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有人聽過茨木嗎?

看板Plant作者 (涉事)時間20年前 (2004/09/30 21:3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princessblue ( )》之銘言: : 請問茨木是什麼植物呢? 有沒有其他的名稱? : 棣棠又是什麼? 有別名嗎? : 在台灣常不常見呢? 謝謝..... 茨木確實沒辦法找到,在google裏所能夠搜尋到的大多是日本的市名   或人名。不過我找查了關於「茨」這個字的意義,滿有趣的提供給大家作   個參考。 茨本義是以茅草蓋屋。作為名詞有兩個意思,一則是指草名,即蒺藜   ,二則是指屋頂,即用茅草覆蓋之屋頂。作為動詞則指堆積,通「次土」   (上下疊成一字)。這樣看來,茨則是次草的意思。 以下資料出自《楚辭植物圖鑑》 蒺藜學名Trigulus terrestris L.,科別為蒺藜科。一年生蔓狀草本   植物。(細部特徵略) 蒺藜其他古書多作「茨」,如《詩經》「牆有茨不可埽也」、「楚楚   者茨」等。「茨」與「薋」同,所指的植物都是蒺藜,有時簡稱為「藜」   。蒺藜果實具刺,由於常刺傷行人。《易經》裏有「據于蒺藜」句,說「   蒺藜之草,有刺而不可也,有兇傷之兆。」<離騷>將蒺藜、菉(藎草)   及葹(蒼耳)三種植物歸類為惡草;<七諫>:「蒺藜蔓乎東廂」,「東   廂」原是「宮室所言,禮樂所在」,但如今卻長滿了惡草蒺藜,用以表示   禮樂已失,且朝廷所用非人。 《博物志》:「歲欲旱,旱草先生,旱草謂蒺藜也。」由於在土地荒   廢之處常見蒺藜蔓生,因此古人用以比喻荒年乾旱之兆。唐代姚合的<莊   居野行>:「我倉常空虛,我田生蒺藜」,以及柳宗元的詩:「古道饒蒺   藜,縈回古城曲」,都用蒺藜來描寫荒涼之景。 蒺藜的種子炒熟後,去掉外面的刺,可以磨成麵粉作為救荒食物。在   藥性方面,種子久服,可「長肌肉,明目輕身」。 -- Legalservice 台 灣 大 學 法 律 服 務 社 Legalservice ╭─ . ‧ I n f o r m a t i o n ‧ . ─╮ │ 地 點 台北市徐州路21號 台大法律學院大禮堂服務時間 每週六下午一點 至當日案件處理完畢為止(免費)掛號時間 週六下午十二點四十五分至兩點半 (限當日掛號)電 話 (02) 2394053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46.184

218.166.117.144 12/17, , 1F
謝謝~~^^
218.166.117.144 12/17, 1F
文章代碼(AID): #11N0i2zS (Plant)
文章代碼(AID): #11N0i2zS (Pl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