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馳來北馬多驕氣,歌到南風盡死聲。

看板Palmar_Drama作者 (非也)時間13年前 (2011/05/11 03:54), 編輯推噓32(3208)
留言40則, 3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為了不要讓人誤會我對才女只會否定,來平衡報導一下好了。 清吳喬《雪夜感懷》: 酒盡燈殘夜二更,打窗風雪映空明。 馳來北馬多驕氣,歌到南風盡死聲。 海外更無奇事報,國中惟有旅葵生。 不知冰沍何時了,一見梅花眼便清。 首二句點出「雪夜」兩字。 天色是二更天,節候是風雪滿天的寒冬。 酒也喝完,燈火也忽明忽暗。 窗外的風雪映著月色,呈現一片空明。 頷聯兩句,是用了《左傳》的典故。 《左傳‧襄公十八年》: 鄭子孔欲去諸大夫,將叛晉而起楚師以去之。使告子庚,子庚弗許。   楚子聞之,使楊豚尹宜告子庚曰:「國人謂不穀主社稷而不出師,死 不從禮。不穀即位,於今五年,師徒不出,人其以不穀為自逸而忘先君之 業矣。大夫圖之,其若之何﹖」   子庚歎曰:「君王其謂午懷安乎!吾以利社稷也。」見使者,稽首而 對曰:「諸侯方睦於晉,臣請嘗之。若可,君而繼之。不可,收師而退, 可以無害,君亦無辱。」子庚帥師治兵於汾。於是子蟜、伯有、子張從鄭 伯伐齊,子孔、子展、子西守。二子知子孔之謀,完守入保。子孔不敢會 楚師。   楚師伐鄭,次於魚陵。右師城上棘,遂涉潁。次于旃然。蒍子馮、公 子格率銳師侵費滑、胥靡、獻于、雍梁,右回梅山,侵鄭東北,至于蟲牢 而反。子庚門于純門,信于城下而還,涉於魚齒之下。甚雨及之。楚師多 凍,役徒幾盡。   晉人聞有楚師,師曠曰:「不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 ,多死聲。楚必無功。」董叔曰:「天道多在西北。南師不時,必無功。 」叔向曰:「在其君之德也。」 這件事要從兩年前的湨梁之盟說起。 魯襄公十六年、晉平公元年、齊靈公二十五年、鄭簡公九年、楚康王三年, 晉平公與諸侯會於湨梁。 《經》云:   三月,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 子于湨梁。 而當年《傳》云:   十六年,春,葬晉悼公。平公即位,羊舌肸為傅,張君臣為中軍司馬, 祁奚、韓襄、欒盈、士鞅為公族大夫,虞丘書為乘馬御。改服、修官,烝于 曲沃。警守而下,會于湨梁。命歸侵田。以我故,執邾宣公、莒犁比公,且 曰「通齊、楚之使」。晉侯與諸侯宴于溫,使諸大夫舞,曰:「歌詩必類。 」齊高厚之詩不類。荀偃怒,且曰:「諸侯有異志矣。」使諸大夫盟高厚, 高厚逃歸。於是叔孫豹、晉荀偃、宋向戌、衛甯殖、鄭公孫蠆、小邾之大夫 盟,曰:「同討不庭。」 會於湨梁,一個重要的議題是「歸侵田」。 有侵略他國領土的,統統要吐出來歸還。 魯國跟邾國(也就是戰國時的鄒國)、莒國曾經有邊境戰爭, 晉國為了魯國的緣故,就把邾宣公、莒犁比公抓了起來, 另外又安插了「通齊、楚之使」的罪名。 