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想和大家討論一個心理師職業上的問題

看板PSY作者 (息影對杯)時間15年前 (2008/12/12 12:39),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 引述《james20387 (james)》之銘言: : 就是 : 在本系上變態心理學的時候 : 老師和幾個同學討論的經驗 : 老師接過一個憂鬱症的個案 : 曾經 老師讓個案回復了一點存在的意義 : 曾經 個案信心滿滿說過 想要做點什麼 改變自己 : 然而 一段日子之後 : 老師聽到 個案不來接受心理治療了 : 老師聽到 個案最後還是抵抗不了憂鬱 選擇離開這個世界了 : 想請問有志於走向臨床或諮商 或是已經從事相關心理衛生行業的版友們 : 對此作何感想、如何面對 : 還有一個問題 個性不堅強的人 適合走這一方面的領域嗎 : 謝謝 個性堅不堅強 跟能不能從事這一方面領域沒有多大關聯 重點在於是不是受過完好訓練 同時對於治療者與個案的角色有清楚的認識 能夠劃分清楚治療者"個人"與"工作角色" 如果你聽到這個例子的感覺是 "怎麼我們幫不了個案 很難過" 那麼代表你對於心理治療還有很大的認知誤解 "治療者本身是個工具" 那麼治療者要做些什麼嗎? 治療者不需要特別做些什麼 越是想努力 帶著期望 越是沒有著力 充滿失望 你所期望的 未必是個案想要的 既然你不是個案 那麼你又何以得知怎麼對個案是好的呢? 治療者能做的是 讓個案自己探索 他希望想要的 他願意改變努力的 尊重個案的意願 給予個案信任 就是因為感到對世界無望 所以個案來找你治療 信任個案的抉擇 就是因為治療者需要無條件的接受 所以個案才有空間發展自我恢復的能力 換個角度想 倘若今天個案只是因為治療者的關係而消除了症狀 那可以稱為治療有成效了嗎? 不 因為個案並沒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信心與對別人信任 而是單就治療者給予暫時性的安全與信任 減緩了可能的症狀 但是心理治療短則幾個月 長頂多一至兩年 那麼結束治療後呢? 個案能夠就此脫離無望的世界嗎? 這是我們要問的 治療完成後 復發的人不在少數 何況是尚未治療完而自殺的? 如果個案無法靠著治療者提供的環境探索成長 那麼 是個案因為某些理由不願相信自己有能力成長 因而並沒有讓自己選擇口中的改變自己 我的座右銘是 "不做選擇 也是一種選擇" 個案不選擇了他認為他應該做的改變 我們必須要理解 這並不是意外的選項 若是治療者因此感到痛苦難過 可能治療者要注意過度投射自己的情感在個案身上 但這跟現實有差距 因為 你不是個案的朋友 什麼關係也不是 只是治療者與個案的關係 太多的投射 意即有可能是治療者本身的移情作用 抑或是沒覺察隱藏的雙重關係出現 治療者只能給予尊重 你或許會問 最後個案自殺了 是不是意味著治療失敗? 那麼 回到原點 治療者知道了很多個案的事情 那麼可以幫個案改變什麼? "什麼也不能" 知道了又能怎樣? 只能夠做的是讓個案知道 他必須靠自己站起來 而治療者可以跟他相互信任 That's all 我的老師說過一句話 "千萬不要認為你自己是神 因為你幫不了所有的人 所有的事" "不要試圖想去教導個案什麼 因為你不是個案 你沒經歷過他經歷的 你怎知道你會比他來的好" 自殺 或是 恢復正常 甚至來來回回反覆時好時壞 這些都是結局的一種可能 只有體認到這點 才能夠在心理治療工作上 建立自己的心理建設 也許參與實務經驗後 才會真正體認理解 以上所說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5.33.118

12/12 13:32, , 1F
你講的話聞到好濃的學派味道唷~
12/12 13:32, 1F

12/12 14:34, , 2F
XD
12/12 14:34, 2F
文章代碼(AID): #19GUh-vn (PS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GUh-vn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