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文章- 你要如何確定你不是精神病患呢?

看板PSY作者 (xx)時間11年前 (2013/04/15 23:47),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來源: http://pansci.tw/archives/39629 完整標題: 你要如何確定你不是精神病患呢?來談談「汙名化」的影響 內文: 「喔,你是心理系畢業的……所以你能看穿我現在在想什麼嗎?」 身為心理系畢業生,無可避免地,或多或少會遇到這類問題。這種現象就像是當人們聽到 有人介紹自己畢業自醫學系,就會爭相上前詢問自己的膝蓋痛是不是關節炎之類的疾病。 這是非常自然的聯想——但是太過自然了,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在這樣的自發反應背後 ,蘊含著怎樣的危險。 朗森(Jon Ronson),知名的作者,在去年三月時,於TED發表了一篇結合圖像與音樂、 讓人驚悚不安的演說。在他的故事裡,一名十七歲的少年犯因為聽信牢中獄友的建議, 決定扮瘋來逃過他傷害罪的罰則,但問題就在於,他裝得太過神似了,被送入終身監禁的 精神病院,而非獄友口中的「舒適的小醫院,護士會送披薩給你吃,你還會有自己的Play Station」。 弄巧成拙地,正常程序下的五年牢獄,變成了十二年的精神病院。 這名少年犯不是沒有嘗試過為自己辯解,畢竟裝病這種事情,大家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有作 過,可以是為了逃避考試、逃避責任,逃避所有你想要逃避但是因為生病就可以躲過一劫 的事情——但你知道嗎?這樣的行 為被名列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中,是一項著 名的精神疾病, 叫做詐病(Malingering)。 於是,假裝你不正常這件事,就變成了你不正常的證據。 在演講的最後,朗森透漏了那名少年犯在經過十四年的監禁生活後,獲得釋放,並說了一 句讓人惶惶不安的話:「你知道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點精神病。 (You know what, everyone is a bit psychopath.)」只是大部分的人都處於其中的灰 色地帶,「然而這個世界不喜歡灰色地帶」。 在社會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做汙名化(Stigmatization)。但其實中文翻譯用「汙 名」二字並不恰當,因為這往往不是壞的方面,而是指一個被汙名化(必須得承認這是我 唯一能將這個名詞中文化的用詞, 即使它並非那麼恰當)的人,會將他們自己貼上來自 他人眼中自己部分特徵的標籤,進而減少了其他方面的可能性。在〈汙名的社會心理學〉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tigma)一文中,針對汙名化的介紹和帶來的影響有更詳 細的介紹。 就像是,成績頂尖所以上醫學系,醫學系畢業出來當醫生,當醫生賺大錢——將部分的特 徵用以概括整個整體。這樣的思考方式並沒有什麼錯,它加速人們的思考速度,節省下很 多時間,但進一步來說,這也可以跟偏見(prejudice)和刻板印象(stereotype)扯上 關係。這樣的現 象常見於日常生活中,往往無傷大雅,雖然可能導致人們發生誤會或等 等憾事,但卻是在診斷精神病患時的大忌。 就像朗森談話中的那名少年犯一樣,一旦當他被冠上了精神病患的標籤後,他的所有舉動 都將被解讀成「精神病患」的行為。聽起來好像很可笑,但是請試著回想,身為一名家長 ,發現自己的孩子患有過動症,於是當他開始無理取鬧亂跑亂動時,就直接將他歸咎於過 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錯。反之,當一名四歲兒 童情緒不穩大哭大鬧,他身旁的人就診斷他為躁鬱症(Bipoler disorder)。彈指之間, 砰!問題解決了。所有「異常」的行為都有了恰如其分又快速的解釋。 但就像這段演講的最後所提到的「灰色地帶」——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黑與白。而灰色地 帶,往往是我們「發現複雜、發現人性、發現真相的地方」。 ps 網頁裡有Jon Ronson在TED演說的影片 心得: 我今天和一個沒有接觸心理學領域的朋友聊這篇文章的內容, 她提出了一個我沒想過的想法,她說的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陰暗面, 但當陰暗面超過某個極限時就回不來了,於是就會得精神疾病。 嗯,這就是所謂的"崩潰"吧!我覺得這個想法好像有些盲點,但我指不出來XD 另外,雖然的確有詐病這個名稱,但它真的算是病嗎?還是是用來區分欺騙與否的? (然後我必須承認,他解釋汙名化那段有點看不懂) 最後最後,手機排版,太亂請見諒!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1.191.239

04/16 01:25, , 1F
我記得佛洛伊德有說過類似的話 任何人都只是在正常人跟
04/16 01:25, 1F

04/16 01:25, , 2F
精神病患中間的灰色地帶而已
04/16 01:25, 2F

04/16 13:21, , 3F
Ronson的書(The Psychopath Test)我有看,那個演講的內容就
04/16 13:21, 3F

04/16 13:21, , 4F
是在提他那本書的內容。不過Ronson基本上立場是不夠中立的
04/16 13:21, 4F

04/16 13:22, , 5F
雖然他很努力保持中立(畢竟是記者),但他也承認自己有許多
04/16 13:22, 5F

04/16 13:22, , 6F
症狀,而且家族中有複數精神病患者,即使如此他仍不願就醫
04/16 13:22, 6F
※ 編輯: Quixotexx 來自: 61.231.157.163 (04/16 21:28)
文章代碼(AID): #1HR24TQe (PSY)
文章代碼(AID): #1HR24TQe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