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Phison重申PCIeGen5 SSD很熱最好上風扇

看板PC_Shopping作者 (原廠打手 !!!)時間2年前 (2022/03/28 19:19), 編輯推噓27(27021)
留言48則, 34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在Phison發布的新文章中,控制器製造商重申了PCIe Gen 5 NVMe SSD 將有更高的溫度並需要主動散熱解決方案。 去年Phison透露了很多關於PCIe Gen 5 NVMe SSD的細節 Phison的首席技術官Sebastien Jean透露,第一個Gen 5解決方案 將於今年年底開始向客戶發貨。至於 PCIe Gen 5 SSD將帶來什麼 據報導PCIe Gen 5 SSD將提供高達14GBps的速度 而現有的DDR4-2133也可提供每通道約14GBps的速度 雖然SSD不會取代系統記憶體解決方案,但儲存和DRAM現在可以在同一速度內執行 並且以L4快取的形式提供了支援。當前的CPU架構由L1、L2和L3組成 因此Phison相信由於類似的設計架構,擁有4kb快取的第5代SSD 及更高版本可以作為CPU的LLC (L4)快取執行存運行。 Phison現在表示為了控制功率限制,他們將從16nm降低到7nm 以在達到性能目標的同時降低功率。對7nm和增強型製程的依賴有助於降低功耗限制 另一種節省功耗的方法是減少SSD上的NAND通道。 隨著向前發展,溫度仍然是SSD的主要關注點 正如在PCIe Gen 4 NVMe SSD中看到的那樣,它們確實比前幾代產品更熱 因此需要大量的散熱解決方案。如今大多數高階設備都配備了散熱器 主機板製造商也強調對於主SSD需使用自己的散熱器。根據Phison的說法 NAND通常可在高達70-85度的溫度下執行,但在第5代中SSD控制器的限制已設置為高達125 度 但NAND溫度只能升至80度,之後它們將進入嚴重關閉狀態。 因此Phison表示他們建議第4代SSD製造商配備散熱器 但對於第5代來說這是必須的。我們甚至可能會看到用於下一代SSD的主動式風扇的散熱解 決方案 這是由於更高的功率要求導致更多的熱量輸出。第5代SSD的平均TDP約為14W 而第6代SSD的平均TDP約為28W。此外據報導管理熱量是向前發展的一項重大挑戰。 目前30%的熱量透過M.2連接器消散,70%透過M.2螺釘消散 這也是新插槽和接口將發揮巨大作用的地方。Phison目前正在研發一種新型連接器 它可能允許完全使用風扇。 來源 https://reurl.cc/Np7e56 XF編譯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60457-1-1.html https://i.imgur.com/dSPsVK2.jpg
不意外 到時候 ROG 都給你出三風扇 GEN 5 SSD 長卡 搞不好都成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176.1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48466360.A.00B.html

