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外電] 對手:活塞防守又升級了?NO~~~~~

看板Pistons作者 (還要再惡搞一次?)時間18年前 (2005/10/11 14:21), 編輯推噓10(1001)
留言11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前後文述刪......... : 至於Saunders會使用什麼樣的區域防守呢?2-3聯防,還是Box-1?也許都不是喔。 : "我習慣叫我的區域防守為〔流動式雙曲拋物線區域防守〕 : (hyperbolic-parabaloid-transitional-floating zone)。" : Saunders這麼說。"這就是它的長相了,但別問我全名怎麼拼。" : 專家的解釋是這樣;球員並不只是被限制在半場的某塊區域當中,或是僅僅和身旁最 : 靠近的隊友做換人。有時候甚至會跟著進攻球員繞過底線,完全就像盯人防守一樣。 : (譯者註:有解釋跟沒解釋一樣啊,只是混合盯人和區域的話,LJ那時的UNLV也有用過 : 這種方法,E大請指教... m(_ _)m ) 對不起各位啊....被點名了 但是我想我還不能像各位先進一樣算是大之類的..... 只能以自己有限的知識來和各位一起分享討論: 轉錄自coach Jackson's page: http://www.geocities.com/ljacksonesc5/19.html 老實說 我是第一次看到「流動式雙曲拋物線區域防守」....這個名詞。 經過某留美土木學者越洋指點後,總算稍微瞭解了一點這基本名詞的概念。 http://mathworld.wolfram.com/HyperbolicParaboloid.html 所謂的雙曲拋物線,可用類似馬鞍的形狀來畫出整個結構, 馬鞍中間的那一個點,朝馬頭切,是最低點,橫著朝馬身切,是最高點.... 這應該也是整個防守系統的最關鍵之處..... 但是他指的是防守系統中的吼你系的區域?還是每個防守者移動的模式?就無從得知。 如果答案是1. 那麼這個名詞所帶來的意義是「對手眼中的生門,其實才是真正的死門」 你覺得是空檔的地方,其實才是我要包夾的地方。 如果答案2.那應該就表示除中樞外,外圍四個防守者依圓弧狀所劃分的防守位置。 )( 這兩個圓弧的中間站的是中樞防守者,剩下的表示外圍四人應該要防守的範圍, 而當球的位置在線上時,就是由兩個外圍防守者來共同防守(包夾)。 (哈....對不起...我只想到這兩個答案) 或許這是Saunder自己發明專有戰術名詞吧??? NBA級的教練的功力,真的不是我們一般所想像的。 在看了三場Saunders帶隊的T-wolves比賽之後, 在上篇中我提出的是我覺得最類似的防守方式。 很像是伸縮式的1-3-1的防守混合了2-1-2(or you can say 2-3), 在縱向進攻時,讓對手覺得往核心區域有破綻(所以是最低點?) 但是一旦進入核心後,就包夾起來(變成最高點?) 只是為了符合NBA的規則,所以在交代對方球員強弱邊交換時,會有特殊的因應之道。 (簡而言之,就是有球員從左半邊跑到右半邊或是相反過來打亂防守陣型的情形) 這種左右交代的陣型變形法則,可能還需要多看很多場才能稍微抓到要領。 我們先來想想那個年代的Saunders手下有誰? 一短一中三長的陣容: 一個很矮但是卻很快的T.Brandon做為第一線,壓迫對方控球。 一個六呎七的高大白人射手Szczerbiak,以及六呎十左右的跳跳男Joe Simth, 作為兩邊側翼的防守,並與KG三個人成為防線的中樞,將球場切割成前後兩半。 在變形成2-1-2時,則由Szczerbiak和Brandon兩位聯手防守外線。 一個大個Nesterovic,站死底線遊走當作牆。 整體來說,當年的T-wolves有高度,但是沒有厚度,也因此Saunders利用了區域防守, 在每次對手進攻中,將持球者與對峙的1-2位防守者後,加上一個補位的中樞, 以增加實質上的厚度和縱深。 這樣子的陣容,與現在把Hamilton拿掉,補上Dyess的陣容其實很像。 Saunders自己提到,活塞先前的盯人其實也包括了區域的精神。 我想,因為活塞的man to man trap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針對各種強邊screen的包夾。 