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發明的概念申請策略

看板Patent作者 (orson)時間13年前 (2011/05/29 10:07), 編輯推噓4(4016)
留言20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 引述《ohshit (DJ歐雪特)》之銘言: : 我的ideal是結合已有的技術A與B變成C的模式(元件A+B=C)  ̄ ̄ ̄ ̄ ̄ ̄ ̄ ̄ ̄ ̄ ̄ ̄ ̄ ̄ 您的意思是 1. 結合(已有的技術A)與B變成 C 2. 結合已有的技術(A與B)變成 C 哪一個? 用A、B、C...這種方式來替代專利技術 有時太過含糊 而且不同的人對於相同技術進行A、B、C的拆解.. 有可能定義都不一樣... 就目前獲得的資訊 原PO的 A+B=C 很可能有下列專利標的可以進行保護 以C為專利標的 以B為專利標的 以A+B 的那個 "+" 為專利標的 : 技術應該可行(初步檢索應該沒人申請,好像也有商機) : 如果傻傻的等技術完成之後再去申請 : 搞不好會被搶先一步,所以才會想先申請新型專利 : 不過聽您的建議我也可以新型與發明同時申請 : 期間在加緊腳步完成實體(發明申請實體審核)  ̄ ̄ ̄ ̄ ̄ ̄ ̄ ̄ ̄ ̄ ̄!!!!! : 如果新型跟發明都過的話在行放棄新型專利 : 謝謝 發明實體審查 不是要審查你的"實體"物品、機台或是樣品 看到這句關鍵問題出現 就知道 誤會大了... 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59.62

05/29 10:17, , 1F
非常的中肯 元件的概念 我也有提過了...那個實體審查
05/29 10:17, 1F

05/29 10:18, , 2F
我是...不好意思戳破XDD (算很大的誤會..(默)
05/29 10:18, 2F

05/29 10:22, , 3F
發明人會了解"實體"審查究竟指甚麼的很少
05/29 10:22, 3F

05/29 11:21, , 4F
原來的確可能有這種誤會, 實體審查相對於形式審查而言
05/29 11:21, 4F

05/29 12:35, , 5F
可是 我要跟K大說 但發明人多數都 會有丟給"事務所"就好
05/29 12:35, 5F

05/29 12:36, , 6F
加以去了解 專利申請流程(包含審查)的 很少....
05/29 12:36, 6F

05/29 12:37, , 7F
就很像買東西 不做功課 被貴到 也屬正常
05/29 12:37, 7F

05/29 12:38, , 8F
即使 對方公開所有資訊 但也不可能 一個一個專有名詞解釋
05/29 12:38, 8F

05/29 12:39, , 9F
但如果貴到 或者專利被核駁 最終申請失敗...買方抱怨就多
05/29 12:39, 9F

05/29 12:40, , 10F
其實 只是有感而發 常看到 大家發問都是 用元件來舉例
05/29 12:40, 10F

05/29 12:41, , 11F
但元件 只是組合技術 或者 物品的 描述 而不是實質保護
05/29 12:41, 11F

05/29 12:41, , 12F
範圍....
05/29 12:41, 12F

05/29 12:42, , 13F
應該說 比較遠離實質保護的範圍 就算是產品 想保護的
05/29 12:42, 13F

05/29 12:42, , 14F
應該是 此產品 所能延伸的"商業範圍"...
05/29 12:42, 14F

05/30 13:16, , 15F
其實是從substantive examination來的 至於為何要翻成實體審
05/30 13:16, 15F

05/30 13:16, , 16F
查 我也不太知道 這可能要問當初制定法規的人
05/30 13:16, 16F

05/30 13:17, , 17F
不過實審(實體審查)中若有疑慮 是可以請申請人(或發明人)提供
05/30 13:17, 17F

05/30 13:17, , 18F
實體發明物品來審查 以佐證他的發明是做得出來的 這部分稍作
05/30 13:17, 18F

05/30 13:18, , 19F
補充一下.
05/30 13:18, 19F

05/30 23:08, , 20F
我的確誤會大了,看來要多做功課
05/30 23:08, 20F
文章代碼(AID): #1DuQfQDw (Pat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uQfQDw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