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鋼筋混泥土強度設計法的基本假設?(酬P幣)

看板Physics作者 (非旋)時間12年前 (2011/11/05 13:0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Actionstar (戰魂.鬥者)》之銘言: : 苦思很久 一頭霧水 : 1.桿件強度滿足應力平衡與應變相合。 結構靜力平衡(也就是靜者恆靜,不討論運動或動力行為) 而應力跟應變 在彈性範圍有一對一 之對應關係 : 2.鋼筋與混凝土應變假設與其至中立軸之距離成正比。 中立軸應力為零 而離中立軸越遠 受拉或壓的量越大(材力:樑彎曲的概念) : 3.混凝土最外緣受壓面之容許最大應變為0.003 承上概念 最大應變出現在最外緣 而該值由經驗率定(目前取0.003) : 4.混凝土抗拉強度可忽略不計 混凝土是抗"壓"為主 而鋼筋則是抗"拉"為主 一般是配鋼筋在混凝土裡面 因混凝土抗拉強度太弱可不計(混凝土主要看的是抗"壓") 但抗"拉"強度需要看的是鋼筋 鋼筋與混凝土 兩種材料有互補作用 形成複合材料"鋼筋混凝土"(簡稱RC) : 5.鋼筋之彈性模數為2.04*106kg/cm2 由鋼筋拉伸試驗率定(其值就是試驗測得應力應變圖的斜率)應該是2.04*10^6kgf/cm^2 : 6.桿件斷面之混凝土壓應力視為矩形應力分布, : 混凝土之應力強度為0.85fc’ : 應力分布之深度為 a=β‧x 同樣是經驗率定:以混凝土 極限強度fc' 的85%為應力強度 (一來也可保留一些裕度) 應力分布的深度 是取表面以下深度 a=β‧x : 不知是否有人能夠幫我解釋上述假設?? 在物理板問RC規範 好像有點怪怪的 囧rz 這些是實驗出來的數據 寫成設計規範 並不全是物理定律導出的結論 規則是人定的 沒有很強的"理論"理由(但有"經驗"作為依據).. 而規範也可能幾年又改版 : PS. 如能詳盡解釋告知~令資質駑鈍的我茅塞頓開 : 願奉上P幣(2000)聊表謝意~感激不盡!!謝謝!! P幣就不用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185.128.74 ※ 編輯: irrotation 來自: 111.185.128.74 (11/05 20:20)

11/29 06:05, , 1F
感激不盡 ~ 小額附上 聊表謝意
11/29 06:05, 1F
文章代碼(AID): #1EjCDzct (Physics)
文章代碼(AID): #1EjCDzct (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