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北科大教授:老師拚論文 的確影響教學

看板PhD作者 (爆笑貢丸湯)時間13年前 (2011/04/11 03:34), 編輯推噓7(7016)
留言23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9 (看更多)
看到這心中有很大的感觸~~ 我爸聽到這後跟我分享了一些想法~~ (以下用第一人稱) 在民國六十幾年 我半工半讀 一邊在中科院上班 一般在中原工學院進修 對於技職體系出生的我 能在婚後進修念到大學畢業 我想這也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畢業後 由於娘家在竹東 於是選擇到工研院服務 雖然是個高等教育不普及的年代 但是在工研院中 中原畢業確實也算不上什麼 但可能由於自己實做能力好 很多實驗我可以自己來 不需要去靠所內一些技士 加上為務農子弟 給人好親近的感覺吧 有幸遇到貴人的賞識與相助 一路升上正研究員 當上組長、主任 也在關東橋買了棟透天120萬 正以為接下來就是照顧小孩過這輩子 誰料到 所內越來越多碩博士 以我相對差的學歷背景 英文又差 幹又是主管缺 在後期因故自己選擇離開.... 輾轉3-4年後 到私立工專任教 那個年代(70年代中後期) 我很多同事 要嘛轉職去科技廠 要嘛轉職到國立大學任教 因為我本身學歷不夠漂亮 所以就到私立工專 不過那時候 沒有所謂三流大學 能上大專基本程度都不錯 畢業待遇也不錯 沒料到十幾年後教育政策轉彎 學校升格為技術學院/科技大學 依我學歷 看來只能當萬年講師 於是乎就搭上所謂的 技職教師進修潮 有幸以同等學歷錄取中央大學 三年半取得博士學位 畢業後升等為副教授 (我適用舊制升等辦法) 但同時也養病了2年 對個有年紀的人來說 唸書是壓力很大的一件事情 而在升等副教授後第五年 順利升等為正教授 其實大學教育 在我看來還是屬於通才教育 一種某技術範疇內的通才教育 再配合本身背景 一直以來我都是教學取向為主 畢竟一個老師的天職是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能為主才是 但是...課上得比人多、錢領的比人少、地位比別人低 換做任何人 尤其是我有長輩妻小要養 是必須向現實低頭... 因此我進修、寫論文、提計畫 時至今日 我是系上唯二的正教授 地位較高,排課擁有優先權 我不去接行政主管 課只上進修部學分與日間部專題 每年寫個2-3篇SCI跟申請一件國科會計畫 收個兩個研究生 教學 其實已經離我很遙遠.... 探究其中原因 歸納為兩點: 1. 現實環境逼得技職體系老師也得符合潮流去寫論文 2. 教改結果導致學生品質下降 你想教人家也不想學 再看看台灣技職 基本上除了台灣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這三校是成立之時 就是"大學"學府 裡面師資不會有舊有包袱 而其餘學校必須要多年後才能拋開這個包袱 論文少=經費少=排名降=學生品質低 這幾年就足以讓學校落後他校許多 明顯例子就是 中五專龍頭雲林工專 南五專龍頭高雄工專 就是今日之虎尾科技大學 與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照理論來說應該與北工撐起技職三巨頭的學校 今日只剩北科大還在領先集團 但是 這不是老師的錯 是政策轉變下的成果 另外的角度再來看台灣的大學 基本上我認為 台科大與北科大原則上在技職體內是自成一格 全國相較下大約落在中字輩的等級 譬如去年 姪女67級分錄取北科工設系 外甥65級分錄取北科電機系 這兩間學校依共同基準參考學生素質 (一般高中生級分數) 再拿企業評比資料、教師論文數量比、碩博生數量、計畫通過量....等 顯然領先其他技職體系一段 再看我們的其他技職體系 特別是私立學校 經過多年觀察 這些學校的學子 進入研究所的比例較低 而且 我近年開始相信一個論調: 家庭經濟較困難確實會影響到小孩的學習成效 我擔任班導的學生中 貸款比例、單親比例 令我驚訝 尤其在了解過大多數學生的背景後 使得我慢慢相信這個論述 對於這些學校的小孩 姑且不論原因 事實上就是直接進入職場的比例較高 那學校要對他最有幫助 就是提供完善的教學培養競爭力 但是你願意這麼做 卻什麼也換不到 尤其真正認真教學 事實上連個教學傑出獎也沒你份 (一當人教學評鑑就差) 就別怪老師們為什麼還是會去重視所謂的SCI了!! 我"個人"以為 台灣真的該好好檢討目前的教育政策 該培養的技術 沒有!! 你讓一堆人去貸款完成學位 (四年50萬以上) 但是拿到學位的人卻很難從事相關行業 每個月領2萬多... 其實根本是在間接製造社會問題... 我敢說 十年前的大學生 程度水平不輸現在的碩士生 二十年前的專科生 程度不亞於目前的國立大學畢業生 教改教改 就是花費較長的時間成本與經費去培養一樣的人才 換取漂亮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 這方向真的對嗎? 對台灣的教育真的好嗎? 該好好深入思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184.34.27 ※ 編輯: cmyang 來自: 111.184.34.27 (04/11 03:35)

