白洞內 部的物質和各種輻射只能經邊界向邊界外部運動,而白洞外部的物質和輻射卻不能進入其 內部。形象地說,白洞好像一個不斷向外噴射物質和能量的源泉,它向外界提供物質和能 量,卻不吸收外部的物質和能量。   白洞到目前為止,還僅僅是科學家的猜想,還沒有觀察到任何能表明白洞可能存在的 證據。在理論研究上也還沒有重大突破。不過,最新的研究可能會得出一個令人興奮的結 論,即:“白洞”很可能就是“黑洞”本身!也就是說黑洞在這一端吸收物質,而在另一 端則噴射物質,就像一個巨大的時空隧道。   科學家們最近證明了黑洞其實有可能向外發射能量。而根據現代物理理論,能量和品 質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這就從理論上預言了“黑洞、白洞一體化”的可能。   要徹底弄清楚黑洞和白洞的奧秘,現在還為時過早。但是,科學家們每前進一點,所 取得的成績都讓人激動不已。我們相信,打開宇宙之謎大門的鑰匙就藏在黑洞和白洞神秘 的身後。 【白洞與黑洞相遇會如何】 有科學家猜測白洞與黑洞相撞會形成蟲洞。蟲洞連接黑洞和白洞,在黑洞與白洞之間傳送 物質。在這裏,蟲洞成為一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羅森橋,物質在黑洞的奇點處被完全 瓦解為基本粒子,然後通過這個蟲洞(即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羅森橋)被傳送到白洞並 且被輻射出去。 蟲洞的概念最初產生于對史瓦西解的研究中。物理學家在分析白洞解的時候,通過一個阿 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思想實驗,發現宇宙時空自身可以不是平坦的。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 ,那麼時空在史瓦西半徑,也就是視界的地方與原來的時空垂直。在不平坦的宇宙時空中 ,這種結構就意味著黑洞視界內的部分會與宇宙的另一個部分相結合,然後在那裏產生一 個洞。這個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這個彎曲的視界,就叫做史瓦西喉,它就是 一種特定的蟲洞。 那麼,“蟲洞”是什麼呢?簡單地說,“蟲洞”是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它可 以把平行宇宙和嬰兒宇宙連接起來,並提供時間旅行的可能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 的研究發現,“蟲洞”的超強力場可以通過“負品質”來中和,達到穩定“蟲洞”能量場 的作用。科學家認為,相對於產生能量的“正物質”,“反物質”也擁有“負品質”,可 以吸去周圍所有能量。像“蟲洞”一樣,“負品質”也曾被認為只存在於理論之中。不過 ,目前世界上的許多實驗室已經成功地證明了“負品質”能存在于現實世界,並且通過航 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負品質”。 宇航學家認為,“蟲洞”的研究雖然剛剛起步,但是它潛在的回報,不容忽視。科學家認 為,如果研究成功,人類可能需要重新估計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位置。現在,人類被“ 困”在地球上,要航行到最近的一個星系,動輒需要數百年時間,是目前人類不可能辦到 的。但是,未來的太空航行如使用“蟲洞”,那麼一瞬間就能到達宇宙中遙遠的地方。 【白洞與高能天體】 既然白洞概念是在解釋高能天體物理現象時提出來的,那麼白洞與高能天體究竟存在什麼 聯繫呢? 白洞是一個物質只出不進的天體,但是,對於外部區域來說,白洞也是一個強引力源。它 能把周圍的塵埃、氣體和各種輻射不斷地吸引到它的邊界上來,只不過這些物質並不能進 入白洞的內部,只能在邊界外形成一個包圍白洞的物質層。 白洞內部,中心奇點附近所聚集的物質是一種超高密態的物質,其中包含各種基本粒子, 甚至引力子,並且還聚集著極其巨大的能量。起初,這些物質是處於某種平衡狀態,但它 們具有向外膨脹的趨勢。當由於某種原因引起膨脹時,物質密度就會在膨脹過程中不斷降 低。降低到某一程度, 就會引起粒子的衰變過程,從而將各種高能粒子、光子、中微子 等發射出來。 從白洞內部發射出來的物質都具有很高的速度,而被白洞吸引到其邊界上的物質也具有很 高的速度。不難想像,這進進出出,又都是高速度,它們在白洞邊界上的碰撞該有多麼猛 烈。隨著猛烈的碰撞,必然就會有異常巨大的能量釋放出來。 假若類星體或活動星系核的中心有大品質白洞存在的話,那麼,它們所釋放的巨大能量就 可以看成是白洞向外噴射物與其邊界上吸積物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也就是白洞對高能天體 物理現象能源之謎的解釋.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一種與黑洞相反的特殊天體。和黑洞類似 ,它也有一個封閉的邊界。聚集在白洞內部的物質,只可以向外運動,而不能向內部運動 。因此,白洞可以向外部區域提供物質和能量,但不能吸收外部區域的任何物質和輻射。 白洞是一個強引力源,其外部引力性質與黑洞相同。白洞可以把它周圍的物質吸積到邊界 上形成物質層。"白洞"學說主要用來解釋一些高能天體現象。叫白洞現象。 有人認為,類星體的核心就可能是一個白洞。當白洞內中心點附近所聚集的超密態物質向 外噴射時,就會同它周圍的物質發生猛烈碰撞,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因此,有些X射線 、宇宙線、射電爆發、 射電雙源等現象,可能與白洞的這種效應有關。白洞目前還只是 一種理論模型,尚未被觀測所證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4.64.51

