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WD Black SN750 NVMe SSD 1TB 開箱測試

看板PC_Shopping作者 (yuu)時間3年前 (2020/09/27 21:33), 3年前編輯推噓19(1909)
留言28則, 20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torage_Zone 看板 #1VS9Dokw ] 好讀網頁版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01213630.A.A5E.html 作者: yuu123 (yuu) 看板: Storage_Zone 標題: [心得] WD Black SN750 NVMe SSD 1TB 開箱測試 時間: Sun Sep 27 21:28:11 2020 終於等到WD Black SN750 NVMe M.2 1TB, 這款不帶散熱片的版本,降到$4K以下。 剛才 / 了一下確定板上沒開過這款1TB的, 想說就開一下箱給各位看看。 https://i.imgur.com/dj16oBC.png
非專業測試,看過笑笑就好。 至於會發這篇文最主要的目的, 是想記錄一下去年2019年的開箱, 與今年2020年版本之間的差異。 因為目前網路上咕狗得到的文章, 幾乎都清一色為2019年的,就醬。 ===本文開始=== 先上圖之二圖流 https://i.imgur.com/5X6Lq88.jpg
這款是沒帶散熱片的版本,所以拿到手上之後, 我就把序號貼紙直接撕起來,貼到背後去了。 因為SSD背面跟2019年版一樣完全沒顆粒。 就不知道WD會不會因此拒保就是? https://i.imgur.com/Wak3rkr.jpg
2020年版的用料,跟去年的開箱文比較起來, 有蠻多不同之處,後面接著再聊。 至於外盒外觀啥的其他開箱文都有我就不拍了。 因為2020年版只有一點跟2019年版本不太一樣, 去年版本的外盒,標示是寫3470MB/s Read, 今年版本的則比較少一點,標示3430MB/s Read。 速度降了一點點。 接著是用料重點: 2020年版 - 主控:SanDisk 20-82-00705-A2 中國製 DRAM:Micron OHE75 D9WFH NAND Flash:SanDisk 60082 512G *2 馬來西亞製 去年開箱開到的主控,都是後面不帶A2的版本。 部份開箱則帶有字尾A1,目前不太清楚差異在哪。 ex: https://tinyurl.com/y4395snx https://tinyurl.com/yxp55j3f DRAM部份去年開箱的文章大多以海力士與南亞為主, 看評測寫到是DDR4-2400 1GB。 2020年版本因為不知道這顆是啥? 拿FBGA Code D9WFH去咕狗, 查到Part Nunber為 MT40A512M16LY-075:E https://tinyurl.com/yyn73z7d 接著下載Data Sheets後看了一下, 字尾的-075:E 應該是代表 DDR4-2666 CL 18-18-18 跟2019年的版本DDR4-2400相比,似乎是有升級? 最後是NAND Flash部份, 實在是查不到60082這個號碼代表啥, 所以這邊就直接pass啦。 ===我是分格線=== 接下來當然就上機測試。 測試環境: CPU: AMD Ryzen7 3700X MB: ASUS TUF GAMING X570-PLUS (WIFI) BIOS ver.1407 DRAM: Micron DDR4-3200 16G*4 CL19 OS: Windows 10 Entprise 1909 x64 HDD: M.2 - Plextor M9PEG 512GB (OS) M.2 - WD Black SN750 NVMe M.2 SSD 1TB (測試碟) SATA - Intel DC S4500 480GB (遊戲碟及VM碟) SATA - Seagate BarraCuda 2TB HDD (動物碟) Driver:Windows Default NVMe Driver WD SN750 FW Ver:111110WD 出廠時間 2020 06 17 因為我買的是沒帶散熱片的版本。 為了使用X570 TUF主機板內附的散熱片, 所以測試碟 WD SN750 1TB是接在第二根M.2插槽上面。 PCIe是需經由X570晶片組的非直通通道。 另外一提我在跑測試的時候, 為了模擬平常使用的環境。 平常使用會開的虛擬機、下載程式、SC2及網頁等等並未關閉。 所以測試分數參考就好,一定會比其他專業評測低。 快餐跑分CDM 7.0.0h 一圖流 https://i.imgur.com/kVKydKA.png
------------------------------------------------------------------------------ CrystalDiskMark 7.0.0 x64 (C) 2007-2019 hiyohiyo Crystal Dew World: https://crystalmark.info/ ------------------------------------------------------------------------------ * MB/s = 1,000,000 bytes/s [SATA/600 = 600,000,000 bytes/s] * KB = 1000 bytes, KiB = 1024 bytes [Read] Sequential 1MiB (Q= 8, T= 1): 3145.661 MB/s [ 2999.9 IOPS] < 2663.89 us> Sequential 1MiB (Q= 1, T= 1): 2414.281 MB/s [ 2302.4 IOPS] < 434.13 us> Random 4KiB (Q= 32, T=16): 2270.852 MB/s [ 554407.2 IOPS] < 922.44 us> Random 4KiB (Q= 1, T= 1): 54.424 MB/s [ 13287.1 IOPS] < 75.10 us> [Write] Sequential 1MiB (Q= 8, T= 1): 3100.798 MB/s [ 2957.2 IOPS] < 2701.07 us> Sequential 1MiB (Q= 1, T= 1): 2831.385 MB/s [ 2700.2 IOPS] < 370.06 us> Random 4KiB (Q= 32, T=16): 2317.302 MB/s [ 565747.6 IOPS] < 904.02 us> Random 4KiB (Q= 1, T= 1): 196.069 MB/s [ 47868.4 IOPS] < 20.77 us> Profile: Default Test: 1 GiB (x5) [Interval: 5 sec] <DefaultAffinity=DISABLED> Date: 2020/09/27 17:17:17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10.0 Build 18363] (x64) 跟去年評測的跑分相比, 因為我查得到的CDM版本都是6.0.x版的, 測試的項目不同,所以好像沒啥可比性。 唯一找到一篇測 CDM7.0.0的,4K Q1T1的分數, 卻是怎麼看怎麼怪,只有不到20MB/s也太低。 ex: https://tinyurl.com/y4t9pfz4 https://tinyurl.com/y29adnzt CDM7.0與6.0相比。 唯一一項測試內容完全一樣的,是最底下的RND4K Q1T1。 SN750 1TB 4KQ1T1 2019年版 2020年版 Read 48.53 54.42 Write 154.5 196.07 相比2019年版的4K Read 49MB/s 提升了約6MB/s(48.5 → 54.4MB/s) 4k Write則提升了約41MB/s。 至於我的SEQ1M Q8T1 Read 跟其他評測相比,少了大概300MB/s。 我是覺得,應該是我測試環境不是很乾淨的鍋。 XD 因為下載程式、網頁跟遊戲啥的都沒關就開測了。 ===寫在最後=== 2020年版的SN750 1TB 相較於2019年版的, 感覺起來在效能的部份似乎是全面升級? 插在X570晶片組後面的非直通PCIe通道, 測起來感覺速度並沒有降低多少, 除了我的謎之SEQ1M Q8T1 Read比較低以外, 其他部份都比2019年版本還來得強。 DRAM部份也從DDR4-2400升級至DDR4-2666, 當然測試中我也有監測了SSD的溫度。 跟插在PCIe直通的Plextor M9PeG 的待機50度,跑分57度相比, WD SN750 1TB + X570 TUF原廠散熱片的組合, 待機44度、跑分最高51度。真的是低了不少。 以WD原廠5年保以及SanDisk原廠顆粒的加持, 以現在價位降至$4k NTD有找的狀況, 我覺得WD SN750 Black 1TB NVMe SSD, 是蠻值得入手的PCIe 3.0 x4效能級SSD。 推薦給各位。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172.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rage_Zone/M.1601213298.A.BBA.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yuu123 (1.163.172.30 臺灣), 09/27/2020 21:33:49

