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該走PM還是sales好?

看板P_Management作者 (sbwu)時間16年前 (2008/04/12 08:4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birdpon (Dame un beso)》之銘言: : 我是半開玩笑半認真~ :p : 如果您對"temporary"的定義這麼執著,那麼我想到一種情形... : 比如說,造一架飛機可以視為一個專案,就像造一台電視機一樣。 : 但是一架飛機的產品生命週期,非常的長,從開始規劃、機構設計、電子組件等等, : 無一不是一曠日廢時,需要仔細審慎的規劃和傑出的電子與機構工藝。 : 然後飛機造成了,服役的時間可能超過半世紀,換句話說產品生命週期非常的長, : 說不定比一個PM的職場生涯還要長,這樣看來絕對不符合"temporary"的定義。 : 那麼如您所說的,難道負責統籌造這架飛機的PM,就不能算是PM嗎? 看樣子是對 temporary 的定義有落差。 造飛機這種層級,可以是 Program,也可以是 Project,視公司文化而定. Temporary means that every project has a definite beginning and a definite end. (PMBOK) 所以,temporary 可以是幾天,幾個月,幾年,甚是幾十年。 基本上,造飛機這個專案,到飛機交貨領到貨款,將 lessons learned 歸檔好,此專案就已經結束了。售後服務則可以是另外一個專案。 要從開始規劃造飛機到整個飛機賣出去到飛機產品線整個 phase out, 那是產品經理的範疇,不是專案經理的範疇。 : 基本上我也認同PMP這一塊的理念,無事不可為一專案。 : MPM在業界,的確也有不少公司有這樣的設置。 : 把一個巨大的專案(如飛機),以模組化,或者說是pipeline的方式, : 加以切割為數個子專案,所以我們可以有marketing PM, project PM, : 那麼為何不可以有manufacturing PM呢? : 甚至我也看過有些外商公司,有類似sourcing PM的設置。 : 因為supplier development在規模巨大的外商公司, : 的確有一套嚴謹的流程,而該流程適合以專案管理的方式來進行, : 但是又不是一般台廠認知的project PM能夠去介入, : 所以有sourcing PM的設置也很合理了,不是嗎? 與其命名為 sourceing PM,不如命名為 Procurement manager, 反正縮寫起來也是 PM。不過,人家職稱怎麼叫,那是他們公司的 事情就是了。 : 我認為,PM之所以被污名化,並不是因為處處有PM的緣故。 : 而是因為那些位置,空有PM之名,而無PM之實, : 換句話說,只是title換了,所以只是掛羊頭賣狗肉... : 另外,公司對PM有過多的期望,卻又不加以訓練,也不賦予相對應的權力, : 甚至沒有一套系統化而有制度的PM流程,那麼PM變成花瓶或是大嘆不如歸去, : 甚至被公司其它部門視為垃圾單位,當然也就不是令人意外的一件事了。 : 而這跟多種不同型態的PM出現,實在是兩回事呀~ 同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75.113

04/12 12:46, , 1F
我上一份工作叫做 SP => Strategic Procurement
04/12 12:46, 1F
文章代碼(AID): #1800ODuK (P_Management)
文章代碼(AID): #1800ODuK (P_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