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2T HDD硬碟的選擇

看板PC_Shopping作者 (re)時間8年前 (2015/12/15 22:25), 編輯推噓5(506)
留言11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推文大家都推薦買7200轉的硬碟,讓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先簡單的介紹硬碟碟片的構造,由下至上分別為 基板(substrate)、磁性層(magnetic layer)、Carbon層、潤滑層(lubricant)。 基板依2.5吋或3.5吋又分為鋁基板或玻璃基板,功能為乘載整個結構。 磁性層為決定"主要"硬碟容量的關鍵。 Carbon層結構為類鑽炭結構,主要功能為保護磁性層不受穿刺。 最上層為潤滑層功能為降低磁頭在飛行的摩擦力。 磁頭如何飛行在碟片上而保持不接觸? 為何說"飛行"呢? 因為在碟片呈靜止狀態下是沒有任何支撐力支撐磁頭的 一但磁頭與碟片接觸,磁頭可能就會黏在碟片上(不可逆破壞) 所以碟片高速的旋轉製造出風壓對磁頭有了支撐力與保護力。 高轉速的好處 較低轉速而言高轉速製在出了高風壓==>支撐力大==>飛行高度高 飛行高度高的好處就是減少了磁頭與碟片碰撞的機會 而且高轉速在讀寫速度上"似乎"可以增加一些,不過讀寫速度主要還是看 磁頭本身的好壞,真的要講求速度我看買顆SSD還比較實際。 高轉速的壞處 第一點就是溫度,較高的溫度有可能製在出不可預期failure mode。 再來就是噪音的部分我想7200轉跟5400轉還是有些差別。 如果今天有一顆Defect黏在碟片表面,在高轉速的撞擊下勢必嚴重許多。 整體而言,高轉速可靠度真的比較好嗎?我想未必 目前碟片廠可靠度的測試方法一般來說都是在高溫高濕下進行 但真的能反映出實際面嗎?我想也未必 比較有公信力的可靠度指標是Surface Energy(S/E) 如果碟片S/E低的話代表碟片表面活性低,不容易與外界發生反應 但我想你也不可能把碟片拆出來量 其它的測試的話.....公信力不足(目前全球沒有一套標準做法) 而且我想應該不可能有公司為了出一批貨做了1、2年的可靠度測試吧? 所以你問我我會買哪個? 我會說SSD (笑 --

01/29 02:24,
超正的櫃台姊姊抓著我的手,跟我說:
01/29 02:24

01/29 02:27,
換你當鬼
01/29 02:2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118.2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50189540.A.F84.html

12/15 22:40, , 1F
有分析有推
12/15 22:40, 1F

12/15 22:42, , 2F
不看轉速,反正HDD拿來當資料碟而已
12/15 22:42, 2F

12/15 23:12, , 3F
你硬碟系?
12/15 23:12, 3F

12/16 08:51, , 4F
最後一句要等2T容量的ssd售價只差2T硬碟兩千元時再
12/16 08:51, 4F

12/16 08:51, , 5F
說…
12/16 08:51, 5F

12/16 10:08, , 6F
逛電蝦長知識
12/16 10:08, 6F

12/16 10:59, , 7F
高轉速效能還是有差 不認為該捨棄7200去屈就5400
12/16 10:59, 7F

12/16 11:00, , 8F
以前5400轉時 大家都盡量升級7200轉 甚至萬轉加SCSI
12/16 11:00, 8F

12/16 11:01, , 9F
有7200轉可選 沒理由去挑慢的5400轉
12/16 11:01, 9F

12/16 11:07, , 10F
至於耐用度 個人經驗 萬轉SCSI反而是最耐的 XD
12/16 11:07, 10F

12/16 11:32, , 11F
學習了
12/16 11:32, 11F
文章代碼(AID): #1MS2Ba-4 (PC_Shopping)
文章代碼(AID): #1MS2Ba-4 (PC_Shopping)