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主流/非主流社會心理學

看板PSY作者 (空靈)時間15年前 (2009/03/07 03:31), 編輯推噓0(006)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Nudaveritas (赤裸的真實)》之銘言: : 先謝謝各位的回應 : 我把題目寫一下好了: : 產生心理學本土化運動後,社會心理學有了主流社會心理學與非主流社會心理學之稱, : 是解釋兩者之分的意義。 雖然無法直接解決您的問題,不過我還是可以給點建議做為參考。 Ian Parker的《The crisis in modern social psychology, and how to end it》一 書中,就提出現代社會心理學面臨三面向的危機: 一、典範上的危機(the paradigm crisis):素樸實證主義適用於社心嗎? 二、政治上的危機(the political crisis):社心能孤立於當時的社會背景外嗎? 三、概念上的危機(the conceptual crisis):個體主義的人觀適用於社心嗎? 拉到本土心理學來看,這不失為可以分析的面向。 然後,本土心理學的部分可直接參考楊國樞的《華人本土心理學與華人本土契合性》, 這本書說明了台灣本土心理學的起源,以及對其核心關懷(本土契合性)多所闡釋。 而黃光國近年來提倡的三個層次的突破也是一個切入點: 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證研究。 我提供了一些可能的面向,但請自行做北美社心和本土心理學的比較囉。 行有餘力的話,不妨再讀讀林耀盛的 〈社會心理學本土化:反殖民主義與后現代論述之間〉一文,收在《本土心理學研究》 第8期。(竊以為第一期和第八期都要讀) 而瞿海源〈台灣社會心理學的發展〉一文,收錄於《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1期, 可讓您對於台灣的社會心理學或本土社心發展史有所瞭解。而且裡面有不少可以用的 資料。 當然很多人都會想到余德慧為主的詮釋現象學派。不過,我認為至目前為止, 他們的著作較少和社心直接相關,所以您可以自行拿捏。 (更嚴謹來說,余德慧應有文章討論過自我,或可做為例子援引) 至於北美代興的、可另做選擇的非主流(社會)心理學到底有哪些呢? 那就絕對不能錯過這本經典了:《Rethinking Psycholog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235 ※ 編輯: curioussoul 來自: 140.112.4.82 (03/09 00:17)

03/09 09:42, , 1F
rethinking psychology 好難唸/__\
03/09 09:42, 1F

03/10 19:44, , 2F
恩恩,這本書對於台灣的心理系學生而言,之所以難念
03/10 19:44, 2F

03/10 19:44, , 3F
我覺得還是有結構性的因素。:P
03/10 19:44, 3F

03/10 19:45, , 4F
說不定念諮商或是教心的同學,比較容易掌握?
03/10 19:45, 4F

03/10 21:30, , 5F
一樓說的搞不好是音節上的難唸....
03/10 21:30, 5F

03/10 22:32, , 6F
哈哈,是有這個可能唷。我們可能在不同的語義脈絡XD
03/10 22:32, 6F
文章代碼(AID): #19iNeh-D (PSY)
文章代碼(AID): #19iNeh-D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