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看板Philharmonic作者 ( MCM Rider)時間20年前 (2004/02/22 13:2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4 (看更多)
回家聽了向網友買來的Inbal指揮Mahler 7, 先前聽說的DENON發燒錄音果然令人驚訝。 動態雖然不會很大,這應該跟指揮有關,但是細節卻出奇的好。 在一片鑼鼓喧天的樂段,各種聲音都可以清晰辨明。 Inbal的詮釋應該也是照本宣科型的,沒有過份奇特的地方。 但是兩段夜曲稍嫌歌唱性不足,目前聽到覺得不錯的是Abbado/Berliner版本的 演出(不過可能要先適應一下第四樂章第一主題,Abbado選用了急促的步伐)。 說到錄音,Karajan的晚期那一系列的數位錄音,效果很好。 無論是否欣賞他晚年對樂團平衡的處理,都不能忽視在商業數位錄音啟蒙時期的 音響效果,整個樂團聲音更具實體感,飽滿、圓潤、豐厚。 聽一下83和62年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音響效果的差異立現。 (當然,類比錄音轉至數位媒介上的部分又有很多爭議了) 62年的"第九號"氣勢驚人,再現部可謂一瀉千里。 當然不比Furtwaengler的42年演出,抑揚頓挫的朗誦感,又是在 以流暢精準塑造高潮之外的另一座山頭。 戰時的定音鼓敲擊鏗鏘有力,猛烈的砲火似乎已經快要超出當時錄音器材能夠 應付的範圍之外,每次聆聽時都不自覺的摒息,是一種精神上的爭鬥。 Karajan擁抱媒體。對他個人而言,利用了好處也得到了壞處。 對聽眾而言亦是如此。卡拉揚音樂上的藝術往往是失焦的犧牲品。 在普遍的、空泛的,可以輕易不經消化的資訊描述下,對於Karajan的批評常是過度 反應的。 一個人也許同時厭惡Walter和Karajan的藝術,但是在Karajan身上, 又有太多無關緊要的批評,關於他的人生、價值觀等等參做一堆來模糊焦點。 同時,若是一定要將Karajan在婚姻上態度與作為加入討論,在一堆傳言式的 訊息交互傳遞下,Walter未必是符合傳統的"忠貞婚姻"價值行為者這個資訊, 相對的在人們的印象中,強度小多了。 Karajan晚期與Wiener合作的Bruckner 8,在聽過某個"仰之彌高"的優異版本後 (必須強調,這"某版本"真的很棒,我不是在開玩笑的),不免有聲音過於滑膩之感。 然而我相信,在Karajan這份錄音中,我聽到了一個老人用他晚年獨特的觀點 嘗試去摸索這首曲子中的那種難以名狀的神秘與莊嚴。而這不也是每個我們稱為 "大師"的音樂家們畢生的歷程嗎? 回到Mahler,我覺得聽Mahler交響曲的版本比較是最有趣的一件事。 總譜上密密麻麻的聲部交疊,給了指揮家太多的組合方式將他們拼湊在一起了。 Walter對於他的老師這些超時代的作品,多予輕撫的感人的外表包裝。 Klemperer這位性情剛烈的同門弟子,管他三七二十一,用他難以名狀的 頑固分句和速度演出了充滿辛辣與諷刺感的音樂。(這兩位絕對不是Mahler的 客觀詮釋者!) Barbirolli演繹出了一位敏感的作曲家,是透過他自身對歌唱旋律的優異處理。 Rattle與Berliner在"第五"的演出,則結合了充滿現代意象的層次感,試圖透過 精準的、組合式的音色與分句來注入新的精神。 唯一讓小弟感到"痛苦"演出的版本,在希望得到眾樂迷原諒這種主觀的批評下, 我只能說是某位不幸(真是大不幸)因心血管疾病過世的義大利籍指揮家。 -- 念奴嬌 南海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百年紅樓人物。 誠樓西邊,人道是,壬午高三致知。黃卷青燈,飛毫沈吟,震起萬仞山。 黃榜如雲,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八八當年,高一初進了,雄姿英發。 社團聯誼,談笑間,壯志灰飛煙滅。台大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遺恨。 升學如夢,一尊還酹書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80.201 ※ 編輯: ckscorsese 來自: 218.166.80.201 (02/22 15:54)
文章代碼(AID): #10E3tSSw (Philharmon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24 篇):
閒聊
20年前, 02/22
閒聊
閒聊
2
2
20年前, 04/19
閒聊
1
1
20年前, 04/19
閒聊
閒聊
1
1
20年前, 09/06
閒聊
8
13
閒聊
4
4
閒聊
20年前, 09/11
閒聊
1
1
20年前, 09/12
文章代碼(AID): #10E3tSSw (Philharm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