簡單的例子:當Stockton和Malone想要做檔切時, 一般的球隊只能下達「先看管stockton or 先守住Malone」其實兩個都不是好答案的答案。 但是活塞根本不去管是怎麼交代換防守,很直覺的兩個人都跳出去包夾對方的外圍球員, 再拿遠邊溪蛙來補原來MALONE,所以這時候stockton當然就攻不出去了, 連傳球都要考慮一下,是否有辦法越過班蛙的巨大身軀。當然Malone也要猶豫一下, 因為後頭的防守者依然是那麼的高大強壯,所以這兩位球星都不會有好的出手機會, 只能靠其他的樓囉們進攻了。-->嘍囉們破壞力如果有那麼強,也就不會只是樓囉了。 而整個系統靠的就是雙蛙的機動力和良好的協防判斷力,防堵第一時間產生的空檔。 而各位如果已經瞭解基本1-3-1的法則,外圍做包夾,中樞做補位的工作, 也可以從心中很明顯的畫出這樣的防守形式: WADE在三分線45度角處想找歐胖做個檔切,結果溪蛙根本不管歐胖有沒有在擋人, 直接繞過去和Billups做包夾WADE的兩面牆,然後WADE就在45度角被夾了, 要是他猛然想傳歐胖.....卻發現班蛙依然不動的站在歐胖身後, 萬一真的傳給歐胖... Billups和溪蛙反倒是會回過頭去,對歐胖上下其手。 所以,整個區域防守,在所有外圍可傳球路徑的第一傳球點上,都是已經先布陣完成, 使對手每個傳球都必須思考再三,但是所有extra pass的第二次傳球可到達的點, 則通通放棄掉不預先防守,而只靠隊友在兩次傳球的時間內間迅速的移動, 並由中樞位置的球員在該區域呈現空窗期時來協助防守該區域。 ================================================================= 至於進攻方面..........很抱歉 由於古早年代資訊不足,在下目前只能說Saunders的戰術可以簡單分: 1.控球們自己突破後再想辦法出手與分球,此時KG也拿來當中距離砲台 (Saunders永遠都會讓他的PG出手很多次...他的系統中一直需要有強大火力的PG.) 2.禁區清出空間,大個堆疊在兩邊底線中距離,KG在高位附近幫控球做擋人後, 回傳給KG,然後請KG自己想辦法.........(可看到類似變巨大化的MJ在打球) 3.將KG放在三分線外導球,專職射手和大前鋒都塞在兩邊的底線和45度角, 甚至PG給球後也拿去塞底線等球,通通當中長距離的砲台, 以快速導球找空檔,或切入分球給對邊。 4.場上的三個高個如果某一人對上矮個球員,先試著要到低位,海扁一頓對手。 其他的....大概還要多看一些才能和大家討論了 開放式戰術的缺點就是......很自由,很難有具體的進攻模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32.9

10/11 17:31, , 1F
狂推啦
10/11 17:31, 1F

10/11 17:50, , 2F
10/11 17:50, 2F

10/11 18:10, , 3F
Prince在低位也很有殺傷力@@
10/11 18:10, 3F

10/11 19:30, , 4F
恐懼的推
10/11 19:30, 4F

10/11 19:37, , 5F
這種好文真是讚啦!我超喜歡看這類文章 感謝大大的解說렠
10/11 19:37, 5F

10/11 21:44, , 6F
好多強者..
10/11 21:44, 6F

10/12 00:05, , 7F
這讓我想起了微積分= =
10/12 00:05, 7F

10/12 00:15, , 8F
偷偷XDDD
10/12 00:15, 8F

10/12 01:18, , 9F
每天都來看看有沒有EXPRESSION的文章可以推 :)
10/12 01:18, 9F

10/12 03:14, , 10F
看到這樣有水準的文章真是福氣
10/12 03:14, 10F

04/21 03:24, , 11F
優文 :P
04/21 03:24, 11F
文章代碼(AID): #13IrdsV9 (Pistons)
文章代碼(AID): #13IrdsV9 (Pist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