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仁王2 劇情疑問(雷)

看板PlayStation作者 (我是黑西西)時間4年前 (2020/03/21 17:04), 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是的,這部分如果有先去讀一些戰國史的話玩起來會更有味道 這也是仁王系列劇情厲害的地方,80%的史實+20%的相關傳說 讓你玩完後就像看了一部歷史劇一樣爽快 : 2. 本能寺之變是光秀自己想要引起的啊,跟利三/藤吉郎/大獄丸沒關係,光秀根本就像 : 是邪教信徒一樣莫名其妙殺了信長,那在主角眼中為信長報仇的藤吉郎到底做了什麼,讓 : 主角選擇和藤吉郎拆夥?那個時間點主角連大獄丸是誰想幹啥都不知道,光是藤吉郎和所 : 謂的「錫杖男」有牽連就足夠讓他問都不問直接轉頭就跑哦? 因為史實上的光秀叛變原因也是不明,後人只能從相關文獻去"推測"出他的動機 有「光秀怨恨說」「朝廷黑幕說」「秀吉黑幕說」「家康黑幕說」等多種假設 仁王2劇情這邊也刻意不去解釋它的動機,你可以說是上面的其中一項 說是利三(大獄丸)的陰謀也行,說是光秀自己腦衝發神經也罷 這邊只有直接借用這個果 : 1. 裡面說藤吉郎受到被大獄丸附身的利三誘惑,而主角聽到光秀的話之後才知道主謀 : 大獄丸和藤吉郎。但他們到底密謀什麼?利三和藤吉郎的計劃是殺掉光秀嗎?目的是為 : 上位?這邊也沒有很直接講他們到底想做什麼。 這橋段就是致敬了上面的「秀吉黑幕說」: 本能寺之變發生的當下,秀吉正在備中高松城與毛利家的三萬大軍對峙 但是當他收到消息後,卻能在一天之內就迅速的與毛利軍談和 並且在七天之內帶著大軍急行200公里回到京都與明智軍決戰(中國大返還) 有學者認為:如果不是事前得到消息並做好了準備,否則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秀吉必定事前就知情,甚至還在背後主導或是推了一把 在遊戲中就比較單純了 大獄丸想要信長儲藏的靈石,藤吉郎想要織田家的天下 光秀就是那個同時能滿足兩人的願望的可憐工具人惹 : 3. 藤吉郎平定光秀之後,為什麼開始跟原本信長這邊的勝家,還有以往的盟友家康開戰 : ?這中間完全沒交代耶,難道要先自己讀日本戰國史嗎... 我還卡在柴田大山豬...所以還不清楚遊戲中是如何解釋的 但如果以史實來解釋的話其實很簡單,這兩場都是秀吉為篡奪織田家引起的內戰 [清洲會議] 本能寺之變後,家主與指定繼承人雙雙落命 有資格繼承的有三位: 三法師(信長之孫) ,信雄(信長次子),信孝(信長三子) 而最終繼承人由多位織田家重臣表決決定 秀吉支持三法師, 勝家支持信孝 最後表決結果由三法師勝出,但兩邊派系已經埋下不合的種子 [賤岳之戰 北庄城之戰] 後來兩邊關係越來越差終究免不了一戰 秀吉趁冬季大雪封路勝家無法出兵之時,搶先攻佔了畿內一代的柴田家領地 逼得他不得不出兵一戰,最後在賤岳之戰 北庄城陸續擊敗柴田軍 柴田勝家舉家自殺,織田信孝切腹 秀吉徹底將織田家掌握手中 [小牧長久手之戰] 北庄城之戰後織田信雄(信長次子)看到弟弟被害,織田老臣柴田家滅亡 擔心自己是下一個,所以私下找了德川家康來結盟 並且把家中三個親秀吉派的臣子殺掉,秀吉以此當理由出兵兩派決戰 儘管戰爭前期是德川信雄聯軍佔了上風,後續則陷入了雙方都不敢動的僵持戰 沒想到這時總大將信雄又偷偷跑去跟秀吉談和 結果: 秀吉拿了名義上的勝利,開開心心的回家 信雄拿到了秀吉不傷害他生命的保證,開開心心的回家養老兼升官 莫名其妙成了敗戰投手的家康只能乖乖的交出了次子當人質臣服織田家 至此秀吉已經完全掌握了舊織田德川家所有勢力,離統一天下只剩最後一步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8.150.9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layStation/M.1584781455.A.F32.html

03/21 23:06, 4年前 , 1F
光秀那段其實我在意的是為什麼主角要和藤吉郎拆夥,明明
03/21 23:06, 1F

03/21 23:07, 4年前 , 2F
那時候他看起來也還不壞,也沒真的做了什麼事情,就只是
03/21 23:07, 2F

03/21 23:07, 4年前 , 3F
殺了利三這個他本就該殺的人而已
03/21 23:07, 3F

03/21 23:30, 4年前 , 4F
前期藤吉郎都以不殺獲勝為原則,當阿秀看到他親手捅了利三就
03/21 23:30, 4F

03/21 23:30, 4年前 , 5F
知道他撤底的變了。
03/21 23:30, 5F

03/21 23:48, 4年前 , 6F
對耶我都忘了他之前口頭禪是殺さずに勝つ
03/21 23:48, 6F
文章代碼(AID): #1UTTYFyo (PlayStation)
文章代碼(AID): #1UTTYFyo (PlayS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