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喬思伯 C2 紅 + 小改裝

看板PC_Shopping作者 (喔賣)時間6年前 (2018/01/13 03:41), 6年前編輯推噓10(1117)
留言19則, 13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網誌版 http://ohmy-bear.blogspot.tw/2018/01/jonsbo-c2.html PTT好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15786067.A.83B.html 關於喬思伯嘛...應該不用多介紹了吧? 這次開箱的是 C2 鋁合金機殼-紅色款。且因為原本其他機殼內的配備幾乎都想留用, 所以進行了一次微改裝。 https://imgur.com/xeiPIl9
就是這個騷包的紅色!不過比起外型方方正正的C2,我其實更喜歡較圓潤的U2。 https://imgur.com/YPKJsJ4
I/O跟開關都設在機殼左前方,符合我的使用需求,也算是這機殼加分的地方,不過可惜 的就是I/O採用 USB3.0*1+USB2.0*1及音效的設計,除了USB2.0有點過時之外,機殼內部 還要多條USB2.0的線材,更是讓人覺得不方便,扣分扣分。 https://imgur.com/CUIC7UB
機殼背面一覽,採用PSU側置設計,有許多聯力機殼設計的影子在,而這PSU側置剛好是我 最討厭的設計,以前用過一咖聯力A59機殼也是採用這種設計,當時散熱跟噪音無法解決 的惡夢至今難忘。 https://imgur.com/iJdPm9e
底部設有3個PCI槽,這咖機殼原本大小及銅柱孔位都是設計給ITX主機板使用,但最極限 還是能安裝下較小型的M-ATX主機板,只是主機板底部將沒有銅柱固定,而且整體也會顯 得十分擁擠。 https://imgur.com/xVJAnlg
底部設有12cm風扇孔位,或是可以捨棄風扇額外安裝一顆3.5"硬碟,仿金屬腳座也還算大 氣,但終究是要被換掉的... https://imgur.com/7YBsOfb
改裝配件其實也就只有這個,ATX電源轉接擋板(銀色)跟電源延長線,淘寶購入,不過一 開始還不知道怎麼下關鍵字,找了一個上午才找到... https://imgur.com/jnI6uan
實際上機模樣,擋板原本可能是設計給DC直插電源使用,但配上轉接電源線後用途就能有 較多變化,不過得老實說這個金屬擋板雖然有做拉絲效果,不過看起來質感普通,毛邊也 不少,得小心割手。 https://imgur.com/31Nlntl
擋板依安裝方向可以選擇開口在上或是下方,但我認為因為線材長度的關係,接口在右上 方比較順手,使用銀色內六角螺絲加上紅色鋁合金墊片,整體質感更是UPUP。 https://imgur.com/xDDP5JI
從內部看,電源轉接線長度約45cm,用在C2這咖小機殼內有點略長。 https://imgur.com/QX1Hx2c
電源擋板上預設有8cm風扇孔位,但其實這邊的寬度跟高度是足夠安裝12cm風扇的,但因 為C2內部有做出一個凹折,被這片擋住後幾乎無法安裝12cm風扇,只能透過銅柱跟長度足 夠的螺絲來架高風扇避開凹折,但手邊沒有這麼多材料,只能先行放棄。 而且這片擋路的凹折,在機殼直立時方向平行於重力方向,無法起到向上支撐電源的效用 ,完全就是設計來擋路的啊!?扣分扣分。 https://imgur.com/v5T63Dl
機殼預設的電源位被擋板佔去,得來想辦法處理電源安裝位置的問題,原本使用的是SFX 的300W電源,尺寸迷你不占空間,本來想直接隨興放在機殼底部就好,反正機殼幾乎不移 動,電源沒固定也沒差,但又剛好看到底部有兩個不知用途的螺絲孔,算是神來一筆的發 現,立刻動起了歪腦筋。 https://imgur.com/e3CaiJE
於是這兩顆螺絲孔位就被我利用來鎖到機殼下方透氣開孔,如此一來電源就能固定在機殼 底部(鎖兩個螺絲也足夠固定啦)。不過可惜的是這兩顆螺絲孔位距離約11cm多,卻又不是 12cm風扇鎖孔的距離,所以無法讓電源+12cm風扇濾網一起安裝。 https://imgur.com/iXWzShU
