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PETER SHOR演算法

看板Physics作者 (邪惡皮老闆)時間11年前 (2013/04/17 15:33), 編輯推噓1(1016)
留言1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willylala (wilson)》之銘言: : 不知道這個問題問在這個版對不對 : 不過查到的論文都屬於物理系的所以就po這拉 : 敝人不才小弟對於此種量子演算法有幾個問題: : 1.此種演算法可否用c++寫成? : 2.如果可以,傳統電腦執行起來與量子電腦只有速度的差異? : 3.對於量子部分的計算法,是將什麼東西反傅立葉轉換 : 在傅立葉轉換? : 懇請各位大大幫忙 就我自己理解,分享一些我的心得。 量子運算中本身所使用的演算法,很多就是古典資訊處理的演算法, 那些基本邏輯閘與所使用的邏輯與數學演算法則,並不會因為古典或量子而有所不同, 而造成這兩者最大的不同,則是在於被處理的資訊其本身的狀態。 換個說法,你可以在古典系統中找到相對應的邏輯閘或是資訊處理元件, 但差異處在於其所處理為古典資訊,而非量子之訊號資訊。 因此,我曾在修量子資訊課問過教授一個問題,單就此一個元件,例如一個分光鏡, 能存在一個嚴謹的定義,說明此元件為量子元件或是古典原件嗎? 不過這問題,我猜那個教授他不知道,所以他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 我想這涉及資訊處理的根本定義問題,我的觀點是古典元件與量子元件, 就資訊的處理本身,這兩者並沒有甚麼區別,而最大的區別,則是資訊態本身。 如果此假設成立,這之後我就想了一個更進階的問題,因為傳統的電腦是數位的資訊態, 如果採用類比的資訊態,是否也可以仿造出類似量子資訊態的演算特徵的計算器? 而關於這個問題,答案很有可能是否定的,我猜可以從quantum decoherence這特性, 用數學去把它推導證明出來... 而quamtum decoherence本身也是用來區分古典資訊態與量子資訊態的最直接數學定義, 我覺得它甚至可以用來檢驗量子計算器的真偽,例如偽裝成量子系統的古典計算器。 -- ※ 編輯: PlanktonEvil 來自: 123.195.68.36 (04/17 15:39)

04/17 15:42, , 1F
quantum gate和古典邏輯閘是不同概念...
04/17 15:42, 1F

04/17 15:43, , 2F
最簡單的例子 量子計算有no cloning的限制 古典電腦沒
04/17 15:43, 2F

04/17 15:45, , 3F
量子計算裡 gate=unitary operator 當然是否所有unit
04/17 15:45, 3F

04/17 15:45, , 4F
ary operator都能在現實中製造出來是另一回事
04/17 15:45, 4F

04/17 15:46, , 5F
不過就理論來說 任何unitary operator都當成gate
04/17 15:46, 5F

04/17 17:12, , 6F
...........
04/17 17:12, 6F

04/17 20:00, , 7F
只有小部分是對的....
04/17 20:00, 7F

04/17 20:03, , 8F
唯一對的地方是點出被處理的資訊其本身的狀態是不同的
04/17 20:03, 8F

04/17 22:26, , 9F
我所聽說的,其實就連classical Turing mechine能不能解釋
04/17 22:26, 9F

04/17 22:26, , 10F
量子電腦都還沒有真正的證明
04/17 22:26, 10F

04/17 22:27, , 11F
只是因為一些quantum algorithm 比已知所有的classical
04/17 22:27, 11F

04/17 22:28, , 12F
algorithm 快,所以才會讓大家去猜這兩者根本上不同
04/17 22:28, 12F

04/18 02:31, , 13F
當然 除非證明P=\=NP 不然不能說量子電腦"一定"比較強
04/18 02:31, 13F

04/18 20:56, , 14F
簡單說,就是量子演算也可以在古典演算上呈現,只是
04/18 20:56, 14F

04/18 20:57, , 15F
計算效益上的問題。我覺得為何討論的人,質疑不更直
04/18 20:57, 15F

04/18 20:58, , 16F
接把該說的說清楚呢?這樣就失去討論的意義了
04/18 20:58, 16F

04/19 14:16, , 17F
BQP離NP還差的遠好嗎 別把BQP想得有多神
04/19 14:16, 17F
文章代碼(AID): #1HRb1EA0 (Phys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HRb1EA0 (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