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本科生帶博士碩士做科研,緣何成“研霸

看板PhD作者 (wladimir)時間10年前 (2014/02/24 20:32), 編輯推噓12(12048)
留言60則, 1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2/17/c_126142782.htm  日前,網上一篇關于“華中科大本科生帶博士碩士做科研”的報道爆紅網絡,一名年 僅22歲的大四男生,一年之內在國外核心期刊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和美國化學會旗下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各發表論文一篇, 另有三篇論文正投至國內外核心期刊,申請國家八項專利。前不久,他的團隊代表華中 科技大學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獲得二等獎。網友們表示:“ 這是真研霸!”各種疑問也接踵而來:本科生為何可以連續在國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 篇?為此,記者采訪了這位華中科技大學“科學研究之星”張哲野。   “我只想用石墨烯改變世界”   “新一代的研霸”“未來科學家”,面對同學們給自己取的諸多外號,這個大四男 生靦腆地表示:“只不過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2010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家安德烈 ·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羅夫兩位科學家,憑借在二維空間材料石墨烯方面的開創性 實驗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讓當時還是大一新生的張哲野也萌發了研究石墨烯的念頭 。“在國內,許多專家都覺得石墨烯研究已經做到盡頭,很難繼續深入。但我相信石墨 烯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張哲野說。   前景雖好,但要出成果也并非易事。“這條路并不容易走,但他卻從骨子里愛著石 墨烯研究。”同一個團隊的在讀博士生奚江波對張哲野充滿了敬佩,“剛來時,大家介 紹他是‘未來科學家’,我第一反應‘不是碩士,就是博士’,根本沒想到是本科生。 ”   有時候,張哲野早出晚歸,在實驗室一待就是一天。后來,為了不打擾室友休息, 他挪到化學樓一個僅六平方米的辦公室,湊合著過了一夜又一夜。“石墨烯是他的‘女 朋友’,即使打水、走路,腦袋里也都是石墨烯。”張哲野的室友如此調侃。“什么樣 的人能出成績?實驗室來得勤的人才最有可能出成績。”化學學院副教授肖菲說。   但就算是“研霸”,也有“沒有思路”的時候。“科研必然是伴隨著枯燥的,如果 不是興趣,我也不可能撐下來。”碰到情緒低落時,張哲野只要在實驗室走一圈,心便 平靜了,“我只想用石墨烯改變世界。”   “研霸”源于拔尖創新平臺   說起自己的“成績”,張哲野坦言:“是學校啟明學院給了我發揮的最大空間。雖 然都是做實驗,但這里提供的絕不只是尖端的設備。”張哲野表示,“剛開始,老師提 供給你的只有課題,所有的研究都自由發揮,看似無序,但正是這種‘空氣式管理’給 了學生創新的最大可能。”  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創新示范區,華中科技大學啟 明學院自成立起,就面向本科生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突出對學生創新能力、 創業精神和領導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實學創新人才的培養。   拔尖的平臺是前提,優越的制度是保障。此次挑戰杯帶隊老師之一王帥教授介紹, 在啟明學院,即使是本科生,也有自己的科技創新實驗室,且與科研辦公用房同等對待 ,學校還設立了“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更有專職教師對本科生科技創新活動進行指 導。“只要創新性比較強,設計思想好,研究成果就有可能發表在國外高端雜志上。” 王帥說。   啟明學院鼓勵學生參加科研訓練項目,并為創新活動提供特別學分;鼓勵學生發表 論文,參加高水平學術會議,申請發明專利,參加國際、國內科技創新競賽,優秀者還 可獲得學院資助。此外,學院還通過定期舉辦創新教育論壇、特優生沙龍等多項特色活 動,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科研思想,多項優越的制度為推動創新教育改革,培養拔尖創 新人才提供了堅實保障。   目前,啟明學院的學子們已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學術會議上發表了一系列高質 量的學術論文,在各大學科競賽中也以高技術含量的參賽作品獲得榮譽,并擁有“旋轉 式抽屜”等多項實用發明專利。   在許多大四學生糾結于考研還是找工作的選擇時,張哲野卻安心埋首于實驗室。“ 就算保不上研,我也不會放棄,堅持下去總會有收獲的。”對自己的未來,張哲野充滿 信心。(本報記者 夏 靜 本報通訊員 陳 瑩)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3.65.141.177

