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關於同理心

看板PSY作者 (求知若渴&深學習)時間13年前 (2011/06/03 23:53), 8年前編輯推噓24(2408)
留言32則, 2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parco (FUTURE)》之銘言: : 想請問一下各位前輩 : 身為一個諮商人最基本的要有同理心 : 可是我總是無法很深入的去了結別人 : 好像我的靈魂跳出這個對話過程 以第三人稱去看待 : 他說完了他要說的話時 我也不知道該回應些什麼 : 我該如何訓練同理? : 煩請前輩解答 謝謝 我是這兩天才知道有這個板,爬文看到了這篇文章,因為都是同領域的人, 所以讓我很想分享一些經驗談,希望對你會有幫助.. 在分享之前,我想先講一下自己的背景,我的諮商碩是在美國拿的,有兩年 的實習經驗,目前正在美國找工作中...因為我是在美國受訓練,所以對台灣 的訓練方式較不清楚,若內容中,大家有不明白之處,可以再私下討論。我會 盡量全用中文表達,但若找不到貼切的中文意思,也不知你們在專業上是如何 用詞,為求原味原意,我可能有些字就會寫英文,煩請包涵。 看完原 po 的問題時,我發現我心中的第一個聲音是要跟你說:要先有好奇心! 而不是同理心的問題.... 我開始實習的第一個學期,我的第一個督導(也是很棒的督導)就會跟我說Be curious,我初期想說是否他覺得我沒有好奇心,否則怎會常跟我講(因為我知 道我是個很有好奇心的人),當然期末評鑑時,他寫我有天生的好奇心,說這 是我的優點。因此也代表,他可能習慣這樣教人,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我覺得你可能要去訓練一下(細節我後面會談) 我們會有每週一對一/一次一小時的督導時間,我和每個個案互動的諮商室與 督導時間都會錄影下來,而我總會充份利用那一小時的時間,除了和督導討論 我和個案的互動內容外,自己會準備很多問題問他,其中一題就是:我知道我 們不可能遇到所有人的經歷,所以如何才能充份對每個個案都做到同理心? 他先反問我,怎樣才叫有做到同理心?我說瞭解對方的心情感受和經驗,和他/她 站在同一立場去看事情...他回說:"可以用其它方式去處理。有些人的經驗你這 輩子都無法遇到,像我有個案是戰爭後存活下來的,看著他的夥伴在他眼前死去, 這妳怎麼去經驗?我也有個案是黑人,看到我是白人就會排斥,但我們合作了一 年多....我一樣可以幫他" 他繼續講:"所以,be curious!你不知道、你不瞭解,那就用問問題的方式讓你 的個案來告訴你他的故事、想法、感受、心情...你就能和他一起經驗..." 老實說,他當下的回答,我仍然有問題,心想就這樣嗎?這樣夠嗎? 我繼續結合我在課堂上的訓練和他的建議,與個案們互動,然後從自己的經驗與 個案們給我的 feedback當中,我有了以下幾點心得: 1)情緒探索-大部份的"人",習慣思考遠大於感受!從你的提問裡,我覺得你的 情緒沒有在諮商室裡,當你用 "第三者"去看待你眼前的個案時,你已走到思考 觀察面,而不是用心情去和他/她一起感受內心的情緒。倘若你自己都這樣, 那我想你在問問題時,也絕對無法協助他/她探索心情這一塊,就更甭提你對 他/她心緒的好奇心了... 我是在實習半年多後,終於知道為什麼我上技巧課的那個教授這麼重視這部份 的技能,他是個可以把問題問題很深入、協助個案探索議題的資深諮商師。 至於怎麼探索?我只想給你一個概念:當個案講出一個情緒字眼時(ex:難過), 請問,你確定你知道的難過和他/她的難過成份、程度與內容,一定相同嗎? 當個案情傷分手時(ex:痛),你確定你分手的痛和他/她的痛,一定一模一樣嗎?   為什麼要有好奇心?就是不要視一切為理所當然、預設立場、先入為主! 若你能把每個個體的經驗看成獨一無二,你就會想知道那是什麼,用新奇的角度 去正視每一個人(即使個案性別和你相同、和你有過同樣經驗、和你有相同的情 緒) 問情緒問題時,我會細問:What is your pain/sadness like? 大部份的個案, 都無法馬上回答,都要再細想一下,這就是在幫助他們探索/瞭解自己的情緒, 也幫你更瞭解他/她。甚至,你要和他/她在同一條線上,你有否問過你的個 案,『你 "現在" 在講這個時,是什麼感覺?』否則,走出諮商室,若我問你, 你個案剛的情緒是什麼,你能確定你的答案會和他/她一樣嗎?或我若問你, 你個案剛講的那個事情,給他/她帶來什麼樣的感受,你覺得你能告訴我嗎? 若有這麼多的不知道,那怎麼會有沒問題想問他的情況發生呢?(這句話不是 在質問你,而是要跟你說,你可以藉此拿來反思反問自己why,然後開始從日 常生活自我訓練起。)  當然啦,當你在諮商室裡"覺得"你卡住時,你的個案也會卡住.....