前後距離剛好,轉接線材也沒有很擋路,如果使用一般ATX規格的電源,可能就會被電源 線材卡住,得選用模組化的電源才行。 而且這樣安裝彷彿是電源下置機殼的簡化版,電源獨立進氣,不過差別在電源後方排出的 熱氣會在機殼內亂竄XD,還好這顆電源有停轉機制,作文書使用風扇應該都不會轉,熱氣 可能可以自然向上擴散,至少不會擾亂機殼內風道(問題是這咖有風道存在嗎?) https://imgur.com/Kvt203O
接著將之前的配備一一上機,G4600、B150I、M.2 SSD*1、2.5" SSD*1,建議這顆機殼的 安裝順序是先上主機板跟硬碟,然後插上電源線材,接著安裝電源,最後才上散熱器。 https://imgur.com/VOseWzz
原本想將2.5" SSD安裝在前方硬碟架上,但因為這顆SFX電源的SATA線材是刺破型,C2硬 碟架的開孔方向也不佳,最後索性直接放在電源旁邊,一樣用底部的風扇格柵開孔固定。 附帶一提,這邊已將底部腳座換成全金屬的了,優雅大氣(?) https://imgur.com/V7E3W1A
最後上利民Macho 90散熱器,並且安裝9cm風扇(好久沒在散熱器上裝風扇了,差點不會 裝),到此機殼扣除電源風扇不算的話,只有CPU散熱器這顆風扇,我是認為後排風還是要 有裝風扇比較恰當,但手邊目前沒有8cm風扇,等之後買到再安裝。 https://imgur.com/i8Pd1R6
背面十分乾淨,因為這顆機殼背面也幾乎沒有走線空間XD,如果使用SFX電源,電源側邊 跟側板中間還是有些許藏線空間可利用。 https://imgur.com/6yLacc9
Macho 90為9cm風扇塔散,高度剛好差一咪咪就頂到電源轉接線,但其實因為Macho為體型 較大的散熱器,如果換用一般較薄型的塔散,這個機殼寬度是足夠上12cm風扇塔散的。 https://imgur.com/SeALTgb
背面看起來也還算清爽,因為是文書機用內顯足以,所以暫時沒安裝顯示卡,PCI擋板之 後會換成銀色讓背面色調統一。 https://imgur.com/Xa2dG1o
說到安裝顯示卡,因為機殼底部空間還算深,所以安裝SFX電源之後,位置還夠上單槽的 顯示卡。但當然這年頭效能上得了檯面的單槽顯示卡比半高顯示卡還難找.....嚴格來說 是大大限制了顯示卡的安裝空間。 不過如果將SFX電源轉90度靠在側板位置,這咖機殼還是能上22cm以內的雙槽顯示卡啦。 https://imgur.com/3qlbH05
總之目前配置都還夠用,裝顯示卡什麼的以後再來煩惱,全部塞完後關上機殼準備上機, 側板也換回正確的沉頭螺絲(也可 以考慮用內六角螺絲+紅色鋁合金墊片)。 https://imgur.com/9ky4zSn
另外一個小缺點就是這咖機殼的電源燈號是藍光,紅色機殼配個紅光LED不是很搭配嗎... ?扣分扣分。 https://imgur.com/3W1CO6i
因為沒有使用機械硬碟所以沒有機殼震動問題,且目前只裝了9cm風扇*1所以也還沒有風 切噪音問題,整體使用上極為安靜,是個很稱職的文樞姬呢! 放回去後總覺得少了什麼,果然還是要放上衛生紙感覺才對啊。 https://imgur.com/5ZbOHXC
對比一下原本的MK3跟C2的使用情境,可以發現換了機殼之後,桌子變得好亂(咦?)至於 溫度什麼的,因為做文書機使用,暫時就不測了,等之後裝上8cm後排風扇再考慮測看看 https://imgur.com/f8J5p0C
https://imgur.com/57vx7Kl
原本的MK3S暫時先放在客廳假裝是HTPC,還在煩惱該怎麼處理這咖機殼... https://imgur.com/ht4JcYw
結論 C2機殼使用擋板跟電源轉接線這個小改裝套件後,CPU可以使用12cm風扇塔散,對於CPU散 熱跟靜音頗有幫助,搭配SFX電源也算確保了一定的顯示卡加裝空間(不過非垃圾卡的單槽 顯示卡真的hen難找耶),未來有機會升級為體積小巧的文書+輕度遊戲小鋼炮。 關於這咖C2的缺點,畢竟是低價機殼,做工跟細節處理都較差,最可惡的是那個不明所以 的機殼凹折,讓我無痛加裝12cm風扇的夢碎。還有就是那過時的USB2.0設計及不是這麼搭 配的藍色燈號。 總之太座大人表示滿意這最重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95.2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15786067.A.83B.html