03/28 19:21, 2年前 , 1F
有生之年可以看到SSD裝塔扇
03/28 19:21, 1F

03/28 19:22, 2年前 , 2F
顯卡大樓化 SSD也要開始蓋房子了
03/28 19:22, 2F

03/28 19:22, 2年前 , 3F
模擬城市指日可待
03/28 19:22, 3F

03/28 19:22, 2年前 , 4F
甚麼風扇 請給我水冷
03/28 19:22, 4F

03/28 19:23, 2年前 , 5F
水冷SSD
03/28 19:23, 5F

03/28 19:23, 2年前 , 6F
上水好嗎?
03/28 19:23, 6F

03/28 19:32, 2年前 , 7F
北極熊:咕嚕咕嚕
03/28 19:32, 7F

03/28 19:37, 2年前 , 8F
螺絲能不能加個模組化,把風扇卡在
03/28 19:37, 8F

03/28 19:37, 2年前 , 9F
上面@@加個塔散
03/28 19:37, 9F

03/28 19:40, 2年前 , 10F
有沒有廠商可以研發SSD水冷阿
03/28 19:40, 10F

03/28 19:41, 2年前 , 11F

03/28 19:47, 2年前 , 12F
以後整體冷卻液的時代要來了
03/28 19:47, 12F

03/28 19:48, 2年前 , 13F
ITX板越來越難做 違建越蓋越高 價
03/28 19:48, 13F

03/28 19:48, 2年前 , 14F
格也繼續疊上去
03/28 19:48, 14F

03/28 19:49, 2年前 , 15F
整盤泡進礦物油裡
03/28 19:49, 15F

03/28 19:55, 2年前 , 16F
70%透過那小不點的螺絲?漲姿勢了
03/28 19:55, 16F

03/28 20:05, 2年前 , 17F
以後電腦要外接室外機
03/28 20:05, 17F

03/28 20:09, 2年前 , 18F
沒事,我繼續用GEN3
03/28 20:09, 18F

03/28 20:10, 2年前 , 19F
把機殼密封掛個壓縮機跟除溼晶片
03/28 20:10, 19F

03/28 20:36, 2年前 , 20F
液態氮吧
03/28 20:36, 20F

03/28 20:38, 2年前 , 21F
老化一句 主控越熱 死的越快
03/28 20:38, 21F

03/28 20:56, 2年前 , 22F
水冷SSD指日可待
03/28 20:56, 22F

03/28 21:01, 2年前 , 23F
以後ssd過熱要檢查螺絲有沒有鬆緊
03/28 21:01, 23F

03/28 21:06, 2年前 , 24F
ssd主控未來就是要解決積熱問題,但
03/28 21:06, 24F

03/28 21:06, 2年前 , 25F
直上TSV又很貴
03/28 21:06, 25F

03/28 21:18, 2年前 , 26F
利民大樓又可以蓋起來
03/28 21:18, 26F

03/28 22:28, 2年前 , 27F
哭啊 以前SATA SSD只需要超老超成
03/28 22:28, 27F

03/28 22:29, 2年前 , 28F
熟的製程就可以了 現在卻要跟著CPU
03/28 22:29, 28F

03/28 22:29, 2年前 , 29F
GPU跟著用先進製程
03/28 22:29, 29F

03/28 22:33, 2年前 , 30F
畢竟SSD現在就是pc的瓶頸
03/28 22:33, 30F

03/28 22:44, 2年前 , 31F
速度衝到SATA的十倍以上 不意外 燙
03/28 22:44, 31F

03/28 23:29, 2年前 , 32F
顆粒為何讀取會發燙啊?
03/28 23:29, 32F

03/28 23:50, 2年前 , 33F
以後會不會M.2也要接電源?
03/28 23:50, 33F

03/29 00:44, 2年前 , 34F
現在耗電一直往上堆,以後電腦不知
03/29 00:44, 34F

03/29 00:44, 2年前 , 35F
道要幾千瓦才跑的動
03/29 00:44, 35F

03/29 01:40, 2年前 , 36F
欸不是啊以後顯卡也越來越大 這樣是
03/29 01:40, 36F

03/29 01:40, 2年前 , 37F
要裝哪裡= =
03/29 01:40, 37F

03/29 06:01, 2年前 , 38F
讀顆粒裡面的資料需要加電壓
03/29 06:01, 38F

03/29 09:54, 2年前 , 39F
超智障gen4都沒實際有感的應用了還
03/29 09:54, 39F

03/29 09:54, 2年前 , 40F
搶著上gen5
03/29 09:54, 40F

03/29 09:57, 2年前 , 41F
gen5完全就是i皇腦羞下的東西
03/29 09:57, 41F

03/29 19:12, 2年前 , 42F
跟gddr6x一樣
03/29 19:12, 42F

03/30 00:22, 2年前 , 43F
水冷套件該上場了
03/30 00:22, 43F

03/30 01:33, 2年前 , 44F
itx 直接拉延長線貼在風冷散熱片or
03/30 01:33, 44F

03/30 01:33, 2年前 , 45F
冷排上吧….不然直接貼在機殼上也
03/30 01:33, 45F

03/30 01:33, 2年前 , 46F
行啦
03/30 01:33, 46F

03/30 18:11, 2年前 , 47F

03/30 18:11, 2年前 , 48F
文章代碼(AID): #1YGPcu0B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