02/24 20:36, , 1F
http://ppt.cc/dXyC 最近浙江大學也有一位本科生剛發表
02/24 20:36, 1F

02/24 20:36, , 2F
nature
02/24 20:36, 2F

02/24 21:35, , 3F
好厲害的本科小伙! 只是論文的撰寫也是自己寫的嗎?
02/24 21:35, 3F

02/24 21:41, , 4F
http://ppt.cc/MjsA 也有人不相信,也是議論紛紛
02/24 21:41, 4F

02/24 21:54, , 5F

02/24 21:55, , 6F
看了些介紹,應該是首先學生要有創新思維,也需要指導
02/24 21:55, 6F

02/24 21:56, , 7F
http://ppt.cc/mD5S 復旦和中國科大有這樣的介紹
02/24 21:56, 7F

02/24 23:00, , 8F
http://ppt.cc/FBBe 浙大物理本科生最近有一篇國際頂級
02/24 23:00, 8F

02/24 23:00, , 9F
Optics Letters。
02/24 23:00, 9F

02/24 23:01, , 10F
在各校鼓勵本科生科研的情況下,冒出些人也是很正常的
02/24 23:01, 10F

02/24 23:04, , 11F

02/24 23:12, , 12F
nature communication不是nature....差很多.......
02/24 23:12, 12F

02/24 23:26, , 13F
Nature Communications 是的。沒有看清楚
02/24 23:26, 13F

02/25 00:25, , 14F
"帶博士碩士做科研" 大學沒畢業 就有自己的小團隊
02/25 00:25, 14F

02/25 00:53, , 15F
http://ppt.cc/wwxc 他蠻謙虛的
02/25 00:53, 15F

02/25 00:58, , 16F
02/25 00:58, 16F

02/25 00:59, , 17F
想法,例如發表IEEE的本科生
02/25 00:59, 17F

02/25 01:04, , 18F
大陸的報導,我會先打三折。至於這種標題,會讓我直接無視~
02/25 01:04, 18F

02/25 01:06, , 19F
什麼是本科生
02/25 01:06, 19F

02/25 01:32, , 20F
本科生就是台灣的大學生。
02/25 01:32, 20F

02/25 01:32, , 21F
有網友評論 天才發生在國外是天才 在中國那可能是領導小孩
02/25 01:32, 21F

02/25 01:32, , 22F
希望這不是像華南虎事件一樣灌水的。
02/25 01:32, 22F

02/25 01:32, , 23F
再不然他就是穿越的。
02/25 01:32, 23F

02/25 02:47, , 24F
為什麼這作者這麼喜歡po大陸文章
02/25 02:47, 24F

02/25 06:47, , 25F
賣鬧阿,美國大學生一堆人都大二大三就發過SCI了
02/25 06:47, 25F

02/25 06:48, , 26F
更多的是課程的期末報告寫成SCI的也有
02/25 06:48, 26F

02/25 06:48, , 27F
只有大陸跟台灣會大驚小怪 阿好厲害好厲害 大學生發SCI
02/25 06:48, 27F

02/25 09:32, , 28F
還好啦,近來大陸經費資源充足,一堆大學生想出國紛紛往有
02/25 09:32, 28F

02/25 09:33, , 29F
名的實驗室擠,所以大學生發到有名期刊也不足為奇,但也因
02/25 09:33, 29F

02/25 09:39, , 30F
為競爭激烈,相對地他們碩博士發一堆PAPER也是很多~~
02/25 09:39, 30F

02/25 12:18, , 31F
真酸
02/25 12:18, 31F

02/25 15:09, , 32F
又不是出Nature或JACS,炒作個啥,還有,搞不好是第N作者掛名.
02/25 15:09, 32F
http://www.nature.com/srep/2014/140211/srep04053/full/srep04053.html 的確是第一作者,在nature上一搜索就出來了

