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真的很屌

看板PinkFloyd作者 (purple haze)時間16年前 (2008/04/04 01:33),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 引述《joystrokes (阿緯)》之銘言: : 本質上是錄音室樂團?! : 請不要因為他們的專輯錄製的很精細很要求 就傻傻的以為他們是個錄音室樂團 錄音室樂團並不是一個具有貶意的名詞。君不見大家公認搖滾樂歷史 上最偉大樂團(之一,這樣講比較保險)的Beatles後來也是放棄巡迴演 唱,在艾比路錄音室裡面搞出了那一系列的經典專輯。Pink Floyd在 錄音室裡面的成就高於他們現場演出,這應該是可被公認的事實,而 且也一點無損於他們的歷史地位。 : http://www.pf-db.com/ : 看一下吧 : 難道the wall tour是巡迴好玩的嗎? 那種舞台可不是隨便一個"錄音室樂團"弄得出來的 The Wall那幾場演出,無庸置疑的堪稱是歷史上規模和野心數一數二 龐大的。但換個角度想,這幾場演唱會之後呢,最宏大的規模有造就 歷史上最偉大的現場演唱會嗎?當年整系列演唱會都錄影錄音下來了 ,但現場影像後來連Rogers Waters自己都不願意發表;錄音更是過 了20年之後才發行。很明顯的可以看出Roger Waters自己並不覺得對 成果滿意。我相信Harvested那系列DVD你應該都有收。你看過了80's 的The Wall Live不知道有什麼感想? : 另外以DSOTM來說 最完整的編曲都只有在現場聽的到 更別說david現場的吉他tone了 : 最讓我驚艷的是 any colour you like 長達7分鐘多以上的jam 每個時期又都不一樣! 其實Pink Floyd很多歌曲受限於當年LP長度,很多橋段或是solo在專 輯版裡面都是比較短的,這部分的確是現場比較能夠聽到。DSOTM的現 場之前我收了不少,不管是DSOTM發表前或發表後的。研究這些錄音, 帶給我比較大的樂趣是有機會去看這些歌曲從雛形開始慢慢進化的過 程。至於我心目中究極版的DSOTM始終還是錄音室專輯版本。70's那些 DSOTM現場,目前覺得還沒有聽到什麼太神妙的版本。當然這多少也受 限於當年音響工程還有bootleg錄音。這是個人意見,如果有好的70's 現場版本也歡迎推薦。90's那些DSOTM現場當然也是可以聽聽。只是沒 有了Roger Waters的Pink Floyd總是似乎缺少了些什麼。Pulse的DVD 我倒是蠻推薦的,官方版本前幾年終於問世。 至於jam,現場當然不能像是錄卡拉帶那樣,他們可是職業樂手呢:P。 Rogers Waters的DSOTM我現場看過,和Pulse裡面一樣,也是有搭配 很多現場的聲光效果。很多東西都是事前已經先編過的,能夠自由發 揮的部分會比較有限一點。 : ps "偉大現場樂團的標準衡量" 想跟您請教一下這個所謂的標準在哪裡? : 或是麻煩你列舉一下在這個標準下的前幾名吧 感恩 Jimi Hendrix的Experience和The Gypsy band(請不要聽Woodstock錄 音,那歷史價值遠大於現場演出精彩度)、Cream(官方版Live Cream 兩張都很不錯,你也可以找找1967年的Grand Ballroom, Detroit)、 1969~71左右Mick Taylor還在的Rolling Stones。Allman Brothers Band(at Fillmore East可是最偉大的現場專輯之一)、Derek & the Dominos(Fillmore的那些bootleg可以找來聽聽,官方版是把那幾場 edit起來的)、1975年前的Led Zeppelin、Neil Young & the Crazy Horse、The Who(Live at Leeds光是單碟版就可以稱的上是史上前幾 的現場專輯)、The Band...這List還可以接很長下去... 不過我的重點是,Pink Floyd就算不如他們,能夠拿來和這些樂團比 較也不算辱沒PF吧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9.232.140.74 ※ 編輯: experience 來自: 76.91.62.102 (04/04 10:42)

04/04 13:09, , 1F
好文,真的沒有必要過度神話一個樂團
04/04 13:09, 1F

04/04 15:54, , 2F
推有心,希望大大多發文講講自己的心得
04/04 15:54, 2F

04/04 16:46, , 3F
好文 不過之前用乏善可陳這個詞實在令人替PF抱不平XD
04/04 16:46, 3F
文章代碼(AID): #17zHJ_k_ (PinkFloy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zHJ_k_ (PinkFlo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