04/11 04:47, , 1F
基本上除非大學法人化. 不然以目前僧多粥少的大環境來說.
04/11 04:47, 1F

04/11 04:48, , 2F
你是不可能從台大為首的前段集團瓜分到任何實質資源的
04/11 04:48, 2F

04/11 04:49, , 3F
基本上訂遊戲規則,你投票也投不過他們的. 話說台科大校長
04/11 04:49, 3F

04/11 04:52, , 4F
自己不也是台大校友..所以好像還是要念台大,寫論文. 才能
04/11 04:52, 4F

04/11 04:53, , 5F
成為技職大頭目.
04/11 04:53, 5F

04/11 04:57, , 6F
大概只有法人化後,才有可能用實際營運成效證明說 你看,我們
04/11 04:57, 6F

04/11 04:59, , 7F
不用寫SCI論文學校照樣收得到學生. 學生畢業後出路也都很好
04/11 04:59, 7F

04/11 05:01, , 8F
您父親戰力超強,太威了
04/11 05:01, 8F

04/11 05:04, , 9F
針對最後一段,過去很流行的說法:過早分流(高中20%vs高職80%)對
04/11 05:04, 9F

04/11 05:07, , 10F
學生不公平,因為有些人開竅得慢,過早分流剝奪了他們的機會,如
04/11 05:07, 10F

04/11 05:08, , 11F
今看來,達成這個浪漫理想的現實代價實在太大了
04/11 05:08, 11F

04/11 05:14, , 12F
教改(高等教育普及)是全民願望,李遠哲也好,吳京也好,只不過是
04/11 05:14, 12F

04/11 05:17, , 13F
幫人民遂行其志,目前狀況其實是"全民共業"
04/11 05:17, 13F

04/11 05:58, , 14F
你應該取CMWang 這樣id就猛了
04/11 05:58, 14F

04/11 13:23, , 15F
老師寫得很好,推!
04/11 13:23, 15F

04/11 17:24, , 16F
thanks
04/11 17:24, 16F

04/11 19:29, , 17F
推~
04/11 19:29, 17F

04/12 00:58, , 18F
好文推 最大問題是技職和一般大學混為一談
04/12 00:58, 18F

04/12 22:31, , 19F
朝陽科技大學在成立之時,也是"大學"學府
04/12 22:31, 19F

04/12 22:31, , 20F
是台灣唯4一成立就是以學院規模成立,非專科改制
04/12 22:31, 20F

04/13 00:03, , 21F
多麼真實 就是政策環境下的小老百姓在力爭生存
04/13 00:03, 21F

04/13 00:04, , 22F
所以我說一個錯誤政策會傷害國家多少人 教改猛於虎阿
04/13 00:04, 22F

04/13 00:05, , 23F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走到比較對的方向 哎 十年已經過去了
04/13 00:05, 23F
文章代碼(AID): #1DeWOv3q (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DeWOv3q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