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這個PS2轉HDMI的小機器真有效嗎?

看板PlayStation作者 (克里斯白)時間1年前 (2023/02/22 21:18), 1年前編輯推噓9(909)
留言18則, 9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應該先問一下自己,你想要好到什麼程度? 像原PO問一些比較便宜的方法,PS2 to HDMI、副廠色差線 接 某些色差轉HDMI的盒子。 如果你只是想把畫面轉成HDMI變成在電視上玩, 不在意畫面可能4:3會被強制轉成16:9,可能要在電視強制選擇縮成4:3 不在意延遲,反正自己也沒那麼敏感 不在意240p訊號可能會通通被當成480i訊號處理,然後看起來可能醜醜的 那當然可以買啊! 聽別人說效果很差,你可能心情會有種「別人說效果不好,那我不應該買他」的感覺。 但如果你根本不在乎上面那些問題的話,那真的是沒關係的。 -- 好,所以如果你想要更好的選擇,應該要買什麼? 首先讓我們可以看一下幾個大分類的lag表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VOsOuQ5mhM
註: 影片中用的"Time Sleuth"是拿來測螢幕延遲用的,但因為CRT本身沒延遲, 所以他測出來的就會是轉接器的延遲。 那個Pound cable就是現在到處都有的,某某主機轉HDMI線 多數的廠牌都是買個公版的再改個自己的logo上去,所以造型也差不多都像那樣 如果覺得某廠牌的HDMI線表現應該不會像影片中那麼慘的話,那你可以去賭賭看 -- 你可能聽別人說過XRGB-Mini,但2023年了,不要再聽別人推薦這台了。 這台已經停產,別去追他了,市面上比他更好的產品已經有了。 下面開始講的是被完整驗證過不會lag的: RetroTink 2X-Classic 最一開始的RetroTink,240p轉480p/480i轉480p 輸入的端子也很符合亞洲人的習慣,AV/S端子/色差。 後來這台被中國人拿去完整照抄, 作者不爽就沒再幫這台更新了。現在也不賣這個版本了。 是,你可以買到中國人盜版的版本,但我建議是不要。 另外就是這台不吃480p輸入。 去交錯的演算法是用Bob Deinterlacing。 RetroTink 2X-Pro 上面那台的轉生版, RetroTink 2X就是方便輕巧、支援的輸入也算多了。 升到480p後,基本上多數電視都吃得下。 也是幾年前ESA speedrun活動主要在使用的機種。 RetroTink 5X-Pro 去交錯的演算法是用Motion Adaptive Deinterlacing。 目前這個時間點,市面上最好的產品。 支援各種輸入格式,功能最齊, 配上各種的filter讓你的HDMI液晶螢幕畫面像是CRT電視。 可以去這裡看效果圖: https://twitter.com/5Xpixels 不像下面那台OSSC給一堆設定讓你手動調,作者已經幫你調好了, 如果你是「我全都要」,又是個懶人,那就用這台了。 價格300美金。 OSSC 當初國外拿來取代XRGB-Mini用的(當然輸入端子差很多啦...)。 首先OSSC是開源的,所以並沒有盜版的嫌疑,只有做工好不好的問題。 以前的OSSC很貴,後來中國那邊進來做以後就不貴了,大概120美金左右。 要注意的是輸入不支援AV端子跟S端子,只有色差跟Scart/VGA端子。 但這在PS家族不太是問題。 去交錯的演算法是用Bob Deinterlacing。 這台可以調整的地方非常多,所以一堆config建議是去載別人專為某主機配好的設定。 設定完之後的畫面pixel漂亮又銳利,會刺傷眼睛的那種。 再來是對原PO來說CP值最高,效果可能最好的產品。 GBS-Control (低延遲,非0延遲) https://github.com/ramapcsx2/gbs-control GBS-Control是個開源專案,他們發現中國的GBS-8200系列板子很有潛力 那個一片才幾百元,之前我都是看到用在一些街機的訊號轉接上,中文叫「高清解霸」 但因為上面燒進去的韌體寫的很爛,所以效果很差。 他們就在上面加一塊板子去控制他,所以才叫GBS-Control 去交錯的演算法是用Motion Adaptive Deinterlacing。 自己買材料DIY(焊接),應該可以在千元搞定。 後來中國人看到自己的板子被外國人改的那麼棒, 對,他們也一起來賣改好的版本了,大概1900元左右吧。 拿GBS-Control、GBS-C去搜搜看應該都有機會找到, 但如果看到有各種中國廠商自己改的不同版本,這個我無法說哪台好。 他缺點就是低延遲(不是0延遲),然後畫面比OSSC糊一點點。 輸入端一樣不吃AV和S端子,但對PS家族而言沒差。 以這價位來說已經是非常物超所值了。 他優點非常明確,下面會講。 -- 原PO要用在PS2上,老實說要能讓他好好表現有點困難。 PS2的480i遊戲很多,所以去交錯的演算法其實挺重要的。 (有些遊戲支援切成480p,可以去查一下,能切成480p就別用480i) 還有些遊戲會在240p跟480i之間切換的,那種也很難搞。 240p跟480i中間切換會發生什麼事? 就是你的盒子遇到訊號切換要重新handshake,快的0.x秒接回來,慢的要一秒才接回來。 (然後你家電視左上就一直跳訊號格式的提示框出來) 上面列了那麼多台,只有RetroTink 5X-Pro和GBS-Control不會斷。 OSSC會斷,但很快就會連回來。 不過,有些把240p當成是480i的爛盒子,其實也不會斷。(因為他都以為是480i...) 去交錯的演算法大多數都是用Bob Deinterlacing 這個演算法的優點就是很快!為了不會lag所以他們只好用這個了。 但缺點就是會抖,畫面會小幅度的抖動。 Motion Adaptive Deinterlacing不會抖,畫面看起來更好看。 比較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IcGBGogewo
但支援的只有RetroTink 5X-Pro和GBS-Control。 -- 如果真的有興趣鑽研的話 My Life in Gaming的比較影片可以去看一看 https://www.youtube.com/@mylifeingaming/videos 也有一些大大寫的鐵人賽的心得文系列可以去看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sers/20140706/ironman/4611 -- 只能說這個東西要到「好」,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原PO想要多「好」,我只能說每個產品都有優缺點, 至於那台幾乎沒有缺點的產品,就是沒錢去買它而已 Q_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175.1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layStation/M.1677071911.A.482.html

