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中研院士與院長給的啟發 - 正與反

看板PhD作者 (興衰)時間15年前 (2008/10/10 23:2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kinglake (我是白癡)》之銘言: : 在美國待了一段時間 : 覺得美國大學很流行辦聚餐 : 例如 在史丹福每個禮拜二三五 都會有不同department辦聚餐 : 純粹是提供免費的donut跟coffee : 讓整個系一起來吃吃喝喝 : 也歡迎不同系的同學一起來吃 : 在美國 免費的午餐或是下午茶是很吸引人的 : 因為美國吃飯很貴的勒 : 所以常常一個聚餐 有一半都不是自己系的人 : 雖然說 大家多半都是在吃喝聊天 : 但這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是認識別實驗室的同學 : 像我們化工系的 就常跑去生化系 化學系 或是材料系的party : 有心的人就會趁這個機會認識新朋友 或是跟同伴一起討論科學 : 我覺得這是很好的風氣 其實這就等同於營造出一個相當好的社交環境 : 你覺得中研院體質不好 但中研院體質已經算是全台灣最好的 : 所以或許你可以建議院上多半些聚餐 : 或是自己多去參加conference 認識多一點人 : 做研究 人脈是很重要的 我先提出一個有趣的狀況供各位想一下: 某星期五下午四點鐘, 在自己研究所building的labby看到有人開始擺出buffet, 甚至有紅酒。 如果這是在台灣,你會怎麼做; 如果這是在美國,你又會怎麼做。 (後頭有狀況分析) *** 原文這個東西很多單位中間的一些人很想要辦, 無奈的出現很多奇怪的問題, 也許是因為文化的不同。 第一個問題是這樣究竟會產生多大的「效益」 我不懂為什麼,台灣這幾年很多學術人批評的問題卻依舊使然, 就算換了個博士院長、幾個很厲害的國科會主委,也不見得有任何改善, 就用僧多米少這個簡單理由開始問效益。 我相信很多這裡的人都同意所謂的「連結」可能會迸發出不同的研究火花, 也許各位跟我一樣自己的例行事務都快要做不完了, 卻還是對很多不同領域,甚或同領域的不同研究者有興趣, 希望可以從中間做出一些好玩的東西來。 (拜託勿戰,這裡的定義不是台灣的那個好玩) 但這個環境卻很會問效益, 例如回文的這篇推文就提到主計處關切吃飯的報帳, 主計處真的懂這些吃飯所產生的「效益」嗎? 需不需要舉出一些偉大的研究都是在這種情況迸出來的呢? 只要這些東西沒有立即性的效益,它就沒有用嗎? 也許三五年,甚或這個研究發表後的十年間都沒有紅起來, 卻後來紅了呢? 可惜我們的很多單位只看這樣的東西,所以殺雞取卵的多。 第二個問題更有趣,這是幾個老師不約而同提到的: 在台灣 (雖然有老師指出不只台灣,但我不全然確定東亞的各國是不是剛好也類似), 很多人不願意把自己的研究清楚有脈絡的講給別人聽, 理由很簡單,除了害怕別人抄襲, 也同行相忌,害怕別人審到你的東西。 抄襲的理由很明顯這裡不特別贅述, 同行相忌則是指: 因為你先講給別人聽了,別人可能可以花很多時間在去補一篇你的漏洞, 或是審的時候知道你的缺陷就持續的攻擊並且不通過或給你難看。 當然這很惡意沒有錯,可是很多時候也許因為無意、也許因為生存, 就是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且血淋淋的實例就發生過。 因此這類型的活動(例如beer party),就通常變成小型的seminar, 給幾位有興趣的老師自己去seminar,而不是大型,看起來無意義的啤酒大會。 *** 不論在台灣美國, 我第一件懷疑的事情, 一定是我是不是錯過了一個 conference, speaking or seminar...blabla 馬上找個人問問看。 接著,如果問到的不是以上這些狀況 (事實上如果這些狀況你身為這個所的學術圈人都不知道大概也太瞎了) 人家告知你這是一個所/院方聚餐, 以 Dean or Chair 的名義邀請所有老師參與, 那麼在台灣或美國你又會怎麼處理? --- 在台灣,我會認為我不適合參加這樣的場合, 然後就走掉。 因為文化不同,你去參加很多人會認為很怪。 人家會認為,你也許沒有那個地位在那裡一起吃這頓飯。 --- 在美國,我會繼續先回研究室做些事情, 等中間跑出來一起吃 XD 然後跟很多人聊天! 因為那兒的文化很多時候是接受這樣的事情的。 --- 你會覺得很奇怪嗎? 我接觸過幾個從不同國家來的 postdocs or visiting scholars, 當我問了這個情況的時候,回答都是:why not? 為什麼不參加? 就算你是博士生也是工作人員!! 而且就算在台灣,上述情況他們也真是跑進去吃! 這就是差異! 我唯一能想的,就是當我有一天變成拿到這樣的 position 時, 也許腦袋不要那麼僵硬,就轉換成認定某些地位不適合來參加某些場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07.228

10/10 23:22, , 1F
即使是當老大也難以抵抗環境
10/10 23:22, 1F
文章代碼(AID): #18xtAvwd (PhD)
文章代碼(AID): #18xtAvwd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