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 心理學的失敗處---大樣本平均數研究

看板PSY作者 (塞靴男)時間10年前 (2013/08/27 09:08), 編輯推噓5(506)
留言11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想從研究法上來批判 當下心理學的失敗處 就是 大樣本的平均數研究 的結果 用來解釋 個人的行為 這樣有三種常見的誤差 1 個別差異的問題,大樣本的平均狀態,無法代表每個個體的狀態 2 測量信度問題 3 測量的效度問題 高階心理現象無法被量化,且測量非等距量尺時,整個統計都失去意義 鑑於此,我認為心理學應該多發展屬個人的研究方法 包含個案研究、小樣本設計、質性研究法諸如此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1.94.32

08/27 11:09, , 1F
你說的後面這些典範其實台灣都有 只是學界風潮......
08/27 11:09, 1F

08/27 23:24, , 2F
只是覺得探討老人自殺相關心理,有質性更好
08/27 23:24, 2F

08/27 23:25, , 3F
跟真實更接近
08/27 23:25, 3F

08/28 14:39, , 4F
老人的質性研究...需要有人來開發啊~~
08/28 14:39, 4F

08/30 11:50, , 5F
就要端看施主希望探討什麼議題了,用適合的研究方法
08/30 11:50, 5F

09/06 03:33, , 6F
理想是見樹又見林 只見樹似乎也不太好 這樣有一天有人
09/06 03:33, 6F

09/06 03:33, , 7F
問你森林是什麼樣子可能會答不出來
09/06 03:33, 7F

09/10 20:58, , 8F
輔大有質性呀
09/10 20:58, 8F

09/26 23:51, , 9F
我覺得是政治風潮,我爸媽那個年代的人,的確是很虔誠信
09/26 23:51, 9F

09/26 23:52, , 10F
仰「數字會說話」,卻不管是如何得到那個數字的。而現在
09/26 23:52, 10F

09/26 23:52, , 11F
資源分配者又是那個年代的人,所以…
09/26 23:52, 11F
文章代碼(AID): #1I6_lnJc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