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舅舅的Nature發表心得

看板PhD作者 (人微言輕狂)時間11年前 (2013/04/29 05:13), 編輯推噓24(24035)
留言59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台灣黃大一 改寫恐龍演化史 http://ppt.cc/dkUh 作者: 江昭倫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3年4月28日 下午12:05 今年4月11日出刊的國際頂尖期刊「Nature」封面故事,刊登由一份國際兩岸研究團隊 共同發表的「全球最古老恐龍胚胎骨床含有有機殘留物」論文,首度開啟國際上「恐龍 胚胎學」新篇章,提供恐龍演化史重大線索。這項研究成果的幕後最重要推手就是來自 台灣中興大學榮譽教授黃大一!因為他,原本在古生物界沒沒無聞的台灣,現在有機會 在恐龍胚胎學研究領域搶佔先機,領先全世界! 國際「Nature」期刊登出「Embryology of Early Jurassic dinosaur from China with evidence of preserved organic remains (含有被保存有機殘留物證據的中國早侏儸 紀恐龍胚胎學)」的第一天,當天網路搜尋則數高達500多萬則,顯示科學界與關注恐龍 研究議題的各國恐龍迷對該項發現的高度興趣。 ◎黃大一「驚鴻一瞥」 10年寒窗後轟動國際 這項研究起始於黃大一2003年在中國大陸雲南祿豐縣,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龍胚胎 化石骨頭。本身是玩石家、也是業餘古生物家的黃大一說,2003年他帶領了一群化石 玩家前往雲南祿豐採撿化石,當時大陸中央電視台特地前往採訪,就在訪問空檔幾秒 鐘,他偶然看到自己左下腳旁有一個小化石,當時只覺得有些奇特,隨手撿起來放在 口袋。 回到台灣後,黃大一查了一些資料,覺得該化石可能是早期哺乳類動物,但也不敢確定 。直到2008年底碰到一群德國波昂大學來訪的古生物學者,他將手中的化石交由對方進 行微型電腦斷層掃描分析,結果發現,它竟然是年代距今約1.95億年前,也是目前世界 上最古老的恐龍胚胎化石。 黃大一警覺到該化石的重要性,2010年春天,他找上了古生物界研究恐龍胚胎權威專家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羅伯賴茲(Robert Reisz)院士,並由賴茲院士成功帶領一支國 際兩岸研究團隊,陸續在雲南祿豐縣挖出超過20隻恐龍胚胎,總計有200多根不同胚胎 發育階段的恐龍骨頭化石,它們都屬於不同發育時期的原蜥腳類祿豐龍胚胎個體,是 侏儸紀早期最常見的恐龍。經過3年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重量級期刊上,轟動全世 界。 ◎台灣與國際首創「恐龍胚胎學」 為什麼這項化石研究成果如此重要?黃大一說,研究團隊分析恐龍身體內最長的骨骼「 股骨(大腿骨)」,顯現祿豐龍在蛋裡的成長速度非常快,換句話說,祿豐龍的孵卵期很 短。研究團隊也發現恐龍和現代鳥類一樣,會在蛋裡面動來動去,這也是首次有證據顯 示恐龍有這類動作。 另一個重大發現就是在這些胚胎骨頭內,發現了被保存快2億年前的有機殘留物證據。 黃大一說:『(原音)這個也是台灣團隊值得驕傲的地方,因為在這麼古老、靠近快2億 年前的化石裡頭找到有機殘留物,這是到目前為止這是紀錄,沒有比這個更古老的, 這個暗示一個問題,過去大家對於化石的認知需要作一些修改。』 這項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度開啟了「恐龍胚胎學」研究的全新機會。賴茲教授指出,這 是全球第一次看見恐龍胚蛋內的胚胎如何發育,並追蹤其成長發育過程,對於了解這類 群動物的生物特性,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另闢蹊徑:看進骨頭裡! 因為這一篇「侏儸紀胚胎學」論文發表,包括黃大一在內,共有5位台灣學者破天荒同時 登上Nature國際期刊封面。