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Impact factor 2.5

看板PhD作者 (努力求畢業)時間17年前 (2007/02/08 14:57), 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請由學術網路連上Web of knowledge 點選其中的JCR(Journal of Citation Reports) 網址如下: http://tinyurl.com/ywbvwt 然後可以有幾個方法查詢。 一、直接輸入你需要知道的期刊全名在去找類別與排名。 1、先點選左邊第一項(SCI,下方為SSCI),然後選擇你要看的年份(一般是看最新的) 2、選擇右邊的中間選項。(Search for a specific journal) 3、直接輸入妳要搜尋的期刊全名。(切記是要"全名") EX: 2005年下進入畫面 並輸入 cell 點進去後即可知道,妳就可以知道2005年 cell 的 SCI IF = 29.431 再來可以直接點選進去cell的藍色字體內 裡面會有非常詳細的說明何謂 Impact factor, Immediacy Index........ 還有很詳細的計算方法,而一般而言上面兩個應該是這其中很重要的資訊..... 再來可以在上方的表格下方一點的位置看到一個 "Impact factor trend" 點進去即可知道,最近五年內此期刊的 IF 點數狀況為何,裡面有最近五年每年 的文章數目,每年被引用的情形,這是一個評斷一本期刊是否越來越受到學術重 視很重要的依據。 再來可以再回到"前一個畫面"............ 可以在第一面的下方處看到一個"Subject Categories" 這個即代表cell在SCI系統中被分類的情況,依照cell為例..... 他應該可被分為其中兩類: (a)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b) CELL BIOLOGY 然後可點選旁邊中間的"view journal summary list" 即可看到此分類下的所有期刊.... 以 CELL BIOLOGY 為例: 點進去後,一開始可看到的是以 "Journal Title"來分類,此分類下目前收錄於SCI系統 的總共有153本期刊。 此時可以在左上方選擇你要排列的方法,一般來說會選擇利用 impact factor來排列 Sort Again後....... 即可看到 cell 在 CELL BIOLOGY的分類下排名(RANK) 2/153 這是一個目前學術界上用來判斷期刊好壞的另一項重要數據。 其他以此類推.......... 二、直接找尋分類,在於其中知道有那些期刊可以投稿。 1、請回到JCR網址(http://tinyurl.com/ywbvwt)首頁。 2、此時右邊選擇第一項 View a group of journals by.....,直接點選下方submit。 屆時妳即會看到非常多的系統分類,是以分母順序來排列的。 3、以C開頭的 Chemistry, Analytical為例。 選好後,在下方 "View Journal Data - sort by:"可選擇利用impact factor排列 此時即可看到此分類下的所有期刊排名: 如第一名是 Analytical Chemistry(ANAL CHEM,此時顯現會以期刊縮寫出現) 可個別點選妳要的期刊藍色字體,即可回到之前的畫面,進而了解此期刊的詳細說明。 大致上如此,希望對於大家有所幫助。 ^^ ※ 引述《tkdengineer (突然好想練跆拳)》之銘言: : 剛剛老師打來說期刊通過 : Impact factor 2.5 : 從電話裡可以感覺老師很開心 : 因為我對點數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 請問這樣的點數算是很高嗎?(我是機械背景) -- 專業是賺錢的不二法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10.245

02/08 15:02, , 1F
謝謝分享~
02/08 15:02, 1F

02/08 15:50, , 2F
推~
02/08 15:50, 2F

02/08 16:03, , 3F
看起來 用該領域排名的方法算分數好像也有漏洞 ..
02/08 16:03, 3F

02/08 16:22, , 4F
02/08 16:22, 4F

02/08 18:02, , 5F
推~
02/08 18:02, 5F

02/09 00:24, , 6F
領域排名大概的而已 很多領域有重合@@"
02/09 00:24, 6F

02/10 02:07, , 7F
若某期刊屬於多種領域的話 當然是挑一個排名最好的呀
02/10 02:07, 7F
文章代碼(AID): #15oidRYT (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oidRYT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