從後文來看,齊國其實有派人來會盟, 但是來的只是大夫高厚,而其他國家連晉國這個盟主都是國君親臨, 可見齊國本來也並不是很誠心要跟諸侯結盟的。 所以「通齊、楚之使」的罪名,其實已經暗暗表示齊國並不是自己人的意思。 盟會之後,晉平公以盟主的身分宴請諸侯, 宴會上請諸國的大夫歌舞助興, 而且事先約定:「唱的詩一定要適合這個場合及客人的身分。」 結果齊國的使者高厚偏偏唱錯了, 這時晉國執政的大臣荀偃(中行獻子)就生氣了, 說「諸侯有異志矣」。 這裡「有異志」的諸侯指的就是齊國。 高厚看到荀偃發了脾氣,就溜回國去了。 所以剩下來在場的諸國大夫就同仇敵愾,發誓要「同討不庭」了。 同一年,許國的許靈公想要背叛楚國,遷到靠近晉國的地方。 但許國的大夫不肯,所以湨梁之盟結束後,晉國告辭了諸侯,就去打許國了。 這時,齊靈公趁晉國大軍忙著打許國的時候,趁機偷襲魯國的成邑。 這個舉動就是公然背盟了,所以魯國派叔孫豹到晉國去, 請晉國出兵討伐齊國背盟的行為,也是實踐「同討不庭」的誓言。 但這時晉國剛打完許國,正想休息一下,所以並沒有立時出兵。 《左傳‧襄公十六年》:   秋,齊侯圍成,孟孺子速徼之。齊侯曰:「是好勇,去之以為之名。」 速遂塞海陘而還。   冬,穆叔如晉聘,且言齊故。晉人曰:「以寡君之未禘祀,與民之未息 ,不然,不敢忘。」穆叔曰:「以齊人之朝夕釋憾於敝邑之地,是以大請。 敝邑之急,朝不及夕,引領西望曰:『庶幾乎!』比執事之間,恐無及也。 」見中行獻子,賦〈圻父〉。獻子曰:「偃知罪矣,敢不從執事以同恤社稷 ,而使魯及此!」見范宣子,賦〈鴻鴈〉之卒章。宣子曰:「(註)在此, 敢使魯無鳩乎!」 (註):這個字在BBS環境打不出來,就是彝燦天ㄍㄞˋ皇的那個字。 第二年,也就是魯襄公十七年的秋天, 齊靈公又攻打魯國的桃邑,並分兵高厚攻打魯國的防邑。 這時在防的是臧孫紇(臧武仲), 臧孫紇率領郰叔紇(孔子之父)、臧疇、臧賈(二人皆臧氏之族)等全力防守, 孔紇等三人率領甲兵三百人,進行夜襲,把齊師給趕跑, 這一次齊國的攻打又沒能得逞。 第三年,魯襄公十八年,晉國終於行動, 會同宋、衛、鄭、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國大軍一同圍齊。 這個時候鄭國的公子嘉(子孔)因為國內大軍盡出, 想趁這機會做內應,讓楚國攻打鄭國,好讓鄭國投靠楚國。 他把消息告訴楚國的令尹──公子午(子庚),但子庚不答應。 楚康王以為子庚偷安怠惰,派人用看來像是商量的口氣命令他出兵。 子庚無奈之下只好出兵,到了鄭國, 原來鄭國的公孫舍之(子展)、公孫夏(子西)也在偷偷防備子孔, 子孔迫於形勢,不敢接應楚國。 楚國的軍隊走到鄭國大門口卻進不去,而且遇到大雨, 天氣又冷,淋了雨更冷,凍死了不少人。 消息傳到晉國,晉國的掌樂大夫師曠(子野)說: 「這不妨事。我唱了北風(北方詩歌)幾次,又唱了南風(南方詩歌)幾次。  南風聽起來比較沒力,而且多『死聲』,楚國的出兵一定無功而返。」 太史令董叔也說: 「今年的天時多在西北,楚國在南,這時出兵不合時宜,一定不會成功。」 太傅叔向則做了一個總結:「其實都看國君的德政如何罷了。」 頷聯用了這典故,就是說北兵勢力正盛,南兵指日滅亡的意思。 頸聯:海外更無奇事報,園中惟有旅葵生。 