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相機所建構的攝影哲學

看板PhotoCritic作者 (擦地騎士)時間17年前 (2006/11/16 20:02),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6 (看更多)
※ 引述《fotofolio (書店)》之銘言:

11/16 19:31,
只寫到一、攝影愛好者對於傳統攝影的憧
11/16 19:31

11/16 19:31,
二、三、四還要完成.
11/16 19:31

11/16 19:44,
主流消費市場的相機同質性太高, 不知道要與商業行為
11/16 19:44

11/16 19:44,
論證什麼關連?
11/16 19:44
推文會推很長,用回文的好了 你文章裡提到很多有關於大眾對影像的品味標準:什麼決定性瞬間啦,完美的再現啦,還有 好看的顏色等等,甚至於"真實",然後把這些標準綁在攝影器材上來做檢視,實在是很奇怪. 先不提消費者(攝影愛好者)對於這些標準的需求是打哪來的,以你舉的觀景窗這個例子來 講,這項配備也不是一從攝影這詞誕生時就隨之做在相機身上,而是經過許多科技進步與 商業考量後產生的決策與結果.你過度強調這項器材對於整個影像產製的過程中所扮演的 角色,卻沒有對觀景窗的產生過程以及存在的價值做更進一步的檢視而忽略了背後更大的 黑手.以致於後面延伸出來那些以"光學觀景窗是一個歷史性的斷裂"為基礎的論證,從這點 看來也不過又是一種站在器材本位的角度來思考自己所見所聞的經驗.(不過話說回來如果 還有待續的話,這些內容也有可能會出現在接下來的文章也說不定.) 相機可以是是工具也是器材(消費品),不過以工具又或者是以器材的眼光來看待完全是 不同的兩件事. 簡單地說你搞混了兩者之間的差異 -- Es Muss Sein............就該如此 來自 Materialis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175.253

11/16 20:58, , 1F
坦白說,f大po的那篇,與其說是攝影哲學,但看起來較像是
11/16 20:58, 1F

11/16 21:01, , 2F
一篇"描述既定的事實"的文章~ 確實有某部分,過於忽略工具
11/16 21:01, 2F

11/16 21:01, , 3F
的演進過程、目的等等~ 乍看之下,似乎什麼都有提到
11/16 21:01, 3F

11/16 21:02, , 4F
但卻又不夠深入 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11/16 21:02, 4F

11/16 22:30, , 5F
有道理耶~~ 真精采, 希望能看到更多兩位前輩的討論 ^^
11/16 22:30, 5F

11/17 00:54, , 6F
我想等他寫完再問...^^||b
11/17 00:54, 6F

11/19 11:05, , 7F
推一下,好久不見了XD
11/19 11:05, 7F
文章代碼(AID): #15N5DPXB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N5DPXB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