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理] 眼神

看板PSY作者 ( )時間14年前 (2010/01/08 20:00), 編輯推噓5(509)
留言1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引述《octopusy (gg)》之銘言: : 我們會說某某人眼神很憂傷 或怎樣的 : 但是其實"眼球"是不會變的吧 : 會變的是眼皮附近的肌肉 : 形狀會讓眼睛看起來像是喜或是哀 : 所以是由臉部肌肉決定的 : 所以眼神基本上就是表情的一部份吧! : 另外為什麼人的眼神交會很重要呢? 如果眼球是不變的 : 那看眼神基本上就是看表情 : 旦是一般好像都覺得眼睛裡面是有訊息的 : 好像眼睛的深處是有訊息的 : 但眼睛不是不能控制嗎?真的有差別嗎? : 深邃的眼睛到底是指什麼呢? : 感謝各位解答~~ 目前有證據指出 人類注視有興趣的事物時,瞳孔會放大(放大約10%) 包括對於你喜歡的人、好奇的東西或者你關心的事物 可是臉的肌肉也是很重要的線索 有很多研究在討論,人可以從臉的哪個部份來了解這個人的情緒 我"印象中",嘴巴尾角的揚起或垂下是很重要的線索(解釋量最大) 眼睛只佔有了部分的解釋量 但光是瞳孔放大就已經能夠傳遞部分訊息 可以表示我對你有興趣 另外,如果你說出的話違背你真正了解的意思 (Ex.說謊, 做虧心事) 常人的反應就是眼球會飄忽不定,或者會閃開他人的視線 嬰兒跟母親,在眼睛上面的對話也是很多 我無法一個個慢慢講,請自行去找資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0.66.89 ※ 編輯: Wengboyu 來自: 125.230.66.89 (01/08 20:16)

01/08 23:21, , 1F
聽說嬰兒喜歡看媽媽
01/08 23:21, 1F

01/08 23:25, , 2F
所以其實不知不覺之中 我們都有感覺到對方瞳孔的大小嘍
01/08 23:25, 2F
嬰兒喜歡看母親,或其他人的臉 (表情) 而且人的腦對於人臉是有腦區在處理的 不知不覺之中,是否有感覺到對方瞳孔變大? 其實是有感覺的,很多人常說"水汪汪"的眼睛 覺得對方的眼睛很大 有的人更乾脆就直接戴可放大瞳孔的隱形眼鏡 如果大部分的人都感覺不到,那這項商品應該要下架了。 ※ 編輯: Wengboyu 來自: 125.230.66.89 (01/09 11:51)

01/10 00:54, , 3F
人腦對於人臉的處理,有一些不同的說法...不過嚴格說起來
01/10 00:54, 3F

01/10 00:54, , 4F
人類的行為大部份都是有腦區在處理的,不是只有認人臉
01/10 00:54, 4F
是學長… (抖) 我不清楚有沒有其他的說法 但我的意思是 對於人臉,人腦有專門處理的腦區 沒錯,人類行為幾乎都是有腦區處理的 但我想再次澄清我的意思 我想表達的是 人在辨識世界多樣的物體時,"大部分"是用同一個腦區 比如說鉛筆跟石頭,人腦並沒有再分出特別的區域來處理這兩個物體的差別 但是對於人臉,人腦確實有另外個腦區在處理 這已經在不少的fMRI的研究中指出。 另外再推薦ptt上面的Cognitive版 裡面有相關文章,可以去看一下 ※ 編輯: Wengboyu 來自: 125.230.74.221 (01/10 13:06)

01/10 14:05, , 5F
感謝推薦
01/10 14:05, 5F

01/12 01:11, , 6F
其實就emotion來說,光是眼睛就有表達的成份了,而且還不少
01/12 01:11, 6F

01/12 01:12, , 7F
我們說深邃的眼神,說得其實不是眼球,而是上下眼瞼、眉毛
01/12 01:12, 7F

01/12 01:12, , 8F
等等可以表達emotion的部份。
01/12 01:12, 8F

01/12 01:15, , 9F
再說表情的線索,其實文化差異頗大,嘴角是美國人比較常看
01/12 01:15, 9F

01/12 01:16, , 10F
亞洲人透過表情辨認情緒,主要都是透過眼神來理解的。
01/12 01:16, 10F

01/23 01:32, , 11F
不知道這邊有沒有人看過《攻殼機動隊》的動畫?裡面
01/23 01:32, 11F

01/23 01:33, , 12F
有一個角色(巴特),他的雙眼是人工產物,外觀看起來就
01/23 01:33, 12F

01/23 01:34, , 13F
像是2個礦泉水瓶蓋一樣。我感覺到他這種缺乏眼珠訊息
01/23 01:34, 13F

01/23 01:35, , 14F
的臉部外觀,好像比一般人少了一份內心狀況的表現
01/23 01:35, 14F
文章代碼(AID): #1BHnvnEV (PS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心理
2
7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2 篇):
心理
5
14
心理
2
7
文章代碼(AID): #1BHnvnEV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