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靜問] 會計系的前輩們

看板PU_Family作者 (幸福,不屬於我)時間15年前 (2009/07/13 20:14), 編輯推噓4(629)
留言17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基本上 我們學校的會計系好像不同老師有不同作法 就我自己上過的老師來說 初會-黃瑞梅老師 上課是上老師自己的東西,要抄筆記,課程中也很少用到課本, 只有在每章結束的時候會提醒你帶課本來, 他會帶你看過重點在哪些地方,中英文都有。 是以他覺得哪一本的哪些重點比較正確好讀, 所以同一章節可能會中英文都帶你看。 中會-盧正宗老師 中文,他上的比較基本,題目都是以課本例題講解, 只要基本的問題你懂了,上他的課應該不吃力。 如果畢業之後有心往會計發展,聽說中會成績會比較被重視。 高會-陳佳輝老師 原文,完全照課本編列講解,只是章節順序會以他覺得哪章比較銜接得上, 會加上台灣公報配合,比較跟原文不同的地方, 高報有上的地方,考試也會是重點,不過基本上,老師要求不嚴格, 只要有用心不翹課,考試唸點書,不要考個2.3十分,應該還可以? 審計-林綠怡老師 原文,完全就是照著課本唸,外加中文公報書 不過因為老師本身好像有會計師事務所的經驗, 所以會說很多實際生活會計會碰到的情況, 還有他很注重基本觀念,上課會不時問你什麼是收入,費用等 當然回答要是很專業的敘述,不過回答不出來他也不會生氣啦, 基本上念你兩句而已XD 成會-陳筱萍老師(已經不在本校了) 不過我們學校的成會老師,好像都是使用原文, 成會就比較實務面了,對於之後想走會計的人,應該是要學得比較用心一點? 管會-簡義信老師 中文原文擇一,基本上他上第一堂課,會讓全班表決, 想當然大家都會選擇中文, 不過有一個情況,就是成管會課本,今年如果是剛改版, 他就會選擇用新版的原文書,老師的說法是,既然更新就要上新教材, 成管會是同一本書。 我們上的是原文,他是用投影片教學,會講很多實例來讓你了解名詞意義, 如果真的很重要的計算,才會使用黑板。 其他銀行會計,政府會計,國際會計之類選修,應該大部分都是中文, 我上過國際會計,是原文,不過沒有考試只有報告, 所以也不吃力。 最後還是要告訴你,要唸會計,要有充足的時間, 畢竟如果是輔雙修,你還要準備自己主修的科目進度, 所以考試會比較繁重一點,再加上會計大部分都有實習, 每個禮拜都有大小考其實不意外, 真的要有比較多時間讀書。 以上,若有不對請指教囉^^ 希望對你會有幫助囉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1.134.35

07/13 20:47, , 1F
只能推這篇了 另外 交成會的還有位金喆(不過也不在
07/13 20:47, 1F

07/13 20:47, , 2F
本校交的樣子了?)他交的是中文的成會 是Usry的中文本
07/13 20:47, 2F

07/13 21:49, , 3F
為什麼..你跟我的老師都一樣
07/13 21:49, 3F

07/13 21:56, , 4F
你是誰=ˇ= 巧合?
07/13 21:56, 4F

07/14 09:10, , 5F
雖不是姐妹系會計系 但講解詳細 給個推囉
07/14 09:10, 5F

07/14 20:18, , 6F
純噓黃瑞梅
07/14 20:18, 6F

07/14 20:21, , 7F
他會不好嗎= = 我覺得她很好阿!!
07/14 20:21, 7F

07/14 20:23, , 8F
個人覺得他有點把高中生當高職生上課
07/14 20:23, 8F

07/14 21:03, , 9F
唔,可能每個人適應方式不同吧,我覺得我會計基礎
07/14 21:03, 9F

07/14 21:03, , 10F
被他打得還不錯阿 ...
07/14 21:03, 10F

07/14 21:28, , 11F
我只知道我基礎被他重頭打掉
07/14 21:28, 11F

07/14 21:35, , 12F
青菜蘿蔔 各有所好
07/14 21:35, 12F

07/14 21:43, , 13F
不過我只有上過他的初會,大家可以一起分享阿^^
07/14 21:43, 13F

07/14 23:45, , 14F
劉咪咪老師還在嗎??
07/14 23:45, 14F

07/15 08:11, , 15F
謝謝各位,感覺會計系壓力也蠻重的。
07/15 08:11, 15F

07/15 17:42, , 16F
筱萍老師去讀書了~原則上民國100年會回來
07/15 17:42, 16F

02/07 00:15, , 17F
黃老師人很好啊,會噓的是上課太混被當掉嗎?@@
02/07 00:15, 17F
文章代碼(AID): #1AMoKhlJ (PU_Family)
文章代碼(AID): #1AMoKhlJ (PU_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