旅葵就是野葵,生長極速,只要保留根部,很快就能再收成。 所以軍旅中也常以此為食,取其容易取得。 《樂府詩集‧橫吹曲辭第五‧紫騮馬歌辭》引《古今樂錄》古詩云: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塚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穀,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吳喬這兩句也暗用了這個典故。 尾聯:不知冰沍何時了,一見梅花眼便清。 這「冰冱」二字也大有來頭。 冰冱指的是古代寒冬時,人們從河上鑿冰, 藏於陰冷的地下室,不需要用電就能保存冰的方法。 這其實是一種物理上的簡單原理。 因為冰在融化的時候,會吸收周圍的熱能, 因此周圍氣溫反而會下降。 《天龍八部》裡描寫西夏的冰窖, 也是用不時潑水以降低冰窖溫度的方式, 因為潑水會融化表面少部分的冰, 但冰窖的氣溫因此自然下降,而將室溫保持在冰點。 這又叫做「固陰冱寒」。 《左傳‧昭公二年》: 大雨雹。季武子問於申豐曰:「雹可禦乎﹖」對曰:「聖人在上,無雹。 雖有,不為災。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西陸朝覿而出之。其藏冰也,深山窮谷 固陰沍寒,於是乎取之。其出之也,朝之祿位,賓、食、喪、祭,於是乎用 之。其藏之也,黑牡、秬黍以享司寒。其出之也,桃弧棘矢,以除其災。其出 入也時。食肉之祿,冰皆與焉。大夫命婦喪浴用冰。祭寒而藏之,獻羔而啟之 ,公始用之,火出而畢賦,自命夫命婦至於老疾,無不受冰。山人取之,縣人 傳之,輿人納之,隸人藏之。夫冰以風壯,而以風出。其藏之也周,其用之也 遍,則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秋無苦雨,雷出不震,無菑霜雹,癘 疾不降,民不夭札。今藏川池之冰棄而不用,風不越而殺,雷不發而震。雹之 為菑,誰能禦之﹖<七月>之卒章,藏冰之道也。」 冬天的時候,雪下了又融,融了又下, 冰也凍了又融,融了又凍,這就在水面形成一層層的「冰冱」。 不知冰冱何時了,就是說不知冬天何時才會過去。 用冬天的冰雪來隱喻時局的艱難, 撐過了,自然「一見梅花眼便清」。 吳喬本身算是西崑派的詩人,著有《西崑發微》三卷。 所以他也很講究辭藻、對仗、用典等,從這首〈雪夜感懷〉也看得出來。 -- ~~~~~~~~《熙戲犀》~~~~~~趙元任~~~~~~~~~~~~~~~~~~~~~~ 唸你 /\ ψ ~~~~西溪犀,喜嬉戲,席熙夕夕攜犀徙。席熙細細習洗犀。 一可 /|/ | ~~~~~~~~~~~~~~~~~~~~~~~~~~~~~~~~~~~~~~~~~~~~~~~~~~~~ 點以 /◢◢◣\ 非 犀吸溪,戲襲熙。席熙嘻嘻希息戲,惜犀嘶嘶喜襲熙。~~~~ 啊再 \◣ ◢/ 也 ~~~~~~~~~~~~~~~~~~~~~~~~~~~~~~~~~~~~~~~~~~~~~~~~~~~~ !難 凸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53.120

