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8/10 海協會

看板PeopleSeries作者 (都市的羊男)時間17年前 (2007/08/12 22:14),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史上最牛乞丐」長沙行乞 寫博說英文發名片 【8月7日三湘都市報/作者:蕭穎 實習生 虢燦 周玉華】 □核心提示   「咦,這名乞丐有手有腳,還會寫博客、說英文和發名片,這麼有本事咋還來要 飯呢?」8月6日上午,長沙市黃興中路上熙熙攘攘,一名胸前掛著「要飯,beg life 」字樣紙牌的男青年站在路旁,他名片上的博客地址鏈接引起了行人的極大興趣。這 名男青年叫夏海波,被網友稱 為「史上最牛的現代乞丐」。他說,他想用這種方式尋找到「伯樂」,找份工作養活 自己。   【想當初】「沒那病我就考上北大」   「我原本以為能成為一名作家,沒想到淪為了乞丐。」記者將夏海波請到一家粉 店吃早餐。上了面條後,他兩三口就吃了個精光。他扶了扶眼鏡說,自己是湖北天門 市拖市鎮梅河村人。1998年考入重點高中,當時的理想是考進北京大學中文系。   夏海波的同學白君林向記者證實,他的成績在學校裡名列前茅,「考個重點大學 應該沒問題」。自從讀高二那年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後,就再也沒回過學校。 【在現場】有人問他是不是騙子   8月6日中午,胸前掛著紙牌、身後掛著報紙的夏海波一言不發地站在黃興中路, 只顧翻閱著手中的英文小說,與附近的乞丐形成了鮮明對比,這身奇怪的裝束引來許 多好奇的目光。   有人前來打聽他的遭遇,還有人問他是不是騙子。他都一一作答,並遞上一張名 片,上面寫著自己的QQ號碼和博客地址。短短一個小時,夏海波「入賬」19元。   「夏海波身後的報紙上有媒體關於他的報道,不像個騙子,我就給了他5塊錢。 」一位老奶奶說。「我用英語和他對過話,他答得還蠻順溜。在對他感到好奇之余, 我覺得有點惋惜。」湖南師範大學的孟同學剛說完,也從兜裡掏出了3元錢。「把別 人的錢都拿來上網、買手機和印名片,你不感到可恥嗎?!」一名戴墨鏡的男青年拋 下這樣一句話。 【辛酸史】「乞討時錢都抓不穩」   記者看到,他的雙手指關節已腫大、變形,雙腿膝關節無法彎曲,對他來說,握 拳、高抬腿和下蹲等是不可能完成的動作。為治病,以務農為生的父母債台高築。為 了不拖累家人,夏海波於去年7月外出乞討,為自己籌集動手術的費用。   「我是個堂堂正正的男人,不想靠家人養活。」夏海波說:「乞討是很辛酸的, 別人將錢遞到我手上時,常因手抓不穩而被風吹走。由於我跑不動,又彎不下腰,只 能慢慢挪到紙幣前,用腳踩住它後,再用棍子把錢撥進鞋裡。」   一年的時間,夏海波足跡遍布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途中從事過打字員、銷 售員等工作,但終因身體殘疾而被辭退。 【說感悟】「是工作也是行為藝術」   「對我來說,乞討是一種工作也是行為藝術。花錢上網、買手機和印名片,目的 是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我,從而給我幫助。」夏海波坦稱,他平均每天能賺50元,這種 「效率」在乞丐裡算低的。「南門口有個唱陳楚生歌曲的街頭藝人,他每天花兩小時 就可以賺上百塊,我在外頭辛苦了一整天也沒這麼多。」夏海波說。 【憶女友】「癱瘓時為我處理大小便」   記者注意到,博客中曾多次提到夏海波的前女友──湖南科技職業學院學生小倩 (化名)。「像她這種好女孩已經不多見了。」夏海波回憶道,5年前,小倩在《幸 福》雜志看到他發表的散文後,很欣賞他的才華,兩人遂結為筆友。一年後,夏海波 來長沙租住在校園附近,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那段日子是我這輩子最快樂的時光 ,我們曾一起在校園裡散步,在圖書館裡讀書,還偷偷地跑到課堂上聽老師講文學和 英語。」夏海波在自己的博客裡記載道:「我癱瘓在床時,大小便都拉在床上,她用 袋子接完後提出去……」   小倩畢業後,與夏海波去了武漢。小倩在武漢一家酒店當領班,以每月800元的 薪水養活自己和男友。「老被自己的父母和女友養著,又找不到工作,我心裡很不是 滋味。