黃大一說,台灣並沒有相關古生物研究學者,對於恐龍研究 根本無置喙餘地,因此當確認手中的化石是將近2億年前的恐龍胚胎化石時,他決定另闢 蹊徑,利用台灣相關設備儀器,「看進骨頭裡面去」,讓台灣在古生物研究領域有發聲 的機會。他說:『(原音)這種傳統的古生物學,我們絕對玩不過Reisz,因為他是權威, 但是傳統古生物學者,他們是看骨頭的外面,我提出來我們看進骨頭裡面去。台灣雖然 沒有古生物學者,但是我們有相關學科的學者和設備,我們走另外一條路,看到骨頭裡 面去,我們才有講話的餘地嘛,我們才能打開一片天地。』 黃大一解釋,傳統的古生物學研究,相當重視化石型態的完整性,不會任意切割,完整 還在蛋殼裡面的恐龍胚胎,根本不容破壞;他們團隊發掘的胚胎骨頭化石原本就是零散 的,反而因禍得福,透過紅外光譜顯微實驗站分析,以及國家同步輻射中心製備比髮絲 還要薄的樣品試片,台灣才能在微觀化石樣本中成功發現有機殘留物。 ◎榮耀背後 台灣學術制度暴露缺失 不過,享受榮耀的背後,黃大一也感慨,整個研究過程中,曝露出台灣學術制度真的出 了大問題。黃大一說,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沒有博士學位、蘋果創辦人賈伯斯連大學都 沒有畢業,他個人雖然沒有完成博士學位,但包括這次在內共有兩次登上Nature期刊的 紀錄,但台灣過度重視文憑,依台灣僵硬的制度,他無法向國科會申請經費補助,向國 科會人才庫登記時也一度遭到拒絕。黃大一:『(原音)為了讓我能夠申請、拿到這個研 究經費,照他的規定,必須到國科會的人才庫去登記,結果我上網去登記,不給我登記 ,我真的是氣死了!我就寫一封信給(前國科主委)李羅權主任,我跟他說,台灣有多少 學者曾經在Nature發表論文,我這是第一個,我2004年已經有第一篇了,我不被你這個 國科會認為是個人才,台灣還有人才嗎?我說士可殺不可辱,你這個制度出了問題了嘛 !』 黃大一批評,台灣不是沒有投資經費,5年(新台幣)500億的卓越大學計劃也花了,但5年 累積上到Nature期刊的次數,卻是亞洲排名倒數第2,成效大打折扣。他說:『(原音) 根據Nature統計,我們台灣過去5年總共在Nature跟它的一級到第三級(期刊)整個集團 裡面,發表了38篇論文,如果以亞太地區來講的話,前幾名排下來,我們是倒數第二, 我們只比印度好一點,連新加坡都在我們前面,錢有沒有花?花啦,1年100億,人家 Reisz院士他的多倫多大學一年79篇,我們5年加起來還沒有人家一個大學的一半,那這 個錢到哪裡去了,有沒有用在刀口上?』 ◎走出白色恐怖陰霾 開創新人生 不按牌理出牌的黃大一,在家人朋友眼中是個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1988年,他接 受蘋果電腦邀請,回台灣從事中文電腦研發,後來又成了專研催眠的專家,就連玩化石 都能轟動古生物界。但事實上他也是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父親在他6歲時遭槍斃,他 一直等了58年又2個月,才在2011年從馬英九總統手中拿回父親當年遺書,心情感慨萬 千。 黃大一說,成長過程中,家人始終活在被貼上台灣黑五類標籤的陰影下,人生大受影響 ,不過靠著玩化石,推廣恐龍科普推廣工作,他逐漸走出過去陰霾。現在他最想做的, 就是募集更多經費,並好好利用剩下的時間,與賴茲教授一同帶領團隊在恐龍胚胎學進 一步作出更多貢獻,也希望台灣政府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思考建立更好的制度、設置 相關科系或研究中心,培養台灣古生物研究人才,不要錯失大好機會! -- 很遺憾,學界是這副德行。 大學不再值得尊敬,教授的社會地位也沒多高,都是我們這些大學中人自己搞砸的。 我們都把希望放在下一代,但又不斷地把下一代教壞,提供的只是壞榜樣而不是讓人 追求的典範。下一代有樣學樣,好的不學專學壞的,我也不知道到底該責怪誰。 劉從葦,〈或許,只是想放棄的藉口〉(200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4.27.27