(不過 這是學習練習過程,所以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覺得一定要每次都多順暢才行) 簡言之,人的情緒很複雜,甚至有分成主要情緒/第二三情緒,這都能幫助你 瞭解一個人(包括自己)的來源之一。 2)同理心:瞭解程度和同理心之間,有很大的關係,反而不一定是得親身經驗。 若你經驗了,所以就"自以為"你瞭解了,而失去了好奇心,那麼,瞭解反而會 變成誤解。我的督導們(博士生)也曾誤解過我,關鍵就在於,他們沒有問我, 而直接認為我就是他們所想的那樣...被誤解感覺很差,所以若個案感覺差也 不願意提出來澄清,不但對治療沒幫助,很有可能下次就不來了! 所以,若連也是諮商師的督導對實習生都會誤解,而沒有隨時用問問題去check  out他們的判斷想法對否,那代表先入為主、用過去經驗來預設立場的人,並不 少,而且還不一定能自我覺察發現...因此我總是把這個當成借鏡,拿來提醒自 己不要用這方式去對個案,包括生活中。 我習慣同個問題會問不同的前輩,所以如何有同理心的問題也問過其它人,某 督導的答案和我的想法一樣,就是從閱讀書籍、看電影、聽不同朋友的故事, 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寬度與深度,瞭解不同世界人的故事。我若接到有特殊經歷  的個案(ex:性侵害),為了想更瞭解他們背後的心路歷程,我就會先跟督導/教 授尋問書單,然後私下去借來看,瞭解各種 abuse(暴力)的人會有的心情和狀 況,對我來說,這是另一個世界,就像有毒癮/酒癮的人之思考邏輯和看外界 的方式也會特別不同....But, again,這些只是輔助你去瞭解這類的人或深化 你問問題的角度或方式,千萬不要因此先入為主或預設立場... 還有一點是你可以從生活中做起的:我不知你過去和朋友的互動如何,會不會 有人常找你聊心事?聊完他們感覺如何?下次會再找你嗎?在生活中,可以拿 掉你的專業,沒有任何枷鎖,然後看看你和朋友們的互動如何,去認識/瞭解 你自己。因為我在未接觸諮商前,一路上就常是朋友傾訴的對象,所以我認為 要有同理心,和有否專業技能無關,若你問我對朋友們做了什麼,我真的就只 是聽,只是我是"積極"的聽,因為我會出於好奇心而問問題,對方就會愈講愈 多,我也會有一些情緒回應、講一些心裡話....  要從生活中做起的,就是 Be yourself(做你自己),然後常常自我覺察、增加 你的自我意識....瞭解你自己、知道自己的盲點或問題,才能知道如何改善, 然後在專業上達到成果! 3)第三者/旁觀者:你說你只是用第三者的角度在聽個案說話,這可以是個優點, 但要用在對的地方。也就是,除了同理個案的故事時,你也必須用"分析"的視 角去觀察檢視個案的議題,也就是腦袋裡要有某個適合這個案的理論(或你習慣 用的派別)去分析個案,然後問出來的問題,背後都要有個purpose,而這目的 是為了support你的治療計劃。  我見完每個個案,每週都會為他們寫一份一頁的 case plan/note,這是我的第 一個督導教我的(有些書上也有),我會寫下三點:(1)個案的這週議題大意是什麼 (2)這議題的主軸/要點是什麼?(3)下次想知道什麼、做什麼,Why?(這個why  就是我上一段講的purpose)注意哦,這不是公事記錄,是我自己個人的筆記, 所以一切是要以"我的角度"去寫! 若你有個大概,它就像個 map一樣,你才不會常常沒有方向,也不知要問什麼, 若個案一進來,要說一件和上週不相關的事也沒關係,但你漸漸會發現,雖然 講的是不同的事,但最後主要的核心問題都會相連結/一樣。  我和你相反的是,我剛開始實習,總是和個案同一條線,當下不知要再用理論 視角去分析它,總是事後回顧錄影帶時,再慢慢去檢視,後來有了督導教的用 第三者的概念去思考問問題的目的後,就比較可以在腦袋裡同時伴演兩種角色 去工作了...但這需要學習練習就是了.... 結論:我覺得以你的狀況而言,擁有再多的情緒字彙,只是魚餌,但你需要的, 是先學習如何找出一支適合的釣竿、如何自在地坐在那裡拿釣竿,否則再 多的魚餌,也使不上力... ** 最後,我想說的是,諮商這專業,很難把工作與生活分開來,因此,我若想調整 或改變自己的某些性情,我都會把它們落實在生活裡,從生活開始。因為這是個 與人互動的工作,你必須 be yourself,而且是真誠的;倘若我們在生活裡,能 看出偽善的人,那我相信來討論敏感議題的個案們,一定更能感受到你是否真心 誠意....至少我的個案們給我的回應中,我發現他們心裡是會判斷的.... 還有,若你自己生活上習慣 judge別人,包括你所處的環境也是這樣的話,做為 諮商師,要有這樣的自覺與避免,因為即使你在工作上不會judge你的個案,但 你心裡的judge想法,也會從你問問題的角度裡,反映出來,煩請留意。 ** 我花了快三小時寫這篇文章,真心的希望對在此領域的人有所幫助,因為我真的 希望好諮商師可以愈來愈多,台灣個案們也能受到好的對待、有正面的經驗... 一起加油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4.64.62.40