02/22 21:20, 1年前 , 1F
專業推
02/22 21:20, 1F

02/22 21:44, 1年前 , 2F
ps2的話 能找到上古神物waka更簡單 XD 但能找到其實最
02/22 21:44, 2F

02/22 21:44, 1年前 , 3F
不簡單就是
02/22 21:44, 3F

02/22 21:58, 1年前 , 4F
專業,老實說這些東西我都買不下手,所以都沒去深入研究 囧
02/22 21:58, 4F

02/22 21:59, 1年前 , 5F
現在回去玩PS2/Wii的遊戲都提不起勁了,還要花大把銀子在
02/22 21:59, 5F

02/22 22:00, 1年前 , 6F
這上面真的要超有愛的那種,OSSC我看很久還是放棄
02/22 22:00, 6F

02/22 22:48, 1年前 , 7F
所以我才說找老電視是最便宜的又有效的方式
02/22 22:48, 7F

02/22 22:50, 1年前 , 8F
300鎂的那台也不好買,加運費換算台幣大概就萬把塊,就看你
02/22 22:50, 8F

02/22 22:50, 1年前 , 9F
想要付出多少成本來懷舊而已
02/22 22:50, 9F

02/22 22:52, 1年前 , 10F
然後找老電視比較快,這個真的是無誤
02/22 22:52, 10F

02/22 23:56, 1年前 , 11F
專業推
02/22 23:56, 11F

02/23 00:29, 1年前 , 12F
480I找CRT 480I電視,480P用電腦用的CRT,因為沒像CRT的HDTV
02/23 00:29, 12F

02/23 00:30, 1年前 , 13F
有晶片去處理,畫面上的鋸齒不會閃爍.
02/23 00:30, 13F

02/23 00:32, 1年前 , 14F
PS2設計不良,導致鋸齒閃爍比XBOX GC DC來的嚴重,用
02/23 00:32, 14F

02/23 00:33, 1年前 , 15F
CRT 480I電視就能解決,RR5鋸齒不再鋸人眼.
02/23 00:33, 15F

02/23 17:29, 1年前 , 16F
專業
02/23 17:29, 16F

02/23 23:06, 1年前 , 17F
當年為了在p225f上玩ps2搞了很久,效果最好的是Waka+色差
02/23 23:06, 17F

02/23 23:06, 1年前 , 18F
端子
02/23 23:06, 18F
Waka用 Bob Deinterlacing (會抖), 不支援480p輸入, 240p<->480i不會斷 ※ 編輯: chris38c28 (114.36.195.195 臺灣), 02/24/2023 12:36:58
文章代碼(AID): #1ZzXOdI2 (PlayStation)
文章代碼(AID): #1ZzXOdI2 (PlayS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