我執意要去乞討,她死活也不同意。兩人常為此吵架,一年後就分手了。」夏 海波說,現在他仍想到校園裡走走,尋找那種久違的感覺。 【博客門】點擊過萬有人疑黑手操控   按名片上的網址,記者打開這個名為「海波一生情」的博客(blog.sina.com.cn /haibo137),其大多是抒情式散文和自傳體小說,記載了他的乞討經歷和心路歷程 。這個剛開通一年的博客,點擊率已上萬,每篇文章都有不少網友留言。網友「上官 正」留言說:「每次看到阿海的博客,我都淚流滿面。只有乞討過程中與眾不同的閱 歷和心境,才能寫下那麼凄美的故事。」與此同時,批評和質疑他的網友也不在少數 ,甚至有人懷疑他被幕後黑手操控,欺騙他人錢財。對於質疑,夏海波都會以留言方 式澄清。 【正方】乞丐寫博礙著誰了?   網友「絮詠飄然」:乞討並非「不勞而獲」,夏海波寫博客也沒對不起誰。首先 ,夏海波的病情是真實的,他得到的每一分錢不是通過欺騙而得來的。其次,夏海波 輾轉全國各地,受盡了歧視和病痛折磨,通過乞討得來微薄的收入也都是勞動所得, 不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   網友淼淼蔣:夏海波曾找過工作,但後來被辭退了。選擇乞討,並非出於他願。 一邊乞討又一邊寫博客有何不可呢?乞丐的經歷和心態都異於常人,他寫出的文字也 會有不一樣的味道。清代作家曹雪芹在後半生「舉家食粥酒常賒」的家境下,不是寫 出了巨著《紅樓夢》嗎?如果夏海波真有才華,博客不但是他的文學創作陣地,更將 成為他發展的跳板。 【反方】網上寫博是「不務正業」   網友「倩雲飛韻」:乞丐是可恥的,他們借別人的憐憫不勞而獲,甚至發家致富 。有相當一部分乞丐不願意去救助站,因為乞討成為他們的「創收手段」。乞丐公開 上網寫博,不但是揮霍他人的血汗錢的行為,還大有張揚「乞討有理」的意味。   網友「黛刺」:夏海波的經歷讓我想起了作家史鐵生,他的學歷僅為初中,比夏 海波的高中學歷還低。   當年史鐵生的下肢癱瘓後,並沒有上街乞討,而是找了一份油漆匠的臨時工,一 干就是七年。他的作品被出版社相中後,成了一名作家。夏海波的雙手至少能打字, 為什麼要墮落成一名乞丐呢? 「我的夢想仍然是當作家」   8月6日,在征得夏海波同意後,記者與之進行了一番長談。 「很多乞丐有房有手機銀行卡」   記者:「史上最牛的現代乞丐」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   夏海波:當年我在武漢行乞時,一位攝影愛好者將我拍了下來後,寫了一篇名為 「街頭看到史上最牛的『現代乞丐』」的帖子,發到網絡論壇「西祠胡同」上。從此 以後,這個稱呼就這樣叫開了,我個人並不喜歡這個稱呼。   記者:你是乞丐為什麼還有錢上網,你覺得拿別人的錢來上網好嗎?   夏海波:在許多人的眼裡,乞丐都是窮得沒飯吃的。其實不然,事實上很多乞丐 有手機、住所和銀行卡,乞丐之間的貧富差距也很大。   拿別人的錢來上網,我心裡也是很愧疚的。但對我來說,上網就像吃飯睡覺一樣 重要。我在博客中的文章,都是我事先手寫好再謄上去的,不會浪費太多時間。   記者:說英文、上網寫博客是誰教你的呢?   夏海波:我在高中時學過英文,也接觸過電腦。和前大學女友交往的日子裡,我 在校園裡也獲得了一些學習的機會。多年以後,我仍沒放棄成為作家的理想,所以一 直在學習英語和計算機技術。 「前貼英文後貼報紙獲信任」   記者:行乞時,你為什麼要在胸前紙牌上寫英文「Beg life」,背後又貼滿報紙 ?   夏海波:根據我的經驗,吸引別人注意並獲取他們的信任,是行乞成功的兩大關 鍵。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看到乞丐舉著英文牌子時,心裡肯定會好奇。另外,外國人 在街上看到這紙牌上的字樣後,也能馬上得知我需要幫助。我身後貼著各媒體對我的 報道,別人一看就知道我的遭遇是真的,這樣很容易得到他們的信任。   記者:你不覺得這是欺騙他們嗎?   夏海波:這並不是欺騙,我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如再不動手術將全身癱瘓。我隨 身都帶著殘疾證和病歷,這些材料都是證據。在一年的乞討生涯裡,我把身體累垮了 ,以至要用高價購買止痛藥穩定病情。我賺的每一分錢都是通過四處奔波,用自己的 汗水得來的。 「明年休乞回家開門面」   記者:有沒有人曾給過你工作機會,你覺得自己能做什麼?   