03/10 16:38,
怎麼辦,我想推「白洞,白色的明天正等著我們!」XD
03/10 16:38

03/10 17:04,
you just did. ...
03/10 17:04

03/10 18:13,
就是這樣~喵 XD
03/10 18:13

03/10 18:53,
滿可愛的推文。理性也兼具感性呢~ 哈~ ^^
03/10 18:53

03/10 20:54,
類星體應該可以排除了吧,其實就是AGN
03/10 20:54

03/11 11:58,
XD
03/11 11:58

03/11 21:27,
推一樓XD
03/11 21:27

03/11 21:36,
藍移 是紅移嗎?
03/11 21:36

03/11 23:57,
的相反
03/11 23:5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171.172

03/13 22:55, , 1F
-.-
03/13 22:55, 1F

03/13 23:00, , 2F
看PM長知識~
03/13 23:00, 2F

03/13 23:04, , 3F
白色的明天- -
03/13 23:04, 3F

03/13 23:30, , 4F
在等著我們
03/13 23:30, 4F

03/13 23:51, , 5F
我一直在猜小次郎那句應該是whiteful而不是whitehole
03/13 23:51, 5F

03/13 23:52, , 6F
因為單獨冒出一個whitehole實在是太突兀啦
03/13 23:52, 6F

03/14 02:22, , 7F
應該是白洞沒錯... 至於為什麼在那裡出現白洞
03/14 02:22, 7F

03/14 02:23, , 8F
腳本家首藤剛志在某個火箭隊當主角的廣播劇自婊過
03/14 02:23, 8F

03/14 02:26, , 9F
喵:「你們才好意思說勒! 白洞是什麼碗糕!」
03/14 02:26, 9F

03/14 02:27, , 10F
武:「不管什麼時代的英雄在形式上都很拘泥的啦!」
03/14 02:27, 10F

03/14 02:28, , 11F
所以只是為了念起來酷一點 才沒想那麼多 XD
03/14 02:28, 11F

03/14 13:43, , 12F
我覺得火箭隊的科技已經超越現代人類世界了
03/14 13:43, 12F

03/14 13:44, , 13F
微電腦機器人(聲控+含心智功能) 什麼一堆有的梅的
03/14 13:44, 13F

03/14 13:45, , 14F
白洞搞不好是古代神獸製造的
03/14 13:45, 14F
文章代碼(AID): #19kdEV0K (PokeM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3 篇):
轉錄
4
14
轉錄
2
4
文章代碼(AID): #19kdEV0K (Poke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