04/29 09:40, , 1F
需要拍拍嗎?比他慘的還很多喔。
04/29 09:40, 1F

04/29 09:44, , 2F
如果迷信文憑是個問題, 迷信 Nature/Science/Cell 又何嘗不是
04/29 09:44, 2F

04/29 09:44, , 3F
拿 Nature 文章篇數來壓人並沒有比較高明...
04/29 09:44, 3F

04/29 09:54, , 4F
他是中興客座教授,這樣不能申請國科會嗎?
04/29 09:54, 4F

04/29 11:01, , 5F
制度很明顯就出了問題 何來CNS壓人之嫌??
04/29 11:01, 5F

04/29 11:17, , 6F
他講的是事實阿
04/29 11:17, 6F

04/29 12:54, , 7F
某樓是不是沒考過GRE 這種荒謬的類比也敢拿出來說嘴?
04/29 12:54, 7F

04/29 12:57, , 8F
他不會變比爾蓋茲或是賈伯斯就不用申請經費了
04/29 12:57, 8F

04/29 13:01, , 9F
要錢與能力無關 人脈後台才是重點 這個明顯顏色不對阿
04/29 13:01, 9F

04/29 13:07, , 10F
從這篇文章來看,我以為黃教授的論點是Nature篇數,不是嗎?
04/29 13:07, 10F

04/29 13:09, , 11F
也許我誤解,有沒有人可以解釋黃教授所謂的"刀口"是什麼?
04/29 13:09, 11F

04/29 13:15, , 12F
那篇nature第一和通訊作者都是加拿大人,理論上台灣是沒有
04/29 13:15, 12F

04/29 13:15, , 13F
好的credit的。要是貢獻度這麼高,為何沒有第一或是通訊的
04/29 13:15, 13F

04/29 13:16, , 14F
位子呢? 這是大家要想的喔!
04/29 13:16, 14F

04/29 13:17, , 15F
基本上以這樣拿到的分數,國科會計畫不會過的!
04/29 13:17, 15F

04/29 13:19, , 16F
要是用輻射方式做檢測並闡釋結果都是黃教授的點子,那黃
04/29 13:19, 16F

04/29 13:20, , 17F
授至少可以當第一作者或是通訊作者,事實上是加拿大人全吃
04/29 13:20, 17F

04/29 13:21, , 18F
光光,我總覺得這又是一篇喪權辱國的研究,台灣的東西發
04/29 13:21, 18F

04/29 13:21, , 19F
表時,第一和通訊都是外國的,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04/29 13:21, 19F