01/13 03:49, 6年前 , 1F
你在放ATX電源的時候就會需要那塊金屬支撐才能方便
01/13 03:49, 1F

01/13 03:49, 6年前 , 2F
安裝
01/13 03:49, 2F

01/13 03:50, 6年前 , 3F
這我倒是沒想過...不過如果以一般ATX電源安裝方式 是電源最後才安裝的話 那其實機殼平躺裝或是直立裝都沒差別了 直立裝有沒有這片都沒影響啊 然後我看聯力同樣設計的機殼(例如Q21) 也沒有這片的存在...

01/13 06:21, 6年前 , 4F
有新意給個推 只是這樣變成1進0出 不知溫度表現如何
01/13 06:21, 4F
嚴格來說是0進 因為底部電源預設是停轉 CPU風扇只是在促使機殼內部空氣流動 等我8cm風扇到再補上前後溫度測試吧 但反正文書機我是不太挑剔溫度

01/13 07:15, 6年前 , 5F
c2改成c3是嗎@@
01/13 07:15, 5F
C3設計比C2更合理一些 但是當然體積也大了許多

01/13 09:15, 6年前 , 6F
C2另一種裝電源的裝機法 風扇少所以安靜無震動
01/13 09:15, 6F

01/13 09:22, 6年前 , 7F
01/13 09:22, 7F

01/13 09:35, 6年前 , 8F
O大就是欠推
01/13 09:35, 8F

01/13 10:24, 6年前 , 9F
其實後面看電源線位置可塞12 可同時抽到psu跟通風孔
01/13 10:24, 9F
後面用銅柱跟長螺絲的確可以上12cm風扇 但就是被機殼凹折擋住 必須架高1.5cm左右 而且我手邊沒適合零件 打算先裝8cm風扇試試

01/13 11:00, 6年前 , 10F
覺得這樣只是更熱…
01/13 11:00, 10F
現在氣溫低 可能還看不出來 目前可能也無法加裝顯卡做重度使用測試 但我早上開機看 CPU跟SSD溫度都30多度徘徊 9cm風扇轉速800多而已 幾乎是無聲狀態 改裝主要是不用受限原廠散熱器 可用塔散 也不用忍耐ATX電源龐大的體積跟粗壯的線材

01/13 11:28, 6年前 , 11F
我覺得這樣很夠用阿...itx無顯卡 cpu上塔散 能熱到
01/13 11:28, 11F

01/13 12:49, 6年前 , 12F
小殼改裝真的很花心思
01/13 12:49, 12F

01/13 13:00, 6年前 , 13F
可是主板不是文書級的呀~
01/13 13:00, 13F

01/13 13:01, 6年前 , 14F
這咖我也組過 散熱不用講了 只能靠後排 風量越高
01/13 13:01, 14F

01/13 13:03, 6年前 , 15F
越好 不求靜音 側版那片鎖3.5吋橫架一定要上
01/13 13:03, 15F

01/13 13:03, 6年前 , 16F
不然會晃
01/13 13:03, 16F
我看H110 ITX好像沒支援M.2 SSD的? B150當文書應該還好吧 C2這咖機殼沒有側板橫架啊 你說的是C3或C4吧 會晃應該是用料太薄...低價殼沒辦法

01/13 13:23, 6年前 , 17F
C2、C3前面沒進風孔,加後排效果有限,但文書機沒差
01/13 13:23, 17F

01/13 18:53, 6年前 , 18F
同咖機殼 連衛生紙盒也同咖 讚讚讚
01/13 18:53, 18F

01/14 13:17, 6年前 , 19F
01/14 13:17, 19F
補個溫度測試 0進0出 只有9cm風扇擾動內部空氣 測試方式為文書處理 上網等一整天使用後 紀錄最高溫 (室溫約20度) CPU 40度 9cm風扇最高1000轉 M.2 SSD 44度 2.5 SSD 27度 內顯 35度 https://imgur.com/puwkBMn
(因為淘寶購買的8CM風扇拿到時發現是壞的...所以只能緊急再買一個 之後再補上) ※ 編輯: Ohmy (114.25.95.238), 01/14/2018 14:55:04
文章代碼(AID): #1QMGzJWx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