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怕球...

看板PlayBaseball作者 (i might be wrong)時間12年前 (2012/04/30 13:09),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視覺上的消失,敘述的是物理和正常的生理現象 詳細的說 球行徑軌跡是由A點出發的A-A'線條 (A是投手放球點 A'是捕手手套) 你的觀察點是B A---------------------------------------------A' B 假設球速恆定 (現實中約有10~20%的衰減) 球飛行的前段,在你觀察點中的移動距離較小、後段較大 把A-A'拆成AP PQ PA'三段來幫助理解 從觀察點B的角度出發,作BP BQ兩個連線,越接近的線段 角A'BQ > 角QBP > 角PBA 所以在打者的視角來看,球的速度是越來越快的* P Q A---------------------------------------------A' B 在正常球速90kph的狀況下, 你的視角起點是盯著投手看,大約也只有0.72秒的時間球就進手套了 以一般會在各級棒球場上發生的情境來說 消失點必然存在 但其實這和要不要看球、要不要盯球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只是很單純敘述一個物理和運動生理的現象而已 現實中,打者就是靠著眼睛盯著還觀察的到的球路軌跡, 去腦補球路接下來的移動軌跡、然後把球棒揮到那個位置上(或軌跡上) (前面*要補充的也是這件事,以打者的經驗通常不會覺得球越來越快, 那也是因為你看多了,你的視線、反應和運作習慣這樣的加速) 所以建立大量的經驗是非常有幫助的, 這也是美國養成系統中為什麼要有那麼多比賽、各式各樣的選手去堆疊打席數 就是為了建立更大的資料庫、讓打者可以吸收更多不同投手球路的經驗 才能更好的預測和判斷軌跡 打擊的基本是兩件事情,第一就是觀察並預測球路軌跡 第二就是球棒控制,判斷的對,球棒也要match的到,才打的到球 現實中有很多例子,例如說十幾年前, 野茂英雄的指叉球風靡大聯盟,譽為消失的魔球 為什麼? 大聯盟打者有那麼笨,都去揮一顆在本壘板落地的球? 不,那是因為在打者的視覺消失點之前,那顆球的軌跡看起來和直球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好的變化球並不是大顆,而是變的晚 變化點越晚,打者的識別資訊就越少 在接近消失點的前後變化,打者通常只能吃悶虧 Mariano Rivera的cutter也是一樣的道理 不只快,軌跡還不固定 回到我們的球場上,為什麼常常有打者會被認為「眼睛沒有在看球」? 這有幾個可能性,第一經驗不夠, 所以資料庫裡面的資訊不足夠來判斷球路軌跡和移動速度 第二是預設立場,想要抓某種速度或某個位置來打, 等於你已經把運作的方案挑出來準備執行 被你猜中,可以執行得更有餘裕, 但預測失準的話落差當然就會出現 那為什麼要練習打Tee座、打網、long toss? 其實這部分的練習主要是練習球棒控制的部分, 把預測球路的部分先拿掉,給你容易追蹤和已知的確定軌跡, 讓你練習把球棒運作到軌跡上,做有效的揮擊 甚至是施展力量(動作延伸) 真正對於擊球準確、球路掌握的部分,主要還是得靠投打練習或實戰來培養經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255.32.168

04/30 13:16, , 1F
說到資料庫的建立~在越高等級的投手打者就必須設定球路
04/30 13:16, 1F

04/30 13:17, , 2F
攻擊了吧?(釣NK)XDDD
04/30 13:17, 2F

04/30 14:43, , 3F
我想到魔球1.7
04/30 14:43, 3F

04/30 18:45, , 4F
魔球1.7的理論就是這個啊
04/30 18:45, 4F

05/01 13:37, , 5F
http://ppt.cc/5e9C 這個影片說明Rivera的球有多難打
05/01 13:37, 5F

05/01 23:04, , 6F
對阿
05/01 23:04, 6F

05/02 01:06, , 7F
MO那個影片 cutter看起來根本就跟直球一樣...
05/02 01:06, 7F
文章代碼(AID): #1FdXwCjf (PlayBasebal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dXwCjf (PlayBas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