02/25 15:46, , 33F
任何人只要想發就可以發 又不是只有博士可以發
02/25 15:46, 33F

02/25 18:20, , 34F
有好的教授給正確的研究方向很重要
02/25 18:20, 34F

02/25 18:20, , 35F
學生有創意可能是運氣好 但沒有環境也就沒有那個運氣
02/25 18:20, 35F

02/25 18:21, , 36F
關鍵不是創新思維這麼表面的東西 要有扎實的背景知識與環境
02/25 18:21, 36F

02/25 18:21, , 37F
加上必要的運氣 才有辦法做出好東西來
02/25 18:21, 37F
※ 編輯: wladimir 來自: 223.65.143.4 (02/25 19:06)

02/25 19:27, , 38F
Scientfic Report....... 這期刊很新
02/25 19:27, 38F

02/25 20:48, , 39F
剛發表的文章吧
02/25 20:48, 39F

02/25 20:53, , 40F
這些年本科生發表的文章越來越多,很多是所屬領域頂級
02/25 20:53, 40F

02/25 20:56, , 41F

02/25 20:57, , 42F
最頂級的要到教授或者研究生級別才能吧,如JACS類的
02/25 20:57, 42F

02/25 21:01, , 43F
武漢大學有本科生發表到science上 http://ppt.cc/i3P3
02/25 21:01, 43F

02/25 21:18, , 44F
好奇心往往有原創性的文章發表http://ppt.cc/A9jB
02/25 21:18, 44F

02/25 21:19, , 45F
如探索海星的文章 http://ppt.cc/mho0
02/25 21:19, 45F

02/25 22:47, , 46F
好教授的確重要,但有可能他自己都發表不了。學生的思維
02/25 22:47, 46F

02/25 22:48, , 47F
創意更加重要。如中南大學的本科生http://ppt.cc/QPej
02/25 22:48, 47F

02/26 20:40, , 48F
http://ppt.cc/rF3p 今天有報紙詳細報導了
02/26 20:40, 48F

02/26 20:41, , 49F
“90後”學術黑馬是如何煉成的.其實他的學習排名只是17名
02/26 20:41, 49F

02/26 20:42, , 50F
屬于中等偏上,第一次高考連二本都沒上,復讀才考上華中科
02/26 20:42, 50F

02/27 00:12, , 51F
scientific report是Nature系統,但其IF只有2.927
02/27 00:12, 51F


02/27 00:16, , 53F
ACS期刊這一篇比較高,IF=5.008,兩篇都是第一作者。
02/27 00:16, 53F

02/27 01:14, , 54F
好多實驗室都低齡化了,如清華 http://ppt.cc/N6Cx
02/27 01:14, 54F

02/27 01:15, , 55F
就當作科研訓練的起步吧,逐漸會習以為常
02/27 01:15, 55F

02/27 01:21, , 56F
報導熱的是中南大學本科生直升教授 http://ppt.cc/vICL
02/27 01:21, 56F

02/27 01:22, , 57F
http://ppt.cc/~HVE (最年輕的教授)
02/27 01:22, 57F

02/27 01:50, , 58F
第二篇 新進展 http://ppt.cc/GmK0
02/27 01:50, 58F

02/28 00:52, , 59F
我想看的面相只有,這些事情台灣大學生做不到,這不就結了
02/28 00:52, 59F

02/28 10:15, , 60F
想用我改變世界 >///<
02/28 10:15, 60F
文章代碼(AID): #1J2plGrF (PhD)
文章代碼(AID): #1J2plGrF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