05/11 03:56, , 1F
大推
05/11 03:56, 1F

05/11 03:57, , 2F
吳喬的詩比較偏頗,亦受時人爭議
05/11 03:57, 2F
這首詩是還不錯啦。XD 他對嚴羽的論詩也還滿推崇,多少也有受到影響。 ※ 編輯: IamNotyet 來自: 123.192.53.120 (05/11 04:14)

05/11 05:05, , 3F
認真推
05/11 05:05, 3F

05/11 06:01, , 4F
認真推
05/11 06:01, 4F

05/11 07:54, , 5F
05/11 07:54, 5F

05/11 08:26, , 6F
認真專業推
05/11 08:26, 6F

05/11 08:32, , 7F
好專業!!!
05/11 08:32, 7F

05/11 09:23, , 8F
推專業文!
05/11 09:23, 8F

05/11 10:11, , 9F
沒看完有推!!!
05/11 10:11, 9F

05/11 10:15, , 10F
專業認真推
05/11 10:15, 10F

05/11 10:37, , 11F
我記得用典故來取名的角色幾乎都死了...
05/11 10:37, 11F

05/11 10:47, , 12F
專業推! 布版版友水準好高阿~~
05/11 10:47, 12F

05/11 10:56, , 13F
樓樓上 霹靂有九成五以上的角色都會死...
05/11 10:56, 13F

05/11 11:04, , 14F
認真專業! 推~
05/11 11:04, 14F

05/11 12:19, , 15F
好專業~
05/11 12:19, 15F
其實,是吳喬的詩寫得好。XD

05/11 13:10, , 16F
這不是OP了嗎...
05/11 13:10, 16F
嗯……我查了一下,是有人貼網址引這首詩, 不過分析這首詩的典故,似乎還沒有。XD ※ 編輯: IamNotyet 來自: 123.192.53.120 (05/11 13:38)

05/11 13:40, , 17F
05/11 13:40, 17F

05/11 14:36, , 18F
專業推!!!
05/11 14:36, 18F

05/11 14:52, , 19F
推 超專業
05/11 14:52, 19F

05/11 19:37, , 20F
..........厲害
05/11 19:37, 20F

05/11 19:52, , 21F
推推!
05/11 19:52, 21F

05/11 19:59, , 22F
還以為是好久不見的松島楓
05/11 19:59, 22F

05/11 20:00, , 23F
但還是推一個!
05/11 20:00, 23F

05/11 20:06, , 24F
看布布學國文!!!
05/11 20:06, 24F

05/11 20:09, , 25F
原PO好強大,可以請教原PO這些典故是怎麼找的嗎?
05/11 20:09, 25F

05/11 20:10, , 26F
是自己原本就知道的,然後再找原文的
05/11 20:10, 26F

05/11 20:10, , 27F
還是運用甚麼書可以知道典出何處?
05/11 20:10, 27F
我自己就有一些原文書放在手邊,比如《左傳》,是我手邊常看的書。 其他的,還有一些網路資源的幫助。 比如辜狗、維基,這是很常見的。 另外像是中央研究院的漢籍電子文獻線上資料庫: http://hanji.sinica.edu.tw/ 或是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 http://libnt.npm.gov.tw/s25/ ※ 編輯: IamNotyet 來自: 123.192.53.120 (05/11 20:15)

05/11 20:19, , 28F
寒泉跟最近的凱風寒泉有關嗎XD
05/11 20:19, 28F

05/11 21:10, , 29F
兵甲武經惟一用的純熟的咖,南風不競。超讚的!
05/11 21:10, 29F

05/11 21:27, , 30F
感恩感恩,感謝分享~~~~~
05/11 21:27, 30F

05/12 00:04, , 31F
GJ
05/12 00:04, 31F

05/12 00:36, , 32F
推專業
05/12 00:36, 32F

05/12 00:38, , 33F
凱風寒泉易子娘的取名典故出於詩經~
05/12 00:38, 33F

05/12 00:40, , 34F
原典是:凱風自南,吹彼棘心...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05/12 00:40, 34F

05/12 00:41, , 35F
後來取其意用以比喻感念母恩的意思
05/12 00:41, 35F

05/12 07:41, , 36F
凱風寒泉典故在#1DC8SLFO有喔~
05/12 07:41, 36F

05/12 11:38, , 37F
推專業
05/12 11:38, 37F

05/12 19:26, , 38F
感謝推
05/12 19:26, 38F

05/13 10:52, , 39F
沒看完 但還是推
05/13 10:52, 39F

05/18 02:13, , 40F
COOL~耶~^^
05/18 02:13, 40F
文章代碼(AID): #1DoPW0T3 (Palmar_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