夏海波:有,去年我在北京行乞時,遇到中關村的一公司老板,他給我一個800 元每月的工作,包吃包住,後來被他無故辭退了。我在珠海時也找到一份銷售工作, 最終也被老板趕走,畢竟很少有人願意聘請一個乞丐工作。   雖然我的雙手和雙腳行動不便,但我可以勝任銷售、文字處理等工作。   記者:為什麼你要四處奔走,今後你又是怎麼打算的呢?   夏海波:如果長時間在一個城市逗留,許多人在認識你以後,就不再施舍你了。 明年7月,我將結束乞討生涯,到時候可能回家開個小門面。 www.hnol.net/ArticleContent/20078/2007879222287.html ●有圖有真相 www.hnol.net/UpLoadFile/2007/8/7/20078710948586.jpg ───────────────── 時代變了,乞丐也要「炒作」? 【8月8日紅網】「咦,這名乞丐有手有腳,還會寫博客、說英文和發名片,這麼有本 事咋還來要飯呢?」8月6日上午,長沙市黃興中路上熙熙攘攘,一名胸前掛著「要飯 ,beglife」字樣紙牌的男青年站在路旁,他名片上的博客地址鏈接引起了行人的極 大興趣。這名男青年叫夏海波,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的現代乞丐」。他說,他想用 這種方式尋找到「伯樂」,找份工作養活自己。(8月7日紅網)      針對這種現像,大部分人往往分成兩派。同情或唾棄。夏海波患了關節炎,行乞 之路異常艱辛,本來可以考上重點大學也因病而放棄,同情他的人因為這些對他非常 同情和憐憫。唾棄他的人認為:夏海波與某些乞丐一樣,借別人的憐憫不勞而獲,甚 至希望借此發家致富,乞丐寫博更是不務正業。      不可否認的是,社會上有相當一部分乞丐希望不勞而獲,甚至不願意接受救助, 因為乞討成為他們的「創收手段」。這種乞丐大部分屬於騙子,然而,筆者認為,夏 海波情況與那些騙子乞丐有所不同,卻與最近流行的「炒作」有相似之處。難道時代 真的變了,連乞丐也要「炒作」?      要炒作自然有目的。在「炒作「事件中,大部分人往往都有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 的想法。這種想法要麼是炒作人擁有的,要麼是被炒作人擁有的,要麼是雙方共有的 。夏海波說,他想用這種方式尋找到「伯樂」,找份工作。並且他還認為,乞討是一 種工作也是行為藝術,花錢上網、買手機和印名片,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他,給 他幫助,從而成為人生的跳板。夏海波的想法比成名和暴富似乎要簡單些,但本質上 是相同的。      「炒作」得以成功利用了大眾的獵奇心理。每個人都有獵奇的心理,能夠滿足大 眾獵奇心理的事件,自然就有了賣點和看點,各種媒體自然也會竭盡全力的追蹤報道 。試問當你聽說一個乞丐會寫博客、說英文和發名片,誰會不好奇。這種打破常規的 ,也正是人們最好奇的,也是媒體關注的。有媒體的關注,成功的幾率自然要大很多 。   當今時代,再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了。不僅依靠「酒香」招攬生意不行了, 連常規的宣傳觀念也行了。當下,最流行的是「炒作」。有的電影未上映,先炒作。 讓你不想看也得看。有的歌星想走紅也得炒作。這樣,關注度自然就上去了。最近, 平民也跟著攙和進去了。「芙蓉姐姐」、「天仙妹妹」、「最美山村女教師」等等都 趕上了這股熱潮。看來,「史上最牛乞丐」也想搭上這班車。      「史上最牛乞丐」和炒作之風的盛行,都是時代的產物,是值得關注的社會現像 。在80年代,明星炒作的事件都很少見,何況是乞丐。因此,對於這種現像,我們要 理性對待。 hlj.rednet.cn/c/2007/08/08/1282720.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31.23.163

08/13 01:09, , 1F
有博客 還有QQ呢
08/13 01:09, 1F
文章代碼(AID): #16lnMgtJ (PeopleSeries)
文章代碼(AID): #16lnMgtJ (People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