09/27 21:39, 3年前 , 1F
年初買5400的已哭
09/27 21:39, 1F

09/27 21:43, 3年前 , 2F
最近剛買 沒搭到活動領贈品==
09/27 21:43, 2F

09/27 21:45, 3年前 , 3F
不好意思提一下個人小看法 WD黑標的確很強
09/27 21:45, 3F

09/27 21:45, 3年前 , 4F
但這個測試方法 似乎只有測到緩衝區而已
09/27 21:45, 4F

09/27 21:48, 3年前 , 5F
笑死 整個配備除了plextor的SSD還以為是我的電腦自
09/27 21:48, 5F

09/27 21:48, 3年前 , 6F
己發文的XD 我也是趁著降價贈品買一波 今天剛收到
09/27 21:48, 6F

09/27 21:50, 3年前 , 7F
前幾天剛買,今天就看到這麼專業的測試
09/27 21:50, 7F

09/27 22:03, 3年前 , 8F
讓我看看
09/27 22:03, 8F

09/27 22:08, 3年前 , 9F
繼續用sata
09/27 22:08, 9F

09/27 22:14, 3年前 , 10F
回lamlinjimmy 所以我才說是非專業測試啊
09/27 22:14, 10F

09/27 22:15, 3年前 , 11F
大家看完笑笑就好 XD
09/27 22:15, 11F

09/27 22:15, 3年前 , 12F
WD Rev 2.0變更好,威剛 Rev 2.0變大陸紫光,高下
09/27 22:15, 12F

09/27 22:15, 3年前 , 13F
立判
09/27 22:15, 13F

09/27 22:16, 3年前 , 14F
WD Green:
09/27 22:16, 14F

09/27 22:17, 3年前 , 15F
素人測試我就爛 https://i.imgur.com/bmaB9jR.png
09/27 22:17, 15F
※ 編輯: yuu123 (1.163.172.30 臺灣), 09/27/2020 22:30:13

09/27 22:48, 3年前 , 16F
09/27 22:48, 16F

09/27 22:51, 3年前 , 17F
笑死 我就爛
09/27 22:51, 17F

09/27 23:12, 3年前 , 18F
這篇光回溯研究就屌打業配文了
09/27 23:12, 18F

09/27 23:18, 3年前 , 19F
很有誠意 又可以接受建議 推
09/27 23:18, 19F

09/27 23:18, 3年前 , 20F
樓上贈品是什麼
09/27 23:18, 20F

09/27 23:19, 3年前 , 21F
找到了 是包包
09/27 23:19, 21F

09/28 00:59, 3年前 , 22F
各通路贈品不一樣 有玻璃水瓶的 還有便當盒的...
09/28 00:59, 22F

09/28 08:27, 3年前 , 23F
測緩衝區夠了啦,一般人用的檔案真的沒很大
09/28 08:27, 23F

09/28 09:29, 3年前 , 24F
爽測一波給推,爽
09/28 09:29, 24F

09/28 11:05, 3年前 , 25F
我是買降價前的散熱片版本,測速都沒到3000,不知道
09/28 11:05, 25F

09/28 11:05, 3年前 , 26F
是不是CPU跟主板不夠力
09/28 11:05, 26F

09/28 11:08, 3年前 , 27F
推跨年度測試比較,謝謝元po分享
09/28 11:08, 27F

09/28 12:29, 3年前 , 28F
推詳細測試
09/28 12:29, 28F
文章代碼(AID): #1VS9I-fU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