06/04 00:53, , 1F
這一篇文章值 1000 Ptt幣 wow 推認真好文
06/04 00:53, 1F

06/04 01:28, , 2F
大推這篇~內容完全不被語言或訓練地點的限制(?),真的很棒:)
06/04 01:28, 2F

06/04 01:30, , 3F
感覺到"人"在文章背後做很真誠的分享~
06/04 01:30, 3F

06/04 02:10, , 4F
大推!
06/04 02:10, 4F

06/04 03:25, , 5F
大推~看完後有很多省思!!
06/04 03:25, 5F

06/04 06:33, , 6F
看完覺得諮商師好偉大 辛苦了 (外行人湊熱鬧)
06/04 06:33, 6F

06/04 06:45, , 7F
真心誠意那段我覺得我真的會刻意觀察耶(病態的病患)
06/04 06:45, 7F

06/04 06:46, , 8F
幸好我的諮商師不會隨便評斷我 不然我早就走了~哇哈哈(壞)
06/04 06:46, 8F

06/04 06:47, , 9F
我不是心理人不過看了這篇覺得自己遇到了不錯的諮商師實在
06/04 06:47, 9F

06/04 06:47, , 10F
太幸福啦:D:D:D:D:D:
06/04 06:47, 10F

06/04 15:20, , 11F
尤其推 最後的那裡 '最後...煩請留意' (by門外漢`)
06/04 15:20, 11F

06/04 17:18, , 12F
06/04 17:18, 12F

06/04 17:49, , 13F
推好文
06/04 17:49, 13F

06/04 20:39, , 14F
大力推~~
06/04 20:39, 14F

06/04 21:51, , 15F
06/04 21:51, 15F

06/04 22:05, , 16F
推真誠好文!! 看了很有感觸,也有很多的省思 :))
06/04 22:05, 16F

06/05 19:14, , 17F
受教了...=D
06/05 19:14, 17F

06/06 00:27, , 18F
推用心好文 :)
06/06 00:27, 18F

06/06 14:12, , 19F
寫的很棒呀...有打算放在你的網誌上嗎?
06/06 14:12, 19F

06/06 20:40, , 20F
你的網誌好棒...QQ
06/06 20:40, 20F

06/06 21:14, , 21F
大推!
06/06 21:14, 21F

06/07 03:19, , 22F
推!
06/07 03:19, 22F

06/07 13:50, , 23F
@Davi:目前沒打算放blog耶 因為這是針對專業人寫的 非一般讀者
06/07 13:50, 23F

06/07 13:52, , 24F
謝謝大家的讚賞:)很高興看到行外人的正面回應 本來怕寫得太專
06/07 13:52, 24F

06/07 13:53, , 25F
業性的東西會嚇到一般個案...很高興大家都有收獲~:)
06/07 13:53, 25F

06/08 16:21, , 26F
很用心的分享,推!
06/08 16:21, 26F

06/08 18:42, , 27F
真好:)
06/08 18:42, 27F

06/08 20:24, , 28F
很實用,謝謝UYC的分享 ^^
06/08 20:24, 28F

06/09 15:13, , 29F
推原PO的部落格!
06/09 15:13, 29F

06/10 17:25, , 30F
看完你的文章真想請妳當我的諮商師:)
06/10 17:25, 30F

12/10 14:43, , 31F
12/10 14:43, 31F

09/24 19:39, , 32F
推 很有收穫
09/24 19:39, 32F
※ 編輯: UYC (36.236.148.157), 01/19/2016 00:56:18
文章代碼(AID): #1DwGEIyh (PS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3 篇):
文章代碼(AID): #1DwGEIyh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