04/29 13:22, , 20F
重點是掛在裡面的作者還沾沾自喜,人家根本不count your
04/29 13:22, 20F

04/29 13:23, , 21F
credit
04/29 13:23, 21F

04/29 13:32, , 22F
所以這篇第一作者到底是誰????????????????
04/29 13:32, 22F

04/29 13:32, , 23F
而臺灣人分別是第幾作者??????????????
04/29 13:32, 23F

04/29 13:32, , 24F
聽樓上的意思 好像這篇不是黃教授第一作者?
04/29 13:32, 24F

04/29 13:49, , 25F
這篇來說 台灣人分別是2,4,8,9作者 黃教授在第二
04/29 13:49, 25F

04/29 13:50, , 26F
第一作者就是通訊作者 沒有共同第一也沒有共同通訊
04/29 13:50, 26F

04/29 13:59, , 27F
是的,所以我才說這篇台灣根本沒有credit
04/29 13:59, 27F

04/29 14:16, , 28F
另一種可能則是會不會想藉由 Reisz 幫忙加持, 總之掛名
04/29 14:16, 28F

04/29 14:17, , 29F
有沒有一些條件交換, 外人很難從最終排序就反推出來
04/29 14:17, 29F

04/29 14:18, , 30F
當時看到也就發現就是重要作者全丟了
04/29 14:18, 30F

04/29 14:46, , 31F
除了第一和通訊作者外, 第二作者仍然有很高的 credit
04/29 14:46, 31F

04/29 14:47, , 32F
更何況第一作者就是通訊作者 那第二作者貢獻度就是排第二了
04/29 14:47, 32F

04/29 15:02, , 33F
paper人家只認為第一和通訊才是專家 第二以後就是幫忙的
04/29 15:02, 33F

04/29 15:03, , 34F
文章最重要的是通訊也就是老闆 第一是做事和寫paper的
04/29 15:03, 34F

04/29 15:03, , 35F
要是這兩個都被拿走 覺得第二貢獻度就是排第二 那也是
04/29 15:03, 35F

04/29 15:04, , 36F
自我感覺良好囉!!
04/29 15:04, 36F

04/29 15:06, , 37F
Reisz加持當然OK只是談到重要作者都丟了
04/29 15:06, 37F

04/29 15:06, , 38F
我不覺得有啥好高興的
04/29 15:06, 38F

04/29 15:08, , 39F
至少也該談各共同第一作者阿 這樣還開記者會 唉
04/29 15:08, 39F

04/29 15:08, , 40F
有必要這麼酸嗎 講得好像是大家都可以隨便掛到Nature 第二
04/29 15:08, 40F

04/29 15:08, , 41F
作者
04/29 15:08, 41F

04/29 15:18, , 42F
不是酸 我只是點出做研究談判很重要 不要談到重要位子都沒
04/29 15:18, 42F

04/29 15:18, , 43F
都被國外的人吃光光 然後在國內沾沾自喜
04/29 15:18, 43F

04/29 15:26, , 44F
「因為他,原本在古生物界沒沒無聞的台灣..」這句話實在夠誇張.
04/29 15:26, 44F

04/29 15:28, , 45F
跟黃一樣專注大型的有台中科博館程博士等人,小化石更是一堆.
04/29 15:28, 45F

04/29 15:31, , 46F
台灣還有很棒的相關公司 http://tinyurl.com/c8ard9w
04/29 15:31, 46F

04/29 16:39, , 47F
不管第幾作者,畢竟也相當不容易啊!
04/29 16:39, 47F

04/29 17:16, , 48F
重點在於每個人發揮所長 一起合作 這非常難得
04/29 17:16, 48F

04/30 07:49, , 49F
有本事自己去生一篇第二作者的CNS呀..有必要這麼酸嗎?
04/30 07:49, 49F

04/30 07:50, , 50F
我相信只要是該領域的,自己可以分辨誰才是真的貢獻者...
04/30 07:50, 50F

04/30 07:51, , 51F
只是台灣人只要看到作者群有外國人,就懷疑別人的貢獻..哎
04/30 07:51, 51F

04/30 11:00, , 52F
sort897不懂怎麼看paper貢獻度可以問 人家可以教你
04/30 11:00, 52F

04/30 11:00, , 53F
不要這樣亂嗆 你怎麼知道人家沒有NCS?
04/30 11:00, 53F

04/30 11:08, , 54F
sort說的沒錯阿,台灣沒幾個人可以掛到Nature第二作者
04/30 11:08, 54F

04/30 11:10, , 55F
發表垃圾論文、權力鬥爭與酸來酸去是蠻多的。
04/30 11:10, 55F

04/30 11:23, , 56F
我只是覺得很多研究台灣談到的credit都太差了 明明主要
04/30 11:23, 56F

04/30 11:24, , 57F
貢獻是台灣做的 但是重要位置都被拿走 大家還關在門內自嗨
04/30 11:24, 57F

04/30 11:24, , 58F
心裡感觸頗深阿
04/30 11:24, 58F

04/30 11:32, , 59F
已經不錯了,不然光那個affiliation就會被reject了。
04/30 11:32, 59F
文章代碼(AID): #1HVP47Ee (PhD)
文章代